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上叫灰泡,高粱上叫稔頭,過去常吃,現在有錢也不一定吃到

玉米上叫灰泡,高粱上叫稔頭,過去常吃,現在有錢也不一定吃到

在農村,玉米上和高粱上秧上偶爾就會看到一種發了黴一樣的黑東西。雖然樣子很醜,但卻能吃,還有一種淡淡的清香。

小的時候,嘴饞,更因為有種飢餓感時時困擾著小小的身體。所以野外的東西,只要是能吃的,就沒有不敢下口的。

這種東西在玉米上有,在高粱上有。最初的時候外面灰白色,裡面是黑色。長過一段時間後,外面可能就會崩開,裡面的黑東西就變成了黑灰。用手一摸黑乎一片。在農村,這種東西在玉米上叫灰泡,長在高粱上叫稔頭。

如果玉米或者高粱上長了這個,那這棵莊稼就不會再長糧食了。我親眼看到過在類泡周圍,還有沒長成的穗子的痕跡。這種灰泡或者稔頭,應該就是走火入魔的小玉米穗或者小高粱穗。

同樣的東西,我們喜歡高粱稔頭。因為吃這個可以進高粱地裡隨便找,不算糧食,誰家的都可以吃,別人也不會生氣。並且這個可以剝去皮生吃,吃起來面面的,有種特別的清香味道。

據父輩們講,在過去沒有糧食的時候,這些就是最好的東西,放在鍋裡煮了,就可以當糧食吃,可以讓人活命。我只生吃過高粱稔頭,沒吃過玉米灰泡,也沒吃過熟的高粱稔頭。

若干年以後再看這種東西,居然發現它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澱粉及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尤其含維生素、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硒以及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等功能因子,是理想的天然黑色保健食品。

早在在清代植物學專著《植物名實圖考》中有專門記錄。“稔頭,一名灰包,蜀黍之不成實者。忽作一苞白瓤如茭瓜,小兒輒取食之,味甘而酥,能噎人。亦可作茹。老則黑縷迸出成灰,亦有作粒者,輙即黑枯。地不熟,功不至則生。餘偶亦嘗客,戲語之曰:山西謂蜀黍為茭子,俗亦謂苽為茭,鄭康成以苽列九穀,此不可謂苽耶?客曰:吾食茭瓜而不知為雕胡,食蜀黍而不知有稔頭,微君言,吾固不辨為二谷。請作食經,以充吾廚,勿談太元,以覆吾瓿。”

難怪在過去困難日子裡,人們靠吃稔頭也健康地活了下來,原來這麼多年,我們普通人都不瞭解它而已。

不過現在想吃也不容易了,困為已經很少能看到這些了,尤其是高粱稔頭,種高粱的越來越少,據說,飯店現在能吃到,只是價格相當的不菲。

玉米上叫灰泡,高粱上叫稔頭,過去常吃,現在有錢也不一定吃到

玉米上叫灰泡,高粱上叫稔頭,過去常吃,現在有錢也不一定吃到

玉米上叫灰泡,高粱上叫稔頭,過去常吃,現在有錢也不一定吃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