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最愛吃韭菜,但為國接盤也不是什麼壞事

独角兽最爱吃韭菜,但为国接盘也不是什么坏事

為國接盤也不是什麼壞事

最近,“獨角獸” CDR戰略基金刷爆了朋友圈, 限額髮售的好消息鋪天蓋地, 關鍵詞都是“獨角獸”“政策紅利”“限購”“稀缺投資機會”。

CDR配售基金的宣傳單更是通過菜市場,層層傳遞到中國大媽的手上。

独角兽最爱吃韭菜,但为国接盘也不是什么坏事

流傳於菜市場的戰略配售基金傳單

從動議到規則落地, 獨角獸企業迴歸國內資本市場 僅用了半年時間。 隨著六隻規模規模上限500億的戰略配售基金地毯式轟炸營銷,中國A股市場焦點已經全部聚集到獨角獸身上了。

那麼,CDR戰略配售導致值不值得買,國家推進的步伐為何又如此迫切?

目前符合CDR的互聯網公司,是 BATJ加上小米網易, 都是久經考驗的互聯網一流企業。 那麼,為什麼國家當年要把他們放出去養,然後再高價接回來呢?

放出去養的原因很簡單。90年代末,股市的主要作用是為就業龐大的國企解困;2001年之後,要為進入WTO之後的製造業融資;2008年之後,要為開啟土地財政之後的基建輸血—— 根本輪不到互聯網企業。

而這個時候,大量的外國資本出現了。於是,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紛紛開始搭建VIE架構,方便引入海外的資金。而 這些資本的目的最終還是獲利退出, 因此以小米為代表的這批公司,勢必要選擇海外上市。

而另一方面,以目前中國的金融現狀,就連監管者都很難識別互聯網公司中,哪些是有價值的,哪些是來割韭菜的。就在 人民日報高呼樂視是“互聯網+”戰略堅定執行者的兩年後,賈躍亭宣佈現金流斷裂。 樂視尚且如此,更不要說其他企業了。

那麼,為什麼如今又要把這批海外的互聯網公司接回來呢?

独角兽最爱吃韭菜,但为国接盘也不是什么坏事

答案其實很簡單:在產業升級和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之下, 互聯網成為了中國政府的主要導向之一。

就像之前為國企脫困、 給製造業助力、為 基建加碼一樣, 現如今政府也在通過互聯網推動實體經濟的方向上轉進。自然,要通過看得見的手,來調整資本市場的流向。

參考煤炭和鋼鐵的供給側,我們就會明白這一輪資本市場的供給側改革,就是讓落後產能的上市公司融不到錢,先進產能的上市公司手裡有花不完的錢。

所以,如今需要一大把韭菜,來喂這批獨角獸。

独角兽最爱吃韭菜,但为国接盘也不是什么坏事

中國A股的風氣,都是一群炒家在割韭菜。等拉完一波之後,就剩下一地雞毛。

就像剛上市的富士康母公司“工業富聯”,這種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全是負債,可是IPO之後,憑藉炒概念一樣拉好多漲停版。 富士康這種能夠解決大規模就業的企業極度依賴融資,

市值的大規模動盪是致命的。

因此,要保持富士康強大的資本市場融資能力,國家隊在裡面鎖死三年,確保其股價穩定,不至於在上市後暴漲暴跌。 說白了, 就是國家隊把自己當韭菜讓富士康來割,來確保數百萬的就業大軍穩定罷了。

同樣,再看BATJ和小米這些高科技企業,CDR的噱頭怎會比富士康低呢? 只要國家開了這個口子, 炒家們絕對能玩出花樣來。

独角兽最爱吃韭菜,但为国接盘也不是什么坏事

但是,爆炒完之後呢?

從特朗普目前的動作來看,未來幾年全球爆發金融危機的概率大幅提升,全球資本市場很可能面臨一波震盪。很多加槓桿的企業在股價大幅跳水後,都會面對賈躍亭如今被迫廉價出讓手中股份 的窘境 。

所以,對這一筆3000億的CDR戰略基金而言, 三年的鎖定期,就會成為這些互聯網巨頭們迴歸後的壓艙石 。三年的時間,足夠躲過一輪深V的週期,依然能夠保證高速的擴張和增長。

更不要說,在國家大力推動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結合之中,BATJ深度參與國企混改,將大量的央企與互聯網企業搞出一次“鐵索連環”。 確保BATJ的資本市場穩定,也是確保混改的央企的穩定。

因此,這筆3000億戰略基金的本質,還是跟當年為國企改革解套一樣,是曲線為國接盤。只不過,這次還有龐大的國家隊跟著我們一起。

独角兽最爱吃韭菜,但为国接盘也不是什么坏事

當然,為國接盤也不是什麼壞事。 就像當年很多人買萬科後悔一樣,可後來隨著房地產的崛起,萬科給予了他們大量的回報。

中國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結合,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國家大政方針,即使面對一輪深V的經濟動盪,這個方向也不會轉變。

所以呢,這次購買戰略CDR,不僅是一次表現愛國的機會,而且也會躲過可能來臨的經濟風暴,給大家一個可以確保的收益。 所以,虧是不會虧的。

至於那些希望藉此一夜暴富的—— 要明白,中國的股市,永遠都是韭菜地。

独角兽最爱吃韭菜,但为国接盘也不是什么坏事

股市不過是一場“盜夢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