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說話不喜歡與同學交流怎麼辦?

昨天,偶然間看到papi醬的一期節目,印象比較深的是“完美小孩”這四個字。好像在我們那代人身上,總會找到這樣的影子。

講一個朋友的故事。聽她說,小時候家裡比較窮,她又是老大,所以從小就很懂事。因為知道父母賺錢很艱難,所以從來都不會鬧著要買這買那。過年別的小朋友都換上新衣服,就連弟弟也穿上新鞋子,她卻說“姑姑給的衣服真好看”。其實內心也想有一件合身的衣服,但不忍心說出口。

孩子不愛說話不喜歡與同學交流怎麼辦?

去鎮上趕集,看到粉色可愛的小書包,內心想要的不得要,卻不敢奢望,強忍著安慰自己“媽媽縫的書包也挺漂亮的,別人想要還沒有”。偶爾,爸爸會從外面捎回來一些花生豆、山楂片,她早已饞得咽口水,卻強忍著說“讓弟弟吃,我都長大了”,然後眼巴巴地看著那一小堆東西消失。

因為知道只有好好學習,以後才能孝敬父母,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她上課認真聽講,學習成績優秀。週末或者節假日,會主動幫媽媽幹農活,帶弟弟。

孩子不愛說話不喜歡與同學交流怎麼辦?

朋友說,由於愧疚心理作怪,害怕自己不懂事、不聽話,會給父母帶來麻煩。她一直逼迫自己成為完美小孩,從來不敢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而這種懂事、聽話漸漸深入骨髓,以至於工作、結婚之後,她依舊習慣性地壓迫自己的渴望,特別顧忌別人的感受。而這種謙卑到塵埃裡的懂事,讓她的生活充滿壓抑,甚至沒有追求夢想的渴望。

後來,她一度發展到需要去看心理醫生。當時接待她的醫生分析說,在人的感情狀態裡,其實最負面的情感並不是害怕、憤怒,而是日久成傷的愧疚。

孩子不愛說話不喜歡與同學交流怎麼辦?

如果一個人習慣性地被這種情感所包圍,過度壓抑自己,就可能會一味地貶低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價值,認為不可以太個性化,否則會給別人帶來困擾。漸漸地他就會認為自己不配擁有美好的東西,乃至成功,也不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而太久的不敢要,到頭來就徹底變成了只要你開心就好,我都無所謂。

她這算是上個年代的故事,但有時候你會發現,我們經常會想要自己的孩子也變得聽話、懂事、讓人省心。可小孩子的天性本來就是既是魔鬼,又是天使,生氣就哭,高興了就笑得屁顛屁顛。我們為什麼非得去讓他壓抑自己的情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