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字字沉痛,令人不忍卒读,实为爱母作品中不朽的绝唱

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印度格言说: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诚然,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就是母亲;人世间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在这一点上,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达到了高度一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中华民族自古有尊老孝亲的优良传统,“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所以,孝顺母亲,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已经成为和“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一样自然的事。无怪乎今天有一句话红遍了网络:你伴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因此,当我们为生计所迫,不能在白发老母前尽孝的时候,该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啊!然而,清代诗人黄景仁的《别老母》一诗写到的正是这样一种无奈的时刻。


这首诗字字沉痛,令人不忍卒读,实为爱母作品中不朽的绝唱

母爱

别老母

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这首诗的大意是: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撩起帷帐,依依不舍地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不由泪流不止,似乎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面前尽孝,却要打开这凄惨的使人分离的柴门远去,是多么令人不忍。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感叹:这种情况,养了儿子又有什么用呢?反倒不如没有啊。

乾隆三十六年,黄景仁外出为官府办事,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辞别妻儿,拜别年迈的老母亲,心情极为悲伤,于是站在老母亲的角度,写下这首诗,抒发了对母亲的不舍之情和自己的万般无奈。

这首诗字字沉痛,令人不忍卒读,实为爱母作品中不朽的绝唱

母爱

首句“搴帷拜母河梁去”,即掀开门帘,告诉老母亲,儿子就要起程动身了。诗人内心极极度矛盾的,一方面是老母难离,另一方面因生活所迫又不得不离,这种既难舍又无奈情景,暗示了作者极为痛苦的心情。次句“白发愁看泪眼枯”,写诗人在即将外出的时候,老母亲的情状:白发苍苍,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一切伤心,都隐藏在老母的这张面孔之中,离不得舍不得,却不得不离,不得不舍。这种情感的磨难,真令人心肠欲断,撕肝裂肺。至此,谁能不为之动容呢?

这首诗字字沉痛,令人不忍卒读,实为爱母作品中不朽的绝唱

关爱

第三句“惨惨柴门风雪夜”,转入了告别老母的时空环境,诗人用“柴门”“风雪夜”两个极其普通、极其常见的意象,高度概括地告诉世人,在那种环境下,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是如何凄楚难熬。风雪因柴门的破旧而显得更为肆虐,柴门又因风雪的肆虐而更为不堪,“惨惨”不仅是写柴门,写风雪夜,而且更是写诗人,写不舍分离却不得不分离的母子。老母年迈,正待赡养。此时一别,归期未果。“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结局不是诗人希望见到的。所以,诗人无比愧疚,发出了“此时有子不如无”的感慨。这是诗人自责与痛恨所处的时代的集中体现,它已经超越了个人本身,升华为那个时代的代表,变成了对那个时代的正义控诉,对所有身不由己的人子、老无所依的老母的深切同情,对天下不孝子女的严厉谴责。

这首诗字字沉痛,令人不忍卒读,实为爱母作品中不朽的绝唱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

这首诗用情极深,无论是缠绵悱恻抑或是抑塞愤慨之情,都写得深沉诚挚,令人回肠荡气,极其感动。尤其是结句,诗人情感和思想内容都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从生育学角度告诫世人,养子无用,不如不养。因此,《别老母》这首诗,比起那些爱母,敬母的直描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普遍性。从而成为了爱母作品中不朽的绝唱。李寅生教授在《中国古典诗文精品读本》中评此诗:字字沉痛,令人不忍卒读。可谓一语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