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我仍記得故鄉最初的模樣

出生那年閏七月,我出生在炎炎夏日前七月二十七日的子時,家鄉的文峰山腳下,因為是順產,大姑第二天就把我抱回了家。

家座落在村子最北面,東臨大隊部。院子裡有一顆棗樹,媽媽說從我還沒出滿月爺爺就每天把我放在棗樹下的柳條筐內乘涼,所以家裡子妹三個只有我的臉黑黑的。

呀呀學語了,學會了童年裡第一首童謠: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我問燕子為啥來?燕子說,這裡的春天最美麗……

那時候家家日子都過得清貧,玩耍的地方就是房前屋後,臨牆住著不出五服的三奶奶一家,其實三奶奶年齡和我媽差不多大,模糊記得當年三奶奶是村子裡容貌姣好的女子,每天都收拾的清清爽爽的下地幹活,而且心靈手巧,繡花做鞋,樣樣精通。記得有一年暑假去大姑家小住幾天,臨走的時候妹妹穿著三奶奶家女兒的繡花鞋怎麼也不肯脫下來,三奶奶說:晚走一天吧,於是飛針走線,一天的時間,一雙繡著紅花綠葉和蝴蝶的繡花布鞋就穿在了妹妹腳上。有一陣子,最不愛洗臉的我突然變乖了,每天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洗臉,洗完就往三奶奶家跑,三奶奶給小臉撲上香香的粉,腮上塗上紅胭脂,眉心再點一顆紅痣,心裡別提多美了。

和村子裡孩子每天一起玩的也就是扔沙包、跳繩、抓羊拐骨,有時也圍在大人身後看他們就地用樹葉、石子之分排兵佈陣。有一件事我最喜歡做了,窗欞子前面橫放著兩個瓦罐,裡面鋪些稻草,是留給母雞下蛋的地方,只要母雞一進窩,我就搬個板凳坐在院子裡棗樹下,眼巴巴地盯著,等母雞下完蛋咯咯咯咯噠一叫,我就立刻把它趕走,伸手把還熱乎乎的蛋掏出來,三奶奶提醒我說女孩兒拿剛生出來的熱雞蛋長大了手心愛出汗、手拙、不會做針線活兒,我哪裡肯聽,現在看來還真是有些道理的。

秋天來了,天空中有大雁排著隊飛過,我們就會一邊仰著頭看著大雁,一邊蹦著跳著拍手齊念:大雁大雁排不齊,到家死恁老二姨,不知出自何處。

漸漸懂點事了,也有心事了,那時媽媽在蘭陵的一所小學教書,一個星期才能回來一次,媽媽不在身邊開始覺得有些孤單,用心記住奶奶說媽媽回來的日子,那一天下午就會一個人早早地來到村東頭的田埂上,望著媽媽來的方向,麥田那頭是公路,偶爾會有一輛汽車駛過,隱約知道客車駛向的是外面的世界,就這樣眼巴巴的等著,直到一個小黑點出現在視線裡,心情立刻就變得雀躍起來。

有一天,媽媽回來給我帶來一個小手絹兒,上面印著小動物圖案,別提多喜歡啦,媽媽用別針給我別在衣服前襟上,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弄丟了,村頭巷尾找了好多遍,心裡特別難過,媽媽說去找你老太試試吧,老太是三奶奶的婆婆,衣服大襟上常年彆著手絹,不時撩起來擦擦紅紅的眼睛,平時只要我家蒸饅頭或包子,香味就會飄到三奶奶家,老太就從山牆上探出頭來,高聲問道:敏娘,做什麼好吃的啊?飯一出鍋,媽媽就趕緊用籠布包幾個讓我給送過去。

手絹兒找不回來了,最後的希望也只有去找老太了,跑去對著老太一說,老太二話沒說,左手拿板,右手拿刀,挪著一雙小腳,蹣跚走到門前當街上坐下,我緊蹲在邊上,老太拉著長腔開始罵街,一開始是好話,大致意思是我們不小心把東西丟了,誰家有撿到的給送回來,要是不送回來就……漸漸就變成詛咒的話了,手絹兒自然是沒找回來。

童年在小村莊的記憶在我們舉家遷到臨沂縣城那年戛然而止了,爸爸北京礦大畢業後分到徐州,為了照顧家調到臨沂工作,我從此便離開了家鄉。

之後是每到寒暑假都要回去一次,再之後是幾年回去一次,再變成偶爾回去一次,後來就不怎麼回去了。

時光荏苒,我仍記得故鄉最初的模樣。

春去春又來

棗花又盛開了嗎?

小小童年就這樣飛走了……

‘‘

時光荏苒,我仍記得故鄉最初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