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的上美國名校?

1。美國名校的容量不一樣

美本大陸學生數據

如何巧妙的上美國名校?

芝加哥,賓大,哥大本科大陸學生應該都是200-300,由於我沒有掌握太可靠的信息就沒有寫在上邊。

可以看到前二十美國大學本科大陸學生的容量和比例都有較大差別。學生選擇學校的時候應該選擇適合自己而且喜歡招大陸學生的學校。值得注意的是本科和研究生完全是兩個概念。有些學校研究生招的大陸學生是本科的十幾倍。比如哥倫比亞一共有4921個大陸學生,其中本科大概有200-300個,碩士應該有4000個以上。這就是為啥你在網上看見的“藤校女神”點進去一看經常是碩士。

看完這個數據我覺得就可以做一些基本判斷了。如果你覺得你實力夠Top 20又想去藤校果斷申請康奈爾,康奈爾和布朗在US News上排名差不多但是康奈爾本科生多招的大陸學生是布朗的2-3倍。如果你是大神想申請HYPS的話建議不要把寶押在普林斯頓,畢竟容量是剩下幾個學校的一半。

我再來給康奈爾打個廣告。本科567人遠超別的學校。同時是藤校,工科也很好(CS貌似是藤校裡最好的...) 學科齊全適合絕大部分專業的學生。學校招生比較直接,招學習好的不太挑剔。去過康奈爾的暑期課程對申請有不小幫助。好成績+康奈爾暑期學校+ED是一個保險的申請前二十的選擇。

美國本科轉學數據

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第一次沒有申請到自己想去的學校。沒關係,你們還有第二次機會,即轉學。接下來是Top30轉學數據整理。轉學成功率相比之下較高的科研大校我標黃了。值得注意的是加州的大學,不論是UC系列還是USC,招收的大量學生都是UC社區大學的。UCB和UCLA 錄取的轉學生93%來自於加州社區大學。乍一看伯克利一年招了兩個旅(4551)的轉學生,但是一算只有319個人來自於加州社區大學以外的學校。USC是27%錄取的轉學生來自於非加州的學校。

如何巧妙的上美國名校?

轉學申請時可以看見“大牌子”的學校也就剩哥倫比亞和賓大了。但從科研能力上講還是有不少選擇的。工科神校CMU的錄取率不低哦。即使對於英語標化不好的學生來說,密西根安娜堡和NYU也都是可以一試的學校。安娜堡是僅次於伯克利的公立學校,NYU也有不少非常厲害的專業。

2. 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

“排名不能反映學校水平”不等於“排名靠前的學校都一樣”

沒水平,不瞭解美本的人會跟你說排名靠前的學校都差不多,都很好。這是典型的敷衍態度,對學生的不負責。實際上除了哈佛,斯坦福,MIT,伯克利這幾個幾乎全能的學校以外,其餘名校都是有自己的強勢學科和弱勢學科的。有些學校有很強勢的學科而且比較好申請,有些學校你所向往的專業不行而且還很難申請。不要去幹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關於排名。

大部分人都看的是US News排名。這個排名確實比較準確的反應了學校本科生平均質量和人均資源。但是對於目的性較強,學習能力強的孩子來說專業排名要靠譜很多。由於US News排名的算法,很多科研能力強大,但是本科生源水平一般的公立學校很容易排名靠後。這裡冤大頭就是伯克利。自然科學和工科世界級,人文社科也都很不錯,但是沒有排進前20. UCLA,安娜堡,UIUC等學校也都被低估了。

排名我推薦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這個排名的指標是:選擇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校友的摺合數(簡稱Alumni);各學科領域被引用率最高的教師數(簡稱HiCi);在Nature和Science雜誌上發表的論文摺合數(簡稱N8LS);被科學引文索引(SCIE)和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收錄的論文數(簡稱SCI);上述五項指標得分的師均數量等指標對世界大學的學術表現進行排名。這個排名上靠前的學校肯定是要麼學科世界頂級要麼人多力量大刷的論文多。排名靠前不代表專業一定多麼多厲害,但排名靠後一定說明科研能力相較於其他名校而言不行。

這是2017年的排名

如何巧妙的上美國名校?

US News上10-20學校的排名我就覺得很亂。有幾個學校科研能力明顯強於剩下的。這裡就留給大家自己去體會去:)

3。學校類型的選擇

這個問題裡我個人主觀判斷稍多,請讀者自行判斷。

“通識教育/博雅教育”是個逐漸時髦起來的概念。現在經常能碰到學生或家長糾結文理學院和研究型大學。

經典誤區1:文理學院師生比低,學生能得到更多關注。而研究型大學裡人多,課上都幾百號人。實際上文理學院師生比再低跟私立名校比也沒多大區別。文理學院裡的老大Williams College的師生比是1:7。大眾藤校康奈爾師生比是1:14。不僅如此,師生比是全部老師。你要是隻考慮學術大牛的師生比的話,科研型大學遠超文理學院。而且綜合性大學人多的課也就是入門課。研究生的人文社科的課經常就幾個人。完全不比文理學院課上人多。

經典誤區2:文理學院更適合文科生啥啥的

我認為現在留學圈存在一個文科泡沫。具體而言就是從高一到大三越來越多的人鼓吹啥“人文素養/批判性思維”具體是啥我也不知道,我問了計算神經科學的他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以康奈爾本科人文群為參考,60%以上的人文專業的學生修了統計,計算機,經濟等熱門專業並且以後讀研或工作靠的是熱門專業的知識。到大四了鼓吹人文學科的不少就不蹦躂了。我知道的是傳統人文社科在受到很大沖擊。我剛進康奈爾的時候是要讀歷史專業。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見到了現在的advisor Michael Macy,一個四次發表在Science上的計算社會學學者,院士。我跟他聊過傳統人文社科,他很不看好一些人文學科的發展前景。要是我去了沒有前沿學科的文理學院的話,我估計現在還在傻乎乎的讀西方史然後在研究生申請中被文學閱讀功底遠好於我的白人上流社會學生錘爆。(我一個朋友在著名文理學院讀的歐洲某國史和某國語言,在博士申請中徹底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