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這些竟是寶寶的“視力殺手”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家長都希望寶寶視力滿分,擁有一雙傳神閃亮的大眼睛。儘管各種保護寶寶視力的措施都做了全套:遮光防曬、少用電子產品、注重看書姿勢……然而近視等視力問題卻依然會找上門來,讓人防不勝防。原來生活中這些看似對視力純良無害的常見因素,可能就是誘發寶寶視力問題的“兇手”。

萬萬沒想到!這些竟是寶寶的“視力殺手”

一、甜食

危險指數:★★★★

糖果、奶油蛋糕、碳酸飲料……家長都知道這些甜食會傷害寶寶的牙齒。其實,甜食對寶寶健康的不良影響絕不僅僅只是牙齒,經常吃甜食還會危害到視力發育。這是因為攝入過多的糖會增加寶寶體內的血糖量,相應地會降低體液的滲透壓,使晶狀體凸出變形,屈光度增高,誘發近視。此外,吃糖過多還會導致寶寶體內鈣含量減少,使正在發育的眼球外壁鞏膜的彈力降低,如果再加上不注意用眼衛生,同樣容易誘發近視眼。

【專家建議】想要寶寶視力好,一定別貪甜,要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食物,維生素A是構成視覺細胞內感光物質的重要原料,還可以維護眼睛上皮細胞(如結膜、角膜等部位)的完整性。如果維生素A攝入不足,會影響寶寶的視覺發育,嚴重還會導致寶寶視紫紅質合成不足,影響暗視覺能力;還會引起角膜上皮細胞脫落、增厚、角質化以及眼部發幹、有灼燒感,會影響眼睛的抗感染能力,容易發生眼部感染,嚴重還可導致畏光、流淚等乾眼病症狀。維生素B2又叫核黃素。它的主要功用是在體內構成黃酶,發揮生物氧化作用,維持正常的物質代謝,有保護眼瞼結膜、球結膜和角膜的作用,能預防眼角皺紋的形成。缺乏時會出現眼發紅、發癢、眼瞼炎、角膜炎、角膜渾濁、視力模糊、易疲勞等表現。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晶狀體上皮細胞的氧化損傷。維生素B2和維生素C通過肉類、蛋類以及各類蔬菜、水果較容易獲得。但是,通過日常飲食獲取維生素A並不太容易,因此,醫生會建議從寶寶出生起,每天補充維生素AD,如媽媽們熟悉的伊可新。

二:噪音

危險指數:★★★

噪音會影響視力發育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肯定萬萬想不到。但噪音對視力的影響不容忽視,尤其是對尚處眼睛發育階段的孩子傷害更甚。醫學研究發現,當噪音作用於聽覺器官時,也會通過神經系統的作用而“波及”視覺器官,使人的視力減弱。簡單來說,噪音能使人眼對光亮度的敏感性降低。當音響強度在90分貝以上時,眼底視網膜中視杆細胞識別弱光反應的時間延長;超過45分貝時,40%的人瞳孔散大;達到115分貝時,眼睛對光亮度的適應性下降20%,同時伴有色覺能力削弱。嬰幼兒視力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太大的聲音刺激相較大人必然會更容易受到損傷。

【專家建議】電動玩具、音響、卡拉OK等相繼進入家庭,雖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卻給寶寶的視力、聽力等健康發育帶來了隱患,因此,家長不管在使用各類家電娛樂還是日常說話的時候,都要儘量輕聲細語、降低分貝,購買的電動聲音玩具,也要聲音柔和,給寶寶營造一個安靜的生長環境,避免不必要的噪音汙染和傷害。

三、家庭氛圍

危險指數:★★

家庭氛圍與視力發育看起來好像井水不犯河水,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心理學家和眼科專家通過分析發現,不良的心理因素會導致孩子視力減退,特別是不良家庭環境引發的兒童心裡問題對視力傷害更甚。美國眼科醫生髮現,夫妻不和,父母與子女關係緊張,父母虐待孩子等,都會引起兒童視力障礙,這主要多見於學齡前兒童,且常被忽視。

【專家建議】不良心理因素、家庭氛圍對寶寶成長髮育的影響往往是潛移默化的,十分不易被發現,但卻可能帶來終身性傷害。面對調皮的寶寶,父母應該用耐心和愛心慢慢教導,畢竟沒有誰是一下子就能長大的,瑣事恰是幸福的根源。孩子是最會察言觀色的外交家,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儘量剋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孩子感覺到不安。多與孩子互動,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克服不良心態,讓孩子保持積極良好的情緒,不僅對於視力,對身心健康發展都極其重要。

育兒路上危機重重,家長一定要多多學習科學的育兒知識,練出火眼金睛,掌握十八般武藝,才能幫助寶寶健康茁壯的長大成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