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節目《中國記憶》今日開播!

2018“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節目《中國記憶》今日開播!

2018“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節目《中國記憶》今日開播!

2018“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節目《中國記憶》今日開播!

6月9日是我國第 13 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的主題是“多彩非遺,美好生活”。2018年《中國記憶》特別節目已經堅守了13年,而今晚20:45在科教頻道首播的《中國記憶》的主題是“讓遺產融入生活”,旨在讓大家瞭解非遺其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2018“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節目《中國記憶》今日開播!

2018“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節目《中國記憶》今日開播!

2016年的11月30日,中國的“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2018“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節目《中國記憶》歷時半年策劃製作,傾科教頻道之力,五位資深的主持人組成了體驗團,他們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從立春到立夏,用實時體驗的方式,挖掘出了七個二十四節氣和百姓生活之間的精彩故事,包括《立春打春牛》、《春分祭日》、《春分拌醋》、《清明蠶花廟會》、《穀雨牡丹花會》、《二十四節氣信箋》和《古都的立夏》。節目將帶領大家走進一個絢爛的文化節日,身臨其境地感受文化遺產融入生活的真實樂趣。

2018“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節目《中國記憶》今日開播!

為了強化“讓遺產融入生活”的主題,節目組對立春打春牛、穀雨賞牡丹、立夏嘗三鮮等節氣非遺文化的揭秘,探訪了包括杭州雕版印刷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黃小建在內的五位非遺傳承人,採訪了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蕭放、副秘書長張勃、杭州師範大學教授顧希佳等五位非遺專家,通過權威解讀和接地氣的非遺故事,全方位展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活力再現”。通過創新的主題表達,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保護傳承非遺意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18“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節目《中國記憶》今日開播!

(5月30日,《2018 中國記憶》創作會在文化和旅遊部舉行。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陳通(左五)、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劉魁立(左四)、中國二十四節氣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孫冬寧(左六)對節目予以充分肯定。)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劉魁立表示看了片子之後很受感動。他認為這部片子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用“說教”的方式講述二十四節氣,很接地氣,有很強的參與性,沒有說教感。

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陳通表示,《2018中國記憶》創造性地從非遺的角度解讀二十四節氣,在保持專業性的同時又不失有溫度的感人故事,例如《清明蠶花廟會》中奶奶為孫女精心準備蠶絲被嫁妝的故事以及《穀雨牡丹花會》中兒子為了把媽媽的味道分享給更多人不斷創新牡丹菜做法的故事等等,都很好地體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世代傳承和其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關係。

2018“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節目《中國記憶》今日開播!

《中國記憶》節目每年都在形式和內容方面力求創新,盡力為觀眾全方位、立體化展現我們的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科教頻道在今年的創作過程中舉全頻道之力,並與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及多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部門多次召開策劃會,共同探討節目形式和展示內容,著力為觀眾打造一場視覺豐富、底蘊悠長的文化盛宴。

2018“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節目《中國記憶》今日開播!

2018“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節目《中國記憶》(節目時長100分鐘)

首播時間:6月9日 20:54

重播時間:6月10日 14:46

監製/閆東 主編/劉銘 黃麗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