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母乳餵養,竟導致寶寶貧血?我錯過了什麼?!

堅持母乳餵養,竟導致寶寶貧血?我錯過了什麼?!

什麼?堅持母乳餵養的寶寶,貧血了?

堅持母乳餵養,是大部分媽媽的驕傲,白白胖胖的娃兒,摸起來手感酥軟得就像個大白饅頭。

但醫生卻遇到不少這樣的情況:

寶寶乍看之下胖嘟嘟的,很可愛很健康,但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寶寶嘴唇、指甲都有些蒼白,沒什麼血色,精神也顯得稍微差一些。

經驗豐富的醫生就會知道,這可能是「貧血」。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仔細詢問之後發現,寶寶6個月以後未添加輔食,或輔食含鐵量不足,這才導致了「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兒童比較常見的營養問題,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其中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最常見。

堅持母乳餵養,竟導致寶寶貧血?我錯過了什麼?!

「缺鐵性貧血」很嚴重嗎?對,沒察覺的話

缺鐵性貧血最常見的症狀是:口唇、皮膚粘膜蒼白。

如果寶寶得了「缺鐵性貧血」,家長還樂呵呵的不注意、沒察覺,那麼後果將是不可逆轉的。

由於嬰幼兒的神經系統還處於發育時期,長期缺鐵不予糾正會造成神經系統不可逆的損害,導致寶寶記憶力和認知功能減退,智力低下,即使後期缺鐵性貧血糾正了,也可能無法彌補認知功能減退和智力低下。

除了導致智力低下外,還有這些危害:

免疫力低下少數異食癖生長髮育緩慢記憶力、認知力下降食慾減退、消化不良活動量減少等等

堅持母乳餵養,竟導致寶寶貧血?我錯過了什麼?!

「缺鐵性貧血」是怎麼造成的?///正常足月兒剛出生一般是不缺鐵的,這還要得益於孕媽媽愛的供給,可以說寶寶出生後就被媽媽贈予了儲鐵糧倉

但即使是孕期營養狀況良好的媽媽提供的儲備鐵,也只能滿足寶寶生後4~6個月的需要。

堅持母乳餵養,竟導致寶寶貧血?我錯過了什麼?!

6個月以後,寶寶來自母體的儲備鐵已消耗殆盡,以乳類為主的飲食結構不能滿足寶寶對鐵的需求量,如果不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寶寶就容易缺鐵。

導致嬰幼兒缺鐵的主要原因還有:

先天性儲鐵能力不足攝入不足,沒有及時添加含鐵的輔食嬰幼兒生長髮育快,對鐵的需求大,導致缺鐵有些嬰幼兒由於慢性失血導致鐵丟失過多嬰幼兒出現慢性腹瀉等疾病導致鐵吸收障礙

堅持母乳餵養,竟導致寶寶貧血?我錯過了什麼?!

WHO對兒童貧血的診斷標準為:

出生10天以內的新生兒Hb(血紅蛋白)< 140g/L6個月~不滿7歲Hb < 110g/L7歲~14歲Hb < 120g/L

此外,血紅蛋白的濃度還受到地區海拔的影響,醫生在下診斷的時候,還會考慮地區海拔因素。

(以下僅供家長參考)

兒科醫生在門診看到的貧血兒童大多的表現是這樣的:

唇色蒼白,面色蒼黃,精神一般,容易煩躁;

仔細檢查還可以發現,小孩的指甲蒼白;

詢問一下近期情況:原來前些日子孩子有吐瀉,目前腹部看起來鼓鼓的;

口腔、舌頭經常長潰瘍;

食慾不好,不愛吃飯;

大齡的兒童嚴重的甚至會有喜歡吃泥土、牆皮等異常的表現;

大一點的小孩,問一下學習情況,可能會反映說小孩上課精力不集中,容易走神,記憶力、智力都比同齡小孩要差些,成績也不好等等。

當孩子同時出現以上這些表現時,我們就需要警惕是否出現缺鐵性貧血了。

堅持母乳餵養,竟導致寶寶貧血?我錯過了什麼?!

萬一真的診斷出「缺鐵性貧血」,爸爸媽媽也別急,該食補就食補,該口服鐵劑就口服鐵劑,根據檢查結果,聽醫生的建議就可以了。

提到食物補鐵,有些爸爸媽媽可能會馬上反應過來:多給寶寶吃紅棗、菠菜、蛋黃!

首先不知道爸爸媽媽這種觀念是哪裡來的,總之,不十分正確。

是不是大家把某些紅色的食物,都當成是能造血的?

在這裡告訴大家,這樣的操作,真!的!不!靠!譜!

食物中的鐵質分為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

血紅素鐵是指動物來源的鐵,是二價鐵,很容易被身體吸收,而非血紅素鐵是三價鐵,則很不容易吸收

堅持母乳餵養,竟導致寶寶貧血?我錯過了什麼?!

非血紅素鐵,也就是三價鐵,主要存在於大米、小麥、豆類如紅豆等植物性食物,吸收率低(2%~20%),植物中的草酸、鞣酸、茶鹼、植物纖維等成分還會與鐵形成不溶性鐵鹽,影響鐵的吸收。

菠菜、蛋黃中的鐵都是非血紅素鐵,吸收率低,而且菠菜中還含有大量的草酸,會影響鐵的吸收。不誇張的說,十幾斤菠菜的補鐵效果才抵得上50g豬肝。

讓寶寶多吃菠菜,你就算把寶寶喂成大力水手,也難以糾正缺鐵的現狀

鐵鍋加工輔食能補鐵也是補鐵誤區。因為利用鐵鍋加工食物的過程,鐵鍋釋放出的是不易吸收的三價鐵,也就是非血紅素鐵

堅持母乳餵養,竟導致寶寶貧血?我錯過了什麼?!

這些不靠譜的操作,雖然不會吃壞肚子,但會延誤寶寶病情。所以,爸爸媽媽在照顧寶寶的同時,有必要提高對「缺鐵性貧血」的學習。

口服鐵劑同樣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稍不注意,就會影響鐵的吸收。

如果你的寶寶是一直純母乳餵養,要注意輔食添加的問題,預防出現「缺鐵性貧血」,如果發現寶寶臉色蒼白,或已經得了「缺鐵性貧血」,也要知道怎麼護理,避免不科學不靠譜的操作。

如果看了這些心裡仍然沒底的爸爸媽媽,很有必要在媽咪知道平臺諮詢醫生,專業判斷還是應該交給醫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