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品牌连涨两年吃掉全球九成份额?

对于三星来说,芯片可以说整个电子业务的“发动机”,得益于DRAM和NAND闪存价格的攀升,三星芯片排位在去年第二季度还超过了老大英特尔并在单季利润上“逆袭”苹果。

但对于硬件厂商而言,芯片存储器价格的上涨让它们“苦不堪言”。

这几个品牌连涨两年吃掉全球九成份额?

调研机构DRAMeXchange显示,2018年第一季存储器三大厂商三星、SK海力士、美光在DRAM产业的市占率分别为44.9%、27.9%、22.6%,存储三巨头加起来95.4%的份额显示出DRAM市场明显已呈寡占格局。而中国更是全球最主要的存储芯片消费国,受存储芯片涨价因素,2017年,中国进口存储芯片889.21亿美元,同比2016年的637.14亿美元增长39.56%。

从去年开始,包括手机厂商在内的企业接连对存储价格上涨进行投诉,有媒体报道,5月31日,中国反垄断机构已经对三星、海力士、美光位于北京、上海、深圳的办公室展开突然调查,标志着国反垄断机构正式对三家企业展开立案调查。目前三家公司并未对外作出回应。

中国为最大存储器需求国

这几年内存价格的飙涨让不少投机者赚到了不少钱,被称为“比炒房还要赚钱的生意”。”

从2016年第二季度开始,DRAM(主要包括PC内存、移动式内存、服务器内存)价格一路飙升,每个季度都在刷新销售额纪录。IHS Markit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DRAM产值跳增72%,达到722亿美元,2018年预估将进一步扩增至844亿美元,年增率达16.9%。而上一次这样的盛景出现,还是在23年前。

此外,中国市场对于全球DRAM和NAND的消化量已经高达20%与25%,为存储器最大需求国。

DRAMeXchange分析称,尽管中国各地正积极进行半导体扶植计划,但要达到“技术自主研发”与“稳定量产规模”的目标仍需要至少数个季度以上的时间,对解决成本压力的燃眉之急是远水救不了近火。除了此次美光被约谈之外,今年年初存储器龙头厂商三星半导体也被中国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约谈,虽然目前没有证据显示这二者事件有关联性,但足以显示官方对于DRAM价格高涨的重视。

“价格联盟”遭遇各地调查

DRAM上巨额的涨幅给这些芯片巨头带来了丰厚利润。

根据美光、三星、海力士财报统计,2017年,三家公司的半导体业务在中国营收分别为103.88亿美元、253.86亿美元、89.08亿美元,总计446.8亿美元,同比2016财年的321亿美元增长39.16%。其一季度营收仍在继续增长。从财报来看,三大DRAM厂商今年首季营业利益率(OP Margin)已达50-70%的水位,不仅是历史最高,该产品的获利能力甚至超过技术层级更高的中央处理器。

事实上,在持续收到手机厂商投诉之后,监管机构去年已经开始关注持续涨价的存储市场,并在2017年底、2018年5月,中国反垄断机构就以持续涨价问题分别约谈三星、美光。

吴雅婷补充道,以反垄断调查来看,此前在各国已有先例。

2005-2006年间,美国司法部曾裁定三星、海力士、英飞凌、尔必达、美光在1999-2002年间存在价格垄断行为,对前四家公司处以总计7.29亿美元罚款。今年4月底,三星电子等又在美国遭遇集体诉讼,被指控串谋限制DRAM内存芯片供应。

一家名为Hagens Berman事务所律师在美国加州北部地区法院向三星电子、海力士公司和美光科技提起集体诉讼。该律师事务所声称,他们调查发现这些主要DRAM制造商互相勾结,限制市场上各种DRAM产品的供应,从而人为地推高了DRAM价格。在集体诉讼指控的时间段里,DRAM的价格上涨了130%,而在同一时间段,三星电子,海力士公司和美光科技的DRAM销售收入增长了一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