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季节:“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是逆袭还是顺战?

文/马进彪

又到了高考季,这是拥有“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的安徽毛坦厂镇一年中最受关注的日子。6月5日一大早,这里的上万名高三学生乘坐学校统一安排的大巴,前往数十公里外的六安市区进行高考前的最后准备。壮观的万人送考仪式,早已成为毛坦厂最经典的“高考景观”。学校距离六安市区近2小时车程。安排考生统一乘坐大巴前往市区、安排住宿,是每年高考前毛坦厂中学的重要准备事项。(新浪新闻)

高考季节:“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是逆袭还是顺战?

因为连续4年本科上线率达80%以上的骄人成绩,让毛坦厂镇周边的农村孩子趋之若鹜,也因其极为严格的管理,以及每年一万多名高三毕业生,毛坦厂中学被外界誉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有人说,这里是如炼狱般的高考工厂,也有人说这是乡村教育的一次成功逆袭。而对这所学校的未来,校长和老师都充满了危机感。

毛坦厂中学取得的骄人成绩,其实并不是成功的逆袭,而是成功的顺战。因为,中国的高考体制一直在围绕着社会公平做着最大的努力,而且,这种努力也在以每年递增的方式显示着它的累积作用。但是,向着社会公平的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便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在总体上也并不能马上摆脱强大的惯性力量,在惯性的轨道上,一切都只能以博弈的方式柔性刹车,否则,那将是更大的不公平。

高考季节:“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是逆袭还是顺战?

从这个这角度来说,高考体制的改革,并不存在着毕其功于一役的斩钉截铁,存在的只能是不断的循序渐进,而在这个过程中,毛坦厂中学的学生,以炼狱般的意志做出超乎寻常的努力,这当然就是一种顺应惯性力量的最有效博弈。如果说逆袭也能成为一件事的话,那它应当属于国家高考机制改革部门的事,而作为学生和家长来讲,其实只能做一件事,而做这件事的时候,既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那就是唯顺应惯性力量的方向,最大程度地向前迈进。而毛坦厂中学,取得连续4年本科上线率达80%以上的骄人成绩,这其实就是他们顺应惯性力量的方向,以博弈的方式,做出的一次成功的顺战。

毛坦厂中学被外界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这样的说法,既有褒义也有贬义,但在现在的语境下,贬义占到了更大比例,因为这是在说被录取的学生都是被“加工”出来的。然而,即使是被“加工”出来的又有何妨?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说法,它都是现实背景下的唯一出路,不管现在的高考机制是否公平,考生们和家长们都不会改变心中的目标,而那个心目中的目标,只有通过这样的高考才能赢来人生转折的实现。在他们心目中,兴许只有一句最有受用的话,那就是“要到达明天,现在就要出发”,而所有的苦与累,都是奔向目标的有效燃料,因而,我们不必给他们投去带着贬义或其它意义的异样目光。

高考季节:“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是逆袭还是顺战?

对这所学校的未来,校长和老师都充满了危机感,但这其实也没有必要。因为,该来的一定会来,该走的一定会走,而高考机制的公平改革已经行进在路上,而所谓的危机感,正是看到了这种希望并与这种希望对比之后产生的一种感受;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既是看到了一条不得已而为之的末路,但同时,更是看到了一条充满着公平的新路,因而,这种危机感其实更是一种辩证的新生感,因为看到了冬天,春天就不会远。

毛坦厂中学,每年都会成为高考前后的社会关注热点,而且,围绕着毛坦厂中学,也会引发出无际的教育话题。但是,其实所有的话题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公平二字,然而,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公平二字应当是跨地或的一种普遍公平,而不是某一个地域的小公平,因而这就注定着是一场大范围环环相扣的协调改革,但这又注定着不会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顺战,它一定是一场合并同类项和开辟公平新路径的持久战。但这些宏观顶层设计由谁来完成?当然是国家教育相关部门。

高考季节:“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是逆袭还是顺战?

但是应当看到,这些年来虽然相关教育改革部门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实现公平的路,任重道远,这离社会的期盼还很远。毛坦厂中学取得的骄人成绩,不是成功的逆袭,而是成功的顺战,但反过来说,在公平改革的过程中,确实需要一场逆袭,那就是对高考机制中不公平的方面给予拔除,而对于这些宏大问题,只能由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去完成,而对于国家相关部门发起的这样的“逆袭”,相对于社会期盼来讲其实也是一场“顺战”,因为它顺应了民意,顺应的公平的需要,因而,人们期待着看到发自于国家相关部门对自己的“逆袭”,而不能总是无为而治,更希望毛坦厂中学这样的学校,在能走在宽敞平坦的公平之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