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的查篩是否有必要每年都做?做了是否有傷害自己的宮頸?

素心瑜伽

宮頸癌是目前唯一一個明確病因的癌症,即高危HPV(人乳頭瘤病毒)的持續感染,這一發現可以說是給女性朋友帶來了福音,病因明確,意味著我們可以預防。德國科學家哈拉爾德•楚爾•豪森也因此發現而獲得了2008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可以說,高危HPV感染是宮頸癌的必要前提,如果沒有高危HPV的持續感染就幾乎沒有罹患宮頸癌的風險。

宮頸癌的篩查目前推薦的是“三階梯”模式,即宮頸細胞學+HPV檢測—陰道鏡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

既然篩查這麼重要,那多長時間檢查一次比較合適呢?這個我們只能非常遺憾的說我們國內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宮頸癌篩查的指南。


那這個檢查是否會傷害到宮頸呢?

我們來看下面這個圖,這是我們進行TCT或HPV檢查操作的一個示意圖。圖中的小刷子就是我們操作的取樣器。儘管這是一個無創的檢查,但是仍然會有一部分女性在檢查完之後會有少量的宮頸出血,因為我們在進行這個檢查的時候,需要用一個特製的取樣刷深入到宮頸管內部並旋轉採集子宮頸細胞樣本,在這個過程中就有可能會造成宮頸少量的出血現象,這種情況一般是不需要特殊處理的,出血時間不會太長,一般不會超過一週,會自然停止。不用過於的緊張擔心。需要注意的是檢查完之後儘量一週之內不要有性生活,不要洗盆浴,不要進行任何的陰道沖洗,不要游泳不能泡溫泉等等,可以洗淋浴。防止上行感染。

還有一部分女性是因為宮頸確實存在癌前病變或癌變的可能,宮頸血管增多,增粗,質地脆弱,在接觸取樣刷時就會很容易出血,這個時候出血量一般會比較多。所以我們在做完這個檢查之後,如果發生了宮頸接觸性出血,我們就需要看宮頸防癌檢查的結果(TCT、HPV),如果結果陰性,就不必過於擔心,定期複查就可以了。如果有異常,就需要做進一步檢查了。



科普健康知識,傳遞健康理念。右上角一鍵關注【辛舒醫生】,帶給您最新、最靠譜的女性健康知識!


婦科辛舒醫生

這個問題得視情況而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有絕對的規定不做或者必須做。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HPV(人乳頭瘤病毒)的生活習性以及其與宮頸癌的關聯吧。目前所發現HPV分為幾十種亞型,包括HPV6、11、42、43、44等型別,常引起外生殖器溼疣等良性病變包括宮頸上皮內低度病變(CINI),高危險型HPV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型別,與宮頸癌及宮頸上皮內高度病變(CINII/III)的發生相關,尤其是HPV16和18型。女性陰道HPV感染是一種性傳播疾病。性活躍婦女可能有50%感染過至少一種亞型的HPV。由於高危險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是宮頸癌的病因,因此必須重視這種感染,重視HPV的檢查。那麼問題就來了:是不是每年都需要HPV檢查呢?這項檢查對身體又有沒有什麼危害呢?

這其中,年齡是個很關鍵的指標。比如小於20歲且沒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吧,那我覺得就完全沒有必要篩查。因為她幾乎沒有感染HPV的風險哪。

對於30歲以下,有性生活的女性呢,可以選擇性篩查,如果家族中有宮頸癌史,那還是儘量篩查吧,最好每年一次。但是另外一個方面,由於年輕女性自身免疫力較強,也不是說感染HPV後一定會引起宮頸上皮病變甚至癌變。約有30%-50%的年輕婦女感染HPV後會出現宮頸上皮細胞的輕度病變,但大部分婦女會在清除病毒後3-4個月時間內轉為正常。所以說如果某一次查出HPV感染後,沒必要太緊張,可以過幾個月後再複查一次。

說到HPV檢查對身體的危害,其實這是一種不必要的擔心。我們正常人體上皮細胞更新很快的,隨著新陳代謝,每天都有一批細胞被替代,在宮頸也是如此。而我們做HPV檢測時,我們一般是用一個小刷子或者棉棒蘸取一部分宮頸上皮,或者在宮頸口稍微旋轉、擦拭,後者有可能會造成宮頸上皮局部破損,引起極少量出血,但這種出血即使不經處理,3-5天就會自行緩解。但更多的時候不會引起上述情況。

所以說,對於HPV的篩查,人群及年齡都不是唯一決定因素,高危人群,建議常規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