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推送了一篇名為《中國主流職業交響樂團一覽》的圖文,引起了一些紛爭和口角。那麼,作為一支職業交響樂團到底“職業”在哪兒呢?筆者打算借今天的這則推送給出幾點硬性標準,以增強說服力。
(一)是否具備常規音樂季
衡量一支交響樂團是否足夠職業化,首先得從這支樂團的業務水準上去看,那麼反映業務水準最重要的一項指標,就是一支樂團的自身音樂季(Season)。
音樂季通常又理解為常規音樂季,筆者的一位業內好友曾說過一句話,令筆者深以為然。他說,“音樂季是一個樂團的生命線”。
音樂季這個概念直接源自西方,一般指頭一年九月起始,一直延續至次年六月或七月的樂團音樂會規劃及演出日程安排。而所謂“常規音樂季”,意指除樂團巡演、商演、公益演出等以外的嚴肅作品音樂會。
在西方,一支職業樂團的音樂季排期會在翻年的年頭,最晚不超過三月、四月這個時間段內對外發布。無論是柏林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還是紐約愛樂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都概莫如此。
| 在柏林愛樂官網,可以查看到他們的Seson和Tour
作為國內的主流職業交響樂團往往會稍晚一些公佈自身的新音樂季,但也都大抵集中在五月至八月之間。
(二)是否每個樂季內都有海外巡演
其次,衡量一支樂團是否足夠職業化的第二大參數就是是否每個樂季內都有海外巡演(Tour)。一支職業交響樂團在一個樂季內最核心的演出內容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樂季內在所駐音樂廳或劇院(樂團在所在地的常駐場地)完成的常規音樂會,二是樂季內樂團的海外巡演情況。
| 上海交響樂團在其駐地上交音樂廳
像柏林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這樣的西方頂尖樂團自不必待言,他們每年都安排有多輪海外巡演,這種巡演安排甚至於可以精細到單純是某一個國家內的巡演,比如日本巡演、中國巡演,諸如此類的。
對於國內現有的職業樂團而言,就目前的情況來說,還很難做到像西方頂級樂團那樣每一樂季都排出好幾輪的海外巡演項目。但包括深圳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杭州愛樂樂團在內的這幾支國內一線樂團還是每年都會設置有海外巡演的日程安排。就在今天,杭愛已經啟程飛赴希臘雅典,開啟了為期半個月的一帶一路沿線六國(東南歐)巡演。
(三)是否發行錄音
最後,衡量一支樂團是否足夠職業化的第三個需要滿足的條件或要求,是看這支樂團是否發行錄音。
作為個體的獨奏家,尤其是那些大牌器樂獨奏家們,都簽約有各自的唱片公司,比如DG、Warner、Decca、SONY這類知名古典音樂唱片廠牌。其實作為職業樂團也是一樣,由相關唱片公司為樂團錄製唱片,並出版發行,既可以是樂團的音樂會現場錄音,又可以是錄音棚錄音。
當下對於職業樂團發行錄音這塊,還有一個趨勢是,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歐美職業樂團已經推出了屬於樂團自身的獨立唱片廠牌,即樂團的自有唱片品牌。如柏林愛樂樂團、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德累斯頓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愛樂樂團(倫敦)、芝加哥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馬林斯基劇院管弦樂團等。這其中還包括了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立足於國家級最高表演藝術中心的這支樂團,同樣擁有自家唱片廠牌。
| NCPA CLASSICS品牌形象發佈及其旗下首批三款產品面世 凌風/攝
在國內,筆者認為達人藝典(高採樣錄音)在給國內樂團的音樂會現場錄音這塊做得非常好。他們為包括深圳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杭州愛樂樂團、寧波交響樂團所做的音樂會現場錄音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留下了無數個令人感動的精彩音樂瞬間。
國內各大職業樂團的發展任重而道遠,記得有一位指揮家曾說過,“有一個地方領導問我,給你幾年時間你能打造出一支國際知名的交響樂團?我的回答是,保守地說來,少則十年二十年,多則三五十年。等我說完後,這個領導就再也沒有找過我了”。
德累斯頓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有著400多年的建團史,維也納愛樂樂團始建於1842年,柏林愛樂樂團創建在1882年,職業交響樂團在自身藝術水準的發展壯大上是需要歷經歲月的洗禮和傳承的,畢竟有句西方諺語說得好: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 德累斯頓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
當下,國內的交響樂團在數量和體量上顯然是喜人的,據說目前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僅僅只有一個省級行政單位是還沒有組建起自己的交響樂團,其餘33個省級行政單位都已經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交響樂團。可是在質量上,在藝術水準上,我們國內的這些交響樂團,特別是職業交響樂團,當真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了。祝願他們越來越好……(全文畢)
閱讀更多 左馳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