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中遇到被大數據精準“殺熟”,作為老用戶的你被傷心到了嗎?

消費中遇到被大數據精準“殺熟”,作為老用戶的你被傷心到了嗎?

進入大數據時代,網上消費已成為常態,且善良的人們總是以為作為老顧客,商家總會有一定的優惠,所以成為一些老店鋪的“鐵桿”。但有網友測試發現,同樣的商品或者服務,老用戶的價格比新用戶高。這就是近日媒體所曝光大數據精準“殺熟“現象,商家利用大數據分析算法,對新老用戶實施差別定價。

那麼,問題來了,商家利用大數據”殺熟“遊走在法律邊緣,是否合法呢?


消費中遇到被大數據精準“殺熟”,作為老用戶的你被傷心到了嗎?

先來看看專業人士的說法——

上海市百良律師事務所主任王冰律師稱,大數據殺熟幾乎都是B2C生意模式,消費者與商家信息嚴重不對稱,消費者完全處於無知狀態,消費者認為自己獲得的價格是公允的大眾價格,是純粹地被欺騙。大數據時代,科技公司通過技術和壟斷,讓消費者買到原本可以低價購買的產品或服務,毫無公平可言。對消費者來說,是一種無奈,甚至是被欺騙的感覺 。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這種方式的大數據殺熟屬於違法行為,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公平誠實原則,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有可能還涉嫌價格欺詐。


再來聽聽廣大網友的聲音——

消費中遇到被大數據精準“殺熟”,作為老用戶的你被傷心到了嗎?

消費中遇到被大數據精準“殺熟”,作為老用戶的你被傷心到了嗎?

消費中遇到被大數據精準“殺熟”,作為老用戶的你被傷心到了嗎?

小夥伴們,你發現過自己曾被大數據“殺熟”嗎?對商家這種做法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消費中遇到被大數據精準“殺熟”,作為老用戶的你被傷心到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