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力量之《我們真的會說話嗎》

說話的力量之《我們真的會說話嗎》

還記得自己是什麼時候開始學習說話的嗎?語言功能發展快的人可能10個月大就開始叫“爸爸媽媽”了,慢一點的人1歲也開始說話了。從1歲到今天,你已經走過了20年、30年甚至更多年的人生路程了,可是說話這件事後來就再也沒有學過了。後來我們學會了識字,學會了發音,可是再也沒有學過說話。這又是為什麼呢?

首先,大家認為自己會說話了,當然就不用再學了。

其次,沒有一所學校設置了教授說話的系統課程,也沒有哪個老師靠系統教授說話為生。一節課45分鐘,一個學年那麼多節課,基本都是老師在說,學生沒有機會練習說話。

最後,人們並沒有認識到說話的重要性以及說話的意義。

可見,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認真地學習過說話。但是在職場和日常生活中,說話又是極其重要的。就拿求職面試來說吧,在求職過程時,有一個環節必不可少,那就是面試。想象一下,如果現在讓你做一個自我介紹,出於你的本能,按照你的習慣,你會怎樣說?請拿出你的手錶計算時間,你的自我介紹一共用了多長時間。

統計資料顯示,絕大多數沒有經過說話訓練的人做自我介紹的平均時間只有56秒。其實對方要求你做自我介紹的時候,並沒有給你限定時間,就算限定時間一般也會給你2分鐘的時間。結果,你只用了56秒,還不到1分鐘。也就是說,你放棄了寶貴的1分鐘。而在這1分鐘裡,你本可以把你的性格、你的特長,甚至你想打動對方的東西更好地傳遞出來。

說話的力量之《我們真的會說話嗎》

現在,想象這樣一個情境,你面試的職位是一家大公司的總經理助理,你已經憑藉自己的實力進入了面試階段,也非常清楚這個職位需要應聘者具有細心的特點。於是在面試時你說:“我是一個細心的人。我從小到大都特別仔細、特別認真。我從來沒粗心大意過。”你覺得這種說法有說服力嗎?其實這三句話全是個人看法,雖然你在生活中可能真是一個細心的人,但你的話卻並不足以說服對方。如果你在生活中真是一個細心的人,那麼我給你一個機會,你怎樣做才能讓別人在聽完你的話之後,相信你是個細心的人呢?(在仔細閱讀第1章後,你將找到答案。)

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絕大多數沒有經過訓練的人在說話時,都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時間短。不會充分利用別人給你的時間。

第二,內容零散。內容缺乏邏輯性,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夾帶太多口頭禪,比如“嗯”“啊”“這個”“也許”等。這些口頭禪會把你的表達割裂成片斷,給聽者留下你說話毫無章法,漫無目的的印象。

第三,內容多是個人看法,而非事實。什麼是個人看法?比如,我覺得北京不如上海好——這就是個人看法。你在面試時說,我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人,我是一個細心的人,這全都是個人看法。

時間短、內容零散、內容多是個人看法,這就是沒有受過說話訓練的人在說話時表現出來的三個弱點。想要改變這些弱點,就要系統地學習說話。

下一篇 說話的力量之《從現在開始學會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