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工信部雲服務牌照 迅雷雲戰略部署或加速

獲得工信部雲服務牌照 迅雷雲戰略部署或加速

工信部6月4日下發了新一批CDN牌照和雲牌照,迅雷旗下的共享計算企業網心科技出現在了名單中,在獲得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的基礎上增加互聯網資源協作服務,成為該批獲得雲服務業務許可牌照的五家企業之一。

在此之前,迅雷在雲計算領域的耕耘已經逐步加深。專家分析認為,受到獲牌影響,迅雷的雲業務範圍或將進一步擴大,整體雲計算戰略部署的進程也將加快。

獲得工信部雲服務牌照 迅雷雲戰略部署或加速

雲戰略部署加深

迅雷一度被認為是一家僅提供下載服務的互聯網公司,但事實是從2014年開始,迅雷全面轉型,將業務重心放到了雲計算業務上。目前逐漸成為一家技術導向型的雲計算公司。

在今年第一季度財報中,迅雷的雲計算及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業務的營業收入,首次超過迅雷會員業務和在線廣告業務的營收總和,佔比達61%。也就是說,雲計算業務已經成為迅雷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今年5月,迅雷宣佈進一步擴大雲計算業務的服務範圍,發佈全新升級的“星域雲”品牌,將雲計算場景從原來的CDN領域擴展至IaaS領域,同時推出三款全新產品——邊緣計算、函數計算和CDN共享版,面向企業和開發者提供更多的高性價比、高性能雲服務。

據介紹,星域雲擁有150萬+共享節點,覆蓋全國各省級地區,均衡度接近CNNIC統計的網民分佈,可以依此構建強大的分佈式服務。共享節點均為標準化、高性能的智能硬件,平均在線時長23小時、平均上行帶寬16Mbs、平均存儲空間1000GB,為客戶提供強大的資源保障。並且所有節點均下沉至家庭,貼近用戶,單節點服務範圍小至1公里,響應延時較低,能夠為客戶帶來更強大的計算能力。

眼下獲得工信部頒發的雲服務牌照,意味著迅雷的雲業務實力已經獲得官方認可。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未來迅雷的雲服務範圍廣度和雲戰略的縱深度都有望繼續擴展和加強,從而能夠服務更多不同類型的廠商,滿足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和開發者的各種雲需求。

共享模式改寫雲計算

與國內雲計算行業中的其他服務商不同,迅雷獨創了共享計算模式,這也是其在雲計算行業得以立足和發展壯大的根本。此前據媒體報道,迅雷之所以能在雲計算行業異軍突起,短短數年間走完別的公司十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關鍵原因就在共享計算上。

目前國內雲計算行業正如火如荼發展,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將業務從傳統數據中心向雲數據中心遷移。2017年4月,工信部印發《雲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2019年要將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從2015的1500億元擴大至4300億元。

不過本質上沒有解決的問題是,雲數據中心依然需要大量服務器,並消耗大量能源,與傳統服務器相比,僅僅是在規模化、集中化後,帶來一定管理效能上的提升,並沒有本質上的變化。在這一問題上,迅雷通過共享計算探索出了新方式。

簡單地說,就是共享計算不依賴興建數據中心來增加算力,而是通過佈設家庭微型節點,收集社會閒置計算資源,來實現算力的生產和提升。隨著節點增多,整個共享計算網絡的邊際效應會愈加明顯,整體性能提升速度會愈來愈快,呈現反曲線形的增長。相較傳統雲計算模式,共享計算在成本控制、性能綜合、環保友好度等方面,有顯著優勢。

這也決定了迅雷雲業務在市場競爭中的獨特優勢,因此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網心科技獲得雲牌照對迅雷整體業務發展意義重大之餘,對雲計算行業來說,也標誌著共享模式的創新力量正式加入雲計算賽道,整個行業或將迎來新發展和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