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術數——說軌革卦影

鮮為人知的術數——說軌革卦影

成都人費孝先來到蘇軾的家鄉眉山,說他最近遊青城山時見到一位老人,不小心損壞了老人的一張竹床,十分不好意思,表示要賠償損失老人笑著說:“你看這床下有一行字,寫的是‘某年某某日造,到某年某月某日被費孝先損壞”。好壞都有定數,你何必要賠償呢?”費孝先因此知道這個老人不是導常之人,就留下來跟他學藝。

老人傳授他《易》術和軌革卦影之術。在此之前誰也不知道世間還有軌革卦影這種方術。過了五六年,費孝先以軌革卦影之術名聞天下,王公貴族都遠千里來用重金求費孝先卦影,費孝先因此而發家致富。蘇軾記載此事的時候,費孝先已經死了,但是各地習軌革卦影之術的人很多,且都自稱是費孝先的弟子,真的假的很難判斷。

鮮為人知的術數——說軌革卦影

正是根據蘇軾的記載,人們對軌革卦影的產生才有一個大致的瞭解。蘇軾提到的青誠山是道教名山,軌革卦影既出自青城山中的老人,看來與道教極有淵源。道教是中國古代很有影響的一種宗教,其創始人是東漢的張道陵,尊奉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因創始人張道陵名字中有一“道”字,魏晉以後人們遂稱這種教派為道教,張道陵被教徒稱為天師。相傳張道陵曾來青城山設壇佈道。如今,青城山腰混元頂下還有一天師洞,傳為張道陵佈道處。青城山則被道教稱為“第五洞天”。青城山既為道教名山,軌革卦影源出幽居此山的老者,則其與道教的關係也就不難推知了。

鮮為人知的術數——說軌革卦影

何謂軌革卦影之術呢?宋邢居實《撫掌錄》是這樣記載的:“卦影者,以丹青寓吉凶。畫人物不常,鳥或四足,獸或兩翼,人或儒冠而僧衣,故為怪以見象。竊謂卦影者,或如今之爬龜算命、雀兒算命之類。至軌革則取其義,不可解矣”以丹青寓吉凶,就是通過圖畫暗示或說明人事吉凶休咎。這些圖畫都不依常理,十分古怪,如鳥有四足,獸有雙翼,人則儒冠僧衣之類。這是卦影。什麼是軌革呢?邢居實以為“不可解。”蘇軾記“費孝先卦影”,說青城山老人授費孝先“《易》、軌革卦影之術”。

鮮為人知的術數——說軌革卦影

邢居實則說:“蜀中日者費孝先,籃《易》,以丹青寓吉凶,謂之卦影。”參照二人所記,可知軌革卦影實為一術。所謂軌革,就是用人的生辰八字推算成卦,即民間所說的“推八字”,不過,它不是直接從生辰八字中推算吉凶福禍,而是根據生辰八字推演成卦,為“以丹青寓吉凶”的卦影作準備,然後用圖畫將卦象表現出來,術士的論斷就寄寓在圖畫之中。軌革卦影包括了推八字成卦和將卦象用圖畫表現出來兩個步驟,這兩個步驟完成之後才是術士的推斷。可見,軌革卦影既不同於*推八字”,也不同於《易》卦,而是一種雜推八字、《易》術、圖讖於一體的方術。

中國古代術數如卜筮《易》術、相術、五行術、拆字、扶乩等,多是直言人事吉凶,軌載卦影卻是用圖畫或禪語隱寓吉凶福禍,求間者欲知其詳,往往需要費一番心思參悟其“天機”。然而,許多人問卜都希望有一個簡單明瞭的答案,而不願意去多費那一番心思;操軌革卦影之術者也覺此術太過繁複,出力不討好,不願多此一舉。因此,軌革卦影術在流行一時之後,很快就銷聲匿跡了。

鮮為人知的術數——說軌革卦影

今人要了解這種方術,軌革卦影的流行對宋代世俗民風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宋代文人。傳說宋代書法名家米著曾模仿卦影中的人物圖畫,經常穿僧衣,戴俗帽,登朝靴,蘇軾說到的費孝先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是他的軌革卦影術贏得了許多人的信任,“王公大人皆不遠千里以金錢求其卦影”就是明證。其次是由於他的影響,不少人習軌革卦影之術,推動了軌革卦影術的傳播。

傳說大名府商人王旻來成都做生意,慕費孝先大名前往求卜,費孝先贈給他幾句偈語:“教住莫住,教洗莫洗。一石谷搗得三鬥米。遇明即活,遇暗即死。”並再三告誡要牢牢記住。王旻雖不解其意,仍遵囑默記。歸途遇大雨,與眾人同躲在一間破屋中,忽然想起費孝先叮囑的“教住莫住”,心中好生疑惑,自言自語地說:“教住莫住,是不是就是說今日之事呢?”於是就冒雨而行,人皆詫異。剛走出不遠,房屋倒塌,一屋人皆被砸死,獨王受倖免於難。王受經商在外,其妻與鄰居私通,並準備待王旻夜回後,殺死王旻,結終身之好。

鮮為人知的術數——說軌革卦影

王旻既歸,其妻約鄰居說:“今日沐發的人是我丈夫。”意思是讓鄰居晚上謀殺時認準剛洗過頭髮的人是王旻。這天吃晚飯的時候,其妻讓王旻洗髮,重易巾櫛,王想起“教洗莫洗”的話,堅持不洗。其妻一怒之下昏了頭,自己洗髮。至夜,鄰居來殺王旻,結果殺了姦婦。王旻醒後,發現妻子被殺,驚呼四鄰,人皆莫知其由,就捉送王旻到官府。官府以為是王旻所殺,嚴加拷問。

王旻不能自辯,被問成狀,將行問斬。王旻哭言:“我死就死罷,但大名鼎鼎的費孝先的卦影卻落空了。”左右把這些話告訴郡守,郡守令且緩行刑,召回問之,王旻將費孝先之語相告。郡守問道:“你的鄰居是誰?”王旻答是康七。郡守悟“一石谷搗得三鬥米”即康七之意,對王旻說:“殺死你妻子的一定是康七。”遂令人捕康七歸案問之,真相大白,康七殺人償命,王受無罪釋放,應“遇明即活”之語。

鮮為人知的術數——說軌革卦影

這個故事中,費孝先所贈幾句話既象讖語,又象佛教的偈語,他用謎語式的表達方法,將王是前程的吉凶交待出來,語者昭昭,聽者昏昏。好在王不是個糊塗人,遇到事情的時候,馬上悟出了費孝先囑語的含義,一次又一次倖免於難。此故事屬小說家言,其可信程度大可懷疑,然其卻說明這樣一個事實:軌革卦影之術靠費孝先之力而流傳,費孝先得軌革卦影之術而名揚海內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