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月淨回籠4800億!央行在“收水”你知道嗎?

在美聯儲加息的環境下,央行在3月份持續回籠了貨幣,截至到今天累計回籠已經超過4800億元,而我們也看到,人民幣匯率在美聯儲加息的壓力下,3月份仍然小幅升值了0.39%。這就再一次顯示了:人民幣的壓力最終還是在國內。

事實上,從2017年1月開始,央行就在持續的收水,慢慢的將市場利率穩定在4%左右,而目前3個月shibor利率仍然在4.6%上方,從2017年至今一直處於高位。這就顯示了央行一直在堅定的“收水”穩定人民幣匯率。

當月淨回籠4800億!央行在“收水”你知道嗎?

而在這樣的環境下,資本市場,股市,期貨市場遇到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而在過去的十多年中,很多企業和個人在貨幣寬鬆的環境下加槓桿投資已經成了習慣。以至於在2017年初央行前行長周小川表態“我們處於寬鬆週期的尾部”時,市場是不信的,而回頭看2017年,很多人才發現,不論是海航事件,還是一個個企業債的風險,都是在“收水”環境下浮現出的“裸泳人”。

過去的十多年時間內,我們都習慣了,“越有錢越借錢”“花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情等於賺到”。各種貸款,信用卡,花唄借唄,XX貸已經充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而在這樣的環境下,在央行貨幣寬鬆的週期內,似乎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從2017年開始,由於美聯儲加息的環境導致的變化,央行已經開始逐步“收水”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穩定人民幣匯率,因此,在國內“收水”環境下,不論是股市,還是債市,都承受了相當的大的壓力。

當月淨回籠4800億!央行在“收水”你知道嗎?

而這種壓力在美聯儲加息的環境下,則變成了必須承擔的結果,因此,央行才一如既往的堅定“收水”。

當月淨回籠4800億!央行在“收水”你知道嗎?

而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海航集團等一堆大企業的“債務”問題浮出了水面。過去,銀行間市場資金一緊張,銀行就問“央媽””喊渴“。而從2017年至今央行在美聯儲加息的壓力之下,一直將穩定人民幣匯率作為第一要務。在這樣的環境下,國內市場的“收水”動作一直在“悄悄的進行”。不信?你去銀行貸款試試就知道了。在這樣的環境下,2017年很多企業和個人還是加了槓桿,而2018年,市場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