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赤岗村:造船有传统,扒船有传承 半夜响起龙船鼓,点解?

石楼玉带河珠水盈盈,扒龙船成为农历五月期间一个盛大的节庆,石楼人喜爱扒龙船,且乡村龙船多世家。

据之前统计,石楼镇共有22条村,13队龙舟,29条龙船。每个村都各有特色,各有风韵。正值端午佳节到来之际,微社区e家通推出【龙腾石楼】专栏,为“龙船迷”讲述石楼的龙船故事。

番禺|赤岗村:造船有传统,扒船有传承 半夜响起龙船鼓,点解?

今天将要为大家讲述的是赤岗村“半夜龙船鼓”故事:

赤岗村前有一条河涌——“涌头基”与珠江的莲花山水道相连,因而河涌水随潮汐涨退。村民日夜与水相亲,自然十分喜爱龙舟,即使在禁止扒龙船的期间也没能阻挡住乡民扒龙船的热情。

相传,1971年,番禺全县禁止起龙船。这一年龙船节又至,但是却没有再起龙船。没有龙船扒,赤岗村的村民都显得浑身懒散,总觉得缺了点东西。其中,有五个村民尤其觉得浑身不舒服,坐着、站着、走着都想着龙船,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怎么办好呢?五个人一合谋,决定晚上偷偷地扒一回龙船。

赤岗村龙船趁景

番禺|赤岗村:造船有传统,扒船有传承 半夜响起龙船鼓,点解?

这天夜里,夜色朦胧,四个人影偷偷潜进龙船涌。在泥堆中,一点点挖起污泥。没过多久,一条龙船就浮在了涌上。四个人蹑手蹑脚地上了龙船,偷偷扒出涌口。涌口那里,一个村民早已托着龙船鼓,等待许久了。把龙船鼓放上龙船,他们可高兴了,连日来的不畅一扫而光。

他们“咚咚”地擂起龙船鼓,出尽全力地扒起来。鼓声冲破夜色的宁静,龙船在夜色中乘风破浪,很快便到达了砺江水闸。然而,这时候水闸已经关闭,不能通过,五人就在水边来回扒船。直到全身大汗淋漓,筋疲力尽,他们却畅快地笑着,总算过了一回龙船瘾。

正当五个村民自以为可以瞒天过海,兴奋地扒龙船时,岸边突然出现了几个人影。原来,不知是谁多嘴,将他们偷偷扒龙船的事告知公社领导,领导马上派人到现场。说时迟那时快,眼见势头不对,五人马上跳进水中,逃之夭夭了。

第二天,公社干部派人挨家挨户搜查,把参与扒龙船的村民带到公社审问。审归审,一些干部也明白,这五个村民并非顽劣之徒,不是有意抗拒上级的命令,只不过是十分喜爱扒龙船罢了。于是两天后,五位村民又被放了出来。

赤岗村龙船趁景

番禺|赤岗村:造船有传统,扒船有传承 半夜响起龙船鼓,点解?

赤岗“玉虚宫”龙船秉承了“玉虚宫”敢于拼搏的优良传统,曾获得很多荣誉,这也和村近年实务的发展分不开。村集体经济以出租土地、厂房、商铺为主,着力增加配套投入,提高服务水平,使年收入超千万元。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也带动起本村的传统龙舟活动上一个新台阶。赤岗村第一条传统长龙造于1928年,当时还刻有碑记,碑记上记载了族人捐款的情况。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农历五月初四石楼是无龙船景的,从1992年开始,赤岗村在“涌基头”举行村内龙舟比赛和敏行祖裔群赛,到2011年向镇各村龙船招景,增加乡村间的联系和情谊,因此形成“赤岗景”。

赤岗村龙船趁景

番禺|赤岗村:造船有传统,扒船有传承 半夜响起龙船鼓,点解?

赤岗村食龙船饭的地方在陈氏大宗祠,九十年代广州电视台曾在这里拍摄过开饭的热闹场面。龙船饭从萃思堂一路摆到祠堂门前的篮球场,场面够大够热闹。古朴的萃思堂前一对含珠石狮子,笑看着龙舟精神代代传承。

【龙腾石楼】往期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