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逐漸來襲,那古代人都怎麼準備呢?

在那個沒有手機空調WIFI的時代裡,古人的夏天應該過得不怎麼愉快吧?

當吹著涼涼的空調,啃著甜甜的西瓜,刷著有趣的手機,一副人生已經完滿的樣子時,文化君不禁想到悲催的古人。

夏日逐漸來襲,那古代人都怎麼準備呢?

沒空調沒wifi,古人夏天過得一定很辛苦吧!

夏日逐漸來襲,那古代人都怎麼準備呢?

“too young too naive”!

事實上是,人家古人不僅過得一點兒都不慘,並且還可以說是相當精緻優雅,消暑神器個個牛逼,簡直是開啟了全方位360度的消暑模式。

/住之篇/

別看古代沒有電、沒有空調,機智的古人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智慧,建造了屬於那個時代的“空調房”

這“空調房”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建造的“清涼殿”。

據《漢書》記載,清涼殿裡有用石頭做的床,宮殿的四周掛上水晶簾子,用玉盤盛放冒著寒氣的冰塊,還有小宮女撲哧撲哧地把寒氣扇到各處。

清涼效果一點都不比現在的空調房差,室內簡直都可以結霜了(清室則中夏含霜。《七啟》)。

到了唐代,這種“空調房”也叫“含涼殿”,相比漢代的“清涼殿”簡單粗暴地往屋裡堆冰塊,“含涼殿”高級得不止一點點。

夏日逐漸來襲,那古代人都怎麼準備呢?

涼殿模型

它建在水池邊,利用複雜的機械原理,把水池裡的水循環抽到屋頂降溫,水再順著屋簷流下來,形成人工水簾,清涼效果簡直槓槓的。

到了明清時期,可移動式冷源出現了,有點類似現代分體空調或冷風機。

當時叫“冰桶”,其實就是貯存冰塊的櫃子。冰桶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在當時那可是高檔“家電”。

除了“空調房”這種消暑設備,還有“風扇車”這種大型納涼家電。

夏日逐漸來襲,那古代人都怎麼準備呢?

《武經總要》中的“風扇車”圖

悶熱的夏天裡,小小的蒲扇已經滿足不了古人的需求,為了追求更涼更爽的體驗,古人發明了“風扇車”

有手動轉扇的、有水力做功的,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改進升級。

精緻的古人還會在室內擺上鮮花,讓風扇車把花香吹滿整個室內,使得“清芬滿堂”,這小日子過得多麼有情調啊。

/食之篇/

和我們現代人一樣,古人在夏天也是酷愛各種冰飲。

老祖宗也知道,夏天加了冰的飲料更好喝。可是冰只在冬天才有啊,那可怎麼辦,當然是把冬天採集的冰給貯存起來。

於是在周代出現了最早的“冰窖”,冬天採冰,貯存起來等到夏天再用。

當時,冰塊可金貴了,除了王室,有資格吃肉的官員,在夏天才有使用冰塊的資格(食肉之祿,冰皆與焉。《左傳·昭公四年》)。

夏日逐漸來襲,那古代人都怎麼準備呢?

別看我們現在有冰棍、冰淇淋、冰飲等這麼多樣的消暑美食,古人的花樣可不比我們少。

基礎款就是各式“冷飲”,往消暑喝的飲料里加入冰塊攪拌,就製成了冰鎮酸梅汁、冰鎮綠豆湯、冰鎮米酒等冷飲。

除了加冰塊,還有加冰雪水的,叫作“雪泡”,如雪泡梅花酒、雪泡豆兒水。

夏日逐漸來襲,那古代人都怎麼準備呢?

劉松年的《鬥茶圖》還將賣冰水繪入畫中

發展到宋朝,聰明的古人更是把水果、奶、冰塊混合在一起,發明了“冰酪”。

詩人楊萬里是這樣描述的:“看起來很膩口,吃起來挺爽的;看起來是凝固的,吃起來軟綿綿的。”(似膩還成爽,如凝又似飄。)

總之,冰酪的配方被馬可波羅傳到歐洲,改良後製出了我們今天的“冰淇凌”。

沒錯,冰淇淋是我們老祖宗發明的!

到了清末,市面流行一種新型飲料“荷蘭水”,也就是我們現在喝的“汽水”。

夏日逐漸來襲,那古代人都怎麼準備呢?

冰鑑

各式冰飲有了,還得有個盛放的容器呀,於是就有了 “冰鑑”,相當於現在的“冰箱”。

除了放冷飲,還能冰鎮其他食物和水果呢,供古人做一桌“冰宴”都沒問題。

可以說,我們如今這麼多的冷飲種類,很多都是從機智智慧又懂得享受的老祖宗那裡傳下來的。

夏日逐漸來襲,那古代人都怎麼準備呢?

/衣之篇/

除了吃住,古人在夏日的穿搭上也不將就,主要體現在面料上的不同。

夏日裡,富人會穿羅和紗這種高級面料做成的衣服。

夏日逐漸來襲,那古代人都怎麼準備呢?

唐·周昉《簪花仕女圖》

身穿紗羅衫裙的女子,可以隱隱地看到裡面的抹胸和肌膚,有著“羅薄透凝脂”的效果。

李清照在《點絳唇》裡寫到“薄汗輕衣透”,出一點點汗水竟然也能透過衣服,可見這衣服是多麼的輕薄涼爽啊。

夏日逐漸來襲,那古代人都怎麼準備呢?

《北齊校書圖》中身披透明紗衣的學士們

不止女人穿,男人也穿。鑑於紗羅太薄透,男人一般還是會在裡面穿上避免過分暴露肌膚的衣服。

有錢人可以買紗羅,那麼普通平民該怎麼辦呢?他們也要過夏天啊。

答案就是夏布。

夏日逐漸來襲,那古代人都怎麼準備呢?

明 夏布

是不是感覺操多了心?沒個時代雖然科技發展不同,但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