甄嬛傳:華妃在紫禁城的一生(第十七集)

華妃這個角色,有人愛其美麗、深情,也有人恨其狠毒、善妒。在我看來,華妃也是紫禁城裡的一縷芳魂,不過是個可憐人。我不否認她殘害妃嬪的狠毒之心,但也憐憫她對皇上的一片深情。劇中這個角色之所以有這麼高的關注度,一定有其出眾之處,且看我慢慢道來。

甄嬛傳:華妃在紫禁城的一生(第十七集)

【第十七集】

上一集最後陵容送了甄嬛兩件浮光錦的衣服,甄嬛隨手就給了浣碧一件。浣碧立刻穿上去內務府領了木薯粉,還被陵容和寶鵑看到了。

接下來就是七夕夜宴,陵容先給皇上皇后敬酒。

華妃看見陵容敬酒這一幕,沒有說什麼。

齊妃怒刷存在感。我發現齊妃就是喜歡和得寵的嬪妃攪在一起,平時和華妃吵吵鬧鬧,現在又故意去講陵容的事,後來甄嬛懷孕後她還要送上一盤夾竹桃牌栗子糕。

陵容新寵上位,在皇上心中的地位自然比齊妃高多了。陵容礙於身份不能說什麼,皇上立刻就開口為她說話。

齊妃還問呢,難道皇上喜歡我桌上這葡萄?我沒覺得我的比皇上的好啊。

到這裡齊妃聽懂了,一臉的尷尬。誰讓你去刷存在感?玩砸了吧?

齊妃只能給自己找臺階下。

(皇后:我的隊友怎麼這麼笨……)

華妃又找到了攻擊齊妃的好機會,好好地羞辱了她一番。

諷刺齊妃“沾安常在的光”這可是讓齊妃不能容忍的,她的身份比陵容高了一大截,生的孩子又是皇上的長子,怎麼可能去沾常在的光?估計齊妃就是看不得陵容得寵,想諷刺她一下而已,沒想到皇上和華妃一起出來懟她,真是可憐。

此事因陵容而起,她又不能得罪兩個妃位,只好起身給這場戲畫個句號,也算是緩解了現場的尷尬氣氛。

(華妃:你也配給我敬酒?我不喝。)

(皇上:別太不給我家容兒面子,喝了吧。)

華妃看也不看陵容,端起酒杯就喝了,也算是給了陵容(實際是皇上)面子。

陵容也一飲而盡。

皇后這句話大家都聽得出諷刺的意思,華妃是最小心眼的,連身邊的宮女都不許和皇上眉來眼去,哪來的寬宏大度?只不過華妃自己也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她,她在乎的只有皇上。

然後甄嬛又坐不住,要出去逛逛。這裡浣碧說自己不熟悉暢春園,讓槿汐陪著甄嬛去,實際上我猜她是向曹貴人通風報信,告訴她計劃可以開始了。因此甄嬛回席後不久就有宮女來稟報曹貴人說公主又吐奶了。

甄嬛逛著逛著就到了桐花臺,還和果郡王聊得非常開心。

這裡還有一幕是端妃聽到了陵容的歌聲,向吉祥打聽。又想起華妃給她灌下紅花的事,拿定了主意要和甄嬛結盟,一起對付華妃。

甄嬛才回席不久,宮女就來報告說公主又吐奶了。

華妃的表情讓人覺得這一切都是她意料之中的事。

曹貴人的表情就比華妃真實多了,畢竟公主是她的親生女兒,還要被華妃利用來爭寵,她心疼啊。

看看華妃這一臉造作的表情,一點也不像驚慌失措的樣子。倒是後面的頌芝還有三分驚慌的樣子。

皇上很關心女兒啊,立刻問太醫有沒有來看過。

華妃這幾句話的中心思想就是——本來公主這個病是因為天氣熱加上身體弱導致的,經過調理已經沒什麼事,但今天不知道為什麼又發作了。潛臺詞就是“有人害了你的女兒,你還不趕緊查嗎?查出來還不趕緊滅掉嗎?”但現在華妃不能明說公主這病是被人所害,不然豈不是引火燒身?

夜宴不歡而散,陵容提醒甄嬛公主的病可能是有人故意為之。但甄嬛當時也想不到竟是自己的宮裡出了奸細要害她。

皇上看女兒哭得傷心,要了撥浪鼓哄她。

皇后對於公主這種沒有威脅的孩子還算是真心去關心的。

華妃倒是不急,畢竟不是她的孩子,她並沒放在心上。並且她的關注點在於能否用這件事來扳倒甄嬛。

(看皇上的動作是真的心疼女兒。)

華妃搬出了今天的真正主角——馬蹄羹。看過這一幕的應該都知道,華妃這是在蓄力準備放大招呢。

聽到皇上的肯定,華妃笑成了一朵花,立刻去準備作案工具。

皇后繼續做她的好人。

華妃得到皇上發的小紅花一朵。

(甄嬛很驚訝為什麼公主又吐奶了。)

公主吐奶的同時吐出了馬蹄羹,馬蹄羹顯然有問題。

華妃這裡低頭的動作顯得她心虛,畢竟馬蹄羹裡的木薯粉是她下的。

江太醫開始將大家的注意力轉向馬蹄羹,他第一個要查看的就是加了料的馬蹄羹。

為了掩人耳目,江太醫還要求加一重保險,讓人再嘗這道馬蹄羹。

木薯粉出場

(華妃開始籌謀後面的計劃。)

(甄嬛應該想到,或者快要想到浣碧領回木薯粉這件事了。)

最後江太醫科普說木薯的根葉有毒,大家很自然地想到可能是有人下毒去害公主。

果然團隊裡有太醫就是這點好處,可以找到掩人耳目的計劃,不容易被識破。

木薯粉和馬蹄粉混在一起簡直和之前餘氏害甄嬛時他們想到的藥水煮藥罐蓋子如出一轍啊。

緊接著華妃把矛頭指向馬蹄羹,看來在七夕夜宴之前公主就已經吃過混了木薯粉的馬蹄羹,這裡心疼一下公主。

(甄嬛即使剛才沒想到浣碧拿木薯粉的事現在也該想到了,估計內心在迅速思考這件事和自己的關係。)

華妃潛臺詞:一定不是御膳房弄錯了,而是有人去害公主。

至於後面她的計劃崩盤後派人出來頂罪這件事打了她的臉,那是後話了。

皇上也怒了,有人要害我的女兒?!

曹貴人開始煽風點火,這裡我覺得曹貴人的目的在於點燃皇上的怒火,讓皇上嚴懲“罪犯”。後來皇上也真的這麼做了,杖殺了頂罪的小唐。

這裡華妃說“存心有人和你過不去”的時候很明顯指的是甄嬛,她已經咬死了這件事就是有人故意為之,而不可能是御膳房弄錯。

華妃繼續要求皇上垂憐曹貴人母女,嚴懲兇手。

華妃徹查的除了御膳房碰過木薯粉的人,就只有領過木薯粉的宮苑。我就很疑惑為什麼你不查一查清涼殿有沒有木薯粉呢?或許有人偷偷帶進來要害公主呢?

所以我覺得有時候感覺自己勝券在握的人就會露出破綻,比如這次的華妃,還有滴血驗親時的皇后(認為甄嬛已經倒臺的時候就站起來要“剝去甄嬛貴妃服制並將其和阿哥公主一起打入冷宮,同時杖殺溫太醫”)。

知道公主的事以後,端妃決定出面直接對抗華妃。

我想如果端妃一直這樣隱居下去是沒法扳倒華妃的,但她看中的潛力股甄嬛目前只是一個貴人,沒有足夠的實力去抗衡身處妃位的華妃。因此她不能眼看著華妃就這樣打倒甄嬛。

果然御膳房的彙報結果只有碧桐書院領過木薯粉,雖說是要做珍珠丸子,但畢竟誰都不知道甄嬛宮裡到底用木薯粉做了什麼。

(皇后大概已經意識到華妃在針對甄嬛,眼神中流露出擔憂,擔憂現在唯一能抗衡華妃的棋子被打倒。)

(華妃:我倒要看看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你甄嬛怎麼脫身。)

甄嬛只得解釋:我宮裡確實有人領取了木薯粉,但她是要給我做珍珠丸子,沒有要加害公主的意思。

華妃:如果在昨晚之前已經用光了木薯粉,那倒可以說明你沒有加害公主的嫌疑。

我想甄嬛不一定知道她宮裡小廚房裡究竟有沒有木薯粉,所以她為了慎重起見,只能給出一個模稜兩可的答案。萬一宮裡還剩下沒用完的木薯粉被人查出來,她就百口莫辯了。

雖然皇上這句話沒錯,但大家都聽得出這是在偏袒甄嬛。

華妃示意“證人”出場作偽證。

證詞1:七夕夜宴時,甄嬛曾獨自前往清涼殿。

皇上還問了一句:你親眼看見的嗎?

這個宮女說謊眼睛都不眨一下。

證詞2:當時甄嬛還是帶著槿汐一起去的。

在場的眾人確實也看到甄嬛出去時帶著槿汐,而這個宮女當時並沒有在殿內侍奉,因此她的證詞在這裡看是可信的。

華妃分析了當晚清涼殿中的形勢,然後直接把鍋扣在甄嬛頭上。

看這表情,可以給滿分不?狠心的到底是誰你心裡沒數嗎?

曹貴人表面是示弱,實際上是在告訴大家:甄嬛給公主下木薯粉的動機就是因為我在勤政殿“無意中”引起了她和皇上之間的誤會。

(皇上都聽困了吧……)

曹貴人繼續示弱,但這一段的目的是揭露甄嬛的“狠心”,說她連襁褓嬰兒都不肯放過。

甄嬛先否定曹貴人所說的“動機”。

我和皇上都沒有誤會,何必要針對你或者公主呢?

難道是你曹貴人做了什麼對不起我的事情?

皇后出言警告曹貴人:不是沒有人能聽出你話裡那些小九九,收起你那一套來吧。

當然為了自己的利益,皇后確實也在袒護甄嬛,甄嬛作為抗衡華妃的主力目前不能倒下。

在皇后面前華妃就敢自稱“本宮”,而且皇上還在場。即使皇后真的袒護甄嬛,以華妃的身份也不可以這樣和皇后講話。這裡又看出華妃是真的不把皇后放在眼裡這件事了。

皇后是最看重身份的,立刻端出架子和華妃說話。

華妃此舉就是在和皇上撒嬌:你看我是為了你的女兒才這麼和皇后說話的,你支持我一下嘛。可惜皇上即使再對皇后不滿也不會讓嬪妃凌駕於皇后之上的,這是皇上給皇后留的底線。當然在知道是宜修害了純元皇后以後這個底線就不存在了。

華妃再得寵也只是寵“妃”,皇后再失寵也是“後宮之主”。

皇上還想給甄嬛解釋的機會。

但甄嬛沒有能證明自己清白的證據,只能從最靠不住的“人品”來出發闡述自己的清白。

皇上看不到證據,以他多疑的性格必定有此一問了。

而甄嬛此時不能說謊來掩飾,否則她一旦被捉住說謊這一點就一定會被坐實毒害公主的罪名。

甄嬛現在唯一拿得出的證人只有槿汐,她是萬萬不敢提果郡王的。

槿汐的證詞顯然不夠有力。

而甄嬛的宮裡是唯一有木薯粉的地方。

並且甄嬛沒有不在場證明。

最後,公主發病的時間正是甄嬛回席之後。

這幾點幾乎是坐實了甄嬛毒害公主的罪名。

甄嬛幾乎是放棄了抵抗,只能依靠皇上對她的信任來自救了。

皇上依舊想維護甄嬛,但如今的形勢已經不容他這麼做了。

甄嬛明顯遲疑了一下,但果郡王是不能出面給她作證的,否則這件事就更說不清了。

她只能寄希望於有人看見她沒有進入清涼殿。

皇上也沒辦法了,只能暫時將甄嬛列為唯一的嫌疑人。

禁足已經是皇上能給“嫌疑人”最輕的懲罰,他甚至沒有降甄嬛的位分。

華妃已經開始盤算,如果甄嬛真的被禁足,怎樣解決了她。

皇上想讓甄嬛放心,他還是想要保護她的。

但為了堵住眾人的嘴,只能委屈甄嬛了。

(這裡我覺得有點奇怪,如果這句話是對皇上說,端妃該自稱“臣妾”才對。也許她是對在場的眾人說的吧,或者她直接對著華妃說這句話)

這裡皇上還是關心端妃的,但也僅限於面子上的關心。

端妃不是不敢進來,而是要聽清楚堂中的形勢,否則她萬一救不了甄嬛只會倒搭上自己。

皇上一半是被端妃逗笑了,另一半是欣慰有人來給甄嬛作證。只要有人來搭救甄嬛,那麼他就可以保住甄嬛。

端妃開始解釋當晚發生的事情,但這件事她是圓不回來的,因此她讓吉祥繼續說。

吉祥作為侍女只能說出一部分信息,而剩下的關鍵點就留給甄嬛了。

如果甄嬛看到這個臺階走不下來,那她也沒有資格成為端妃的盟友。

皇后最明白皇上的心思,立刻說甄嬛和公主的事情無關。

華妃眼見事情有變,開始質疑端妃的話是否可以當真。

如果端妃這個平時根本不出門的人都能碰到甄嬛,這個概率也太低了。

端妃開始解釋自己為什麼會出門,因為我聽到了好聽的歌,想仔細聽聽就出來了。

甄嬛雖然不知道端妃為什麼會幫她,但她現在唯一明智的做法就是順著端妃給她的臺階走下來,否則她無法脫身。

然後華妃提出了最棘手的問題:為什麼之前皇上反覆問你有沒有遇到誰的時候你不說遇到了端妃呢?是不是你們根本就沒有相遇過?

甄嬛開始順著端妃給她的臺階往下走,也幸虧甄嬛的反應夠快,把不說出和端妃相遇的原因歸到“不想失信”上。

(皇上開始聽甄嬛講故事。)

(華妃:你能把故事編圓,我服。)

端妃確定了自己的盟友,這是個明確的潛力股。

最後甄嬛的一番話很好地解釋了她為什麼沒有說出和端妃“相遇”的事,起碼皇上相信了。其他人就算不相信也沒有用是不是?

華妃還想最後掙扎一下,但我覺得這個點她照得根本就不對。

端妃是自己主動來幫甄嬛解圍的,根本不存在兩個人之前串通的可能性。華妃要打擊甄嬛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要打甄嬛一個措手不及,而甄嬛也差一步就要被打入這個死局之中。沒想到這次打華妃一個措手不及的人是她一向不放在眼裡的端妃。

端妃和甄嬛可以說基本不認識,在眾人看來端妃怎麼可能會為甄嬛出頭呢?

但端妃就這麼做了,而且她還成功地利用了這一點保下了甄嬛。

另外,端妃本就在病中,自己尚且顧不過來這一點又給她加了分。

至少在皇上看來,端妃是真的見過甄嬛才為她說話的。

皇上信了,並且讚許了甄嬛,華妃利用公主想扳倒甄嬛的計劃已經破產。

端妃不愧是大神,不但幫甄嬛解決了今天的問題,還順便打發了華妃的“證人”。

身在妃位的端妃必然是要比兩個宮女的證詞可信,但為求穩妥,端妃還是這麼做了,她的心思之縝密可見一斑。

第一個證人迫於形勢,自己推翻了自己的證詞。

之前她可是說“親眼所見”的。

第二個更不敢說了,只可惜皇上和皇后不會放過她們,華妃更不會放過她們。

這種事皇上是不會費心思去管的,全盤交給了皇后。

看到這裡,你還會覺得這個皇后仁慈寬厚嗎?打完估計頭都不想要了吧?

【場景變換】

清涼殿中,華妃向曹貴人討教如何平息這件事。

我覺得對於華妃來說這已經是唯一的出路,如果沒有人頂罪,這件事遲早會被人查出來。

而有人頂罪的好處就在於皇上已經不想追查此事(皇上心裡大概知道華妃是這件事的罪魁禍首但目前他不能動華妃),此事一定會被一帶而過。

在華妃心裡,只要她自己不被牽扯出來,就萬事大吉。

但是,誰不知道這件事和華妃脫不了干係?甄嬛會就此罷休嗎?曹貴人會繼續對她俯首稱臣嗎?皇后難道不會背後給她扎一針嗎?

我想這件事最大的受益人就是甄嬛,她得到了端妃的支持,又因此事更得皇上的寵愛。不過相信甄嬛對華妃的手段也更加清楚,為了達到目的,華妃是不會在乎牽連到多少人的。

華妃還是不肯放公主走,因此才有下一集曹貴人剝了蓮子去找皇上的劇情。

這裡我覺得華妃過分了,這樣做對她絲毫沒有好處,皇上、皇后和甄嬛都看得清是誰搞出了今天這麼大的事情,她還留公主在自己身邊只會激怒曹貴人和皇上。也就難怪曹貴人越過她直接去找皇上要回自己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