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徵十二圩:轉運半天下 東南此盡美

█ 巫晨

十二圩位於儀徵市區真州鎮東南5公里、新城鎮正南5公里,真州、新城、十二圩三鎮基本上組成一個等邊三角形。與真州、新城不一樣的是,十二圩不是一個千年古鎮,乃是從江灘上突然崛起的一個新興集鎮,開埠的時間是同治十二年(1873),曾經輝煌一個甲子,抗戰後歸於沉寂。2000年撤鄉並鎮時,十二圩鎮一度被撤銷,劃歸新城管轄,2005年因開發區發展需要,從新城分離出來。今天的十二圩,全稱是儀徵市經濟開發區十二圩辦事處,是個類似鄉鎮的機構。管轄兩個國營場圃(原種場、水產養殖場),七個行政村(蒲新、弓尾、沙河、紅旗、沿江、越江、東昇),一個街道社區三個居委會,轄區面積32.7平方公里,人口3萬。

運河入江,漲灘成圩

古代的運河,是從儀徵入江的,從兩淮(黃海)各鹽場運來的鹽,經過揚州、三汊河、新城,向西到達儀徵天池,稱掣、解捆、驗放後從沙漫洲入江,發往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在新城,儀揚運河有個分岔,岔口有座臥虎閘,運河水可以通過臥虎閘進入珠金沙河,經入江口“舊港”直接入江。

由於珠金沙河通江距離短、河道直、落差大,再加上江潮起落,水力難以控制,使得這條河水流喘急,行船不便,用一段時間就淤塞,只能作為儀徵入江口的補充。

長江夾帶的泥沙很多,舊港以南的江邊不斷“漲灘”,形成很多江心洲,隨著江水沖刷和江沙沉澱,這些洲會消失或者長大,也可能與江岸連成一體。舉個例子:

嘉慶十一年(1806)十月,儀徵大儒阮元丁憂期間,仰承父親阮承信遺志,購置儀徵江中天祿洲南面的鷹洲,將洲上蘆柴收入用於家族中祭掃、喪葬、敬節、養老、義塾、考費等支出,並將洲名改為禮祀洲,禮祀洲每年納課銀四十三兩七錢五分七釐,在縣誌記載的十一個洲中名列倒數第三,算是個納稅小戶。

然而到嘉慶十四年的時候,禮祀洲與下游鎮江的小洲連成了一體,隨之產生了與鎮江某地主的產權糾紛,鎮江地主將阮家告到鎮江府。此時阮元在浙江征討海匪蔡牽的作戰正在進行,無暇顧及,委託比自己大4歲的族叔阮鴻從浙江幕府回來打官司,最終打贏了官司。阮元后來又購買了禮祀洲下游的禮東洲,禮東洲與禮祀洲也漲連起來,來往可以坐轎子。而阮元從揚州去禮祀洲,則是從徐林門上船,經三汊河、新城、梅花院(珠金沙河畔的準提庵)、舊港,然後入江上島的。

在《同治續纂揚州府志》中,禮祀洲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四頁洲,這個洲顯然是由四個小洲合併而成的,而《鹽都十二圩》一書中,記敘了一則生動的民間故事,說孫悟空把玉皇大帝的一個土疙瘩一腳踢到江裡,這土疙瘩越長越大,鐵柺李等八仙看見,每二人駕一葉扁舟要上島看看,因為他們是乘四條小船來的,這個洲就得名“四葉舟”。

隨著歲月的流逝,到了民國時代,禮祀洲(《清史稿》卷五十八》稱“裡世洲”)地名演變成了“世業洲”,但仍歸儀徵管轄,屬於儀徵縣第三區蘆隱鎮(區公所駐十二圩)。筆者在儀徵市檔案館庫房內翻查民國檔案,發現了洪憲元年(1916)《大中華帝國道縣形勢全圖》、民國二十五年(1936)《儀徵境域圖》、民國二十六年(1937)《儀徵縣第三區蘆隱鎮地籍原圖》,清楚地標明瞭世業洲上儀徵縣與鎮江縣的分界。

在儀徵檔案館,筆者還查閱到了1949年6月27日中共蘇北行署(民政字第17號文件)《關於泗業洲鄉歸丹徒縣管轄的指令》,表明從該日起,世業洲劃歸丹徒縣了。

儀徵十二圩:轉運半天下 東南此盡美

【插圖:民國二十六年儀徵縣第三區蘆隱鎮地籍原圖】

由於連年漲灘,舊港以南逐漸出現了若干沙洲,起先都是荒灘,長滿蘆葦,較大一點的如補薪洲、永興洲等,後來陸續有人來圍墾造地,圍一道就是一圩,由北到南,一共圍了14圩,地名就這樣產生了,第一圩叫頭圩,後面一次排隊,排到第十二個,就叫十二圩。還有個“褲襠圩”,是因為第十五個圩子沒有最終完成,落下了這個雅號。

這時候的十二圩只是一個沒有市鎮、沒有街道的普通小村莊而已。而舊港,也遠離了江岸3公里,徒有虛名了。

天降大任,花落小圩

兩淮地區產鹽歷史悠久,西漢初年,吳王劉濞煮海為鹽,並開鑿100多公里的運鹽河將鹽從海邊運到廣陵。這也使得吳國實力大增,有能力發起七國之亂。漢武帝時期政府開始扶持食鹽生產,東漢末年開始設置專門機構管理食鹽產銷。

唐代以後,經濟重心向南方轉移,開始在揚州設置兩淮轉運使署和榷鹽院,有一年鹽池遭災,長安鹽價飛漲,人心不安,兩淮轉運使劉晏急調3萬斛淮鹽,40天內從廣陵運抵長安,被京城百姓稱為“神人”。

宋代開始在真州設立發運使司和榷貨務,並有專門的食鹽倉庫;元代在真州設置了“淮南鹽引批驗所”,規定兩淮各鹽場生產的食鹽,必須運送到真州進行稱掣驗放,掣驗後要解捆重新打包,以適合開往湘鄂皖贛等地的江船。《馬可波羅遊記》裡說:大城鎮真州,從這裡出口的鹽,足夠供應所有的鄰近省份。大汗從這種海鹽所收入的稅款,數額之巨,簡直令人不可相信。

明清兩代、特別是清早期的康雍乾時代,儀徵鹽運產業達到了空前繁盛,約3萬噸淮鹽在儀徵天池中轉。從事搬運裝卸等工作的有九萬多人,佔儀徵總人口(三十萬七千)的30%。清代著名學者汪中描寫乾隆二十三年儀徵沙漫洲的景象:“是時鹽綱皆直達,東自泰州,西極於漢陽,轉運半天下焉,惟儀徵綰其口。列檣蔽空,束江而立。望之隱若城廓。”兩淮巡鹽御史曹寅在儀徵陸續工作生活了八年,他的辦公地點(使院)就在天池。

道光三十年(1850),兩江總督兼兩淮鹽政陸建瀛在淮南改“綱鹽法”為“票鹽法”,對鹽商打擊很大,儀徵天池逐漸蕭條。咸豐三年(1853)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同治三年(1864)被剿滅。戰亂以後,儀徵一片荒涼。程婉在《嘯雲軒文集》卷五《樂儀書院落成》中吟道:

縣官初到我拿市,稽查戶口甲令編。

空城只餘五百戶,一半青吏相蟬連。

為了恢復經濟、安置湘軍,兩江總督兼兩淮鹽政曾國藩於同治四年(1865)議,將淮鹽總棧由泰興口岸遷回儀徵,後來接替他的李鴻章則逐步恢復綱鹽法。無奈由於十多年的戰亂,儀徵天池、運口均已淤塞,最終將淮鹽總棧改設到瓜洲六濠口。

自瓜洲改捆後,儀徵“天池鞠為茂草”“垣中寂然”“今者鹽務歇絕,酒館凋零”,原先的鹽垣倉庫,現在都成了一片廢墟。康雍乾嘉年間“開新鹽門”時的喧聞嘈雜(參見第一章“真州八景”)再也無從看到了。惕齋主人《真州竹枝詞》有詩曰:

堪嘆今吾非故吾,一朝冷落在窮途。

於今卻有清閒福,不到公門寫樂輸。

然而風水輪流轉,同治九年(1870),瓜洲坍江,淮鹽總棧被江流沖毀,於是淮鹽總棧於同治十二年又轉到儀徵來了,這一回選擇的是儀徵縣東南二十里的普新洲,就是十二圩啦。於是,“終古荒江惟獲諸,轉眼千門疊萬戶”。(程畹《嘯雲軒詩集》卷六《十二圩》)

為什麼會選擇將淮鹽總棧落戶在十二圩呢?沈捷的《鹽都紀盛》中有這麼一段文字:“……曾國藩沿江視察,見十二圩一帶灘面地勢開闊高爽,對江有禮祀洲(世業洲)作為天然屏障,夾江之中江面寬闊、水流平緩,十多里範圍均有錨位,可停泊大批船隻,海州北鹽可經大輪裝運直達,且儀揚運河與鹽河(即珠金沙河)相通,淮南捆鹽運輸起駁均甚方便,實乃得天獨厚之地理條件,始議申請遷棧”。

查《同治續纂揚州府志》,註明“淮南掣鹽前經總督曾國藩,因儀河難以修復,改由瓜洲開橫河,於六濠口設棧。至是因江岸坍塌,署總督張樹聲,委員屢勘,於十二圩之蒲新洲,挑復儀河通江故道”。可見,選址工作可能是從同治三年太平天國覆滅時就提上議事日程了,當時曾國藩任兩江總督,同治四年選址在瓜洲是他確定的。

由於瓜洲江岸不穩,必須再選,曾國藩在沿江巡視選址並選中十二圩是很有可能的。但同治十一年二月曾國藩發病、三月去世。組織實施淮鹽總棧建設和開挖疏浚相關河道的,是署理兩江總督張樹聲。

張樹聲(1824-1884)字振軒,肥西人,廩生出身,淮軍將領,官至兩廣總督,諡號靖達。同治十一年任漕運總督、江蘇巡撫、署理兩江總督。

各種資料研究表明,淮鹽總棧落戶在十二圩,交通便捷是最關鍵的因素。十二圩沿江江岸穩定不坍,江中心有世業洲做屏障,沿江岸灘均可構築碼頭。更為重要的是,十二圩地處珠金沙河舊江口(舊港)以南,珠金沙河自古就是儀揚運河的入江通道,選擇十二圩,有利於兩淮鹽船經儀揚運河、再經珠金沙河(鹽河)運抵此處堆儲轉運。

就在決策選址十二圩這一年,政府組織疏浚珠金沙河(鹽河),將舊港以南約3公里的入江河道(新壩河)打通,從而連通了新城與十二圩,實現了運河與長江之間的暢通。名不經傳的小小十二圩,就要承擔起大清帝國的中興重任了!

儀徵十二圩:轉運半天下 東南此盡美

【插圖:《同治續纂揚州府志》十二圩開埠書影】

東南利浦,鹽都開埠

據李長傅《江蘇省地誌》記載,淮鹽總棧的搬遷工作早在同治九年(1870)就開始了,由兩淮鹽政李宗羲、鹽運使方浚頤負責,曾國藩親筆題寫了“東南利浦”四個大字,兩淮鹽務總棧建成後,製成匾額,懸掛在總棧大堂上。

光緒年間,劉坤一兩度擔任兩江總督兼兩淮鹽政,併到十二圩視察,題有“東南盡美”,其匾懸於總棧二堂之上。

同治十二年十月十五日,淮鹽總棧正式從瓜洲搬遷到了十二圩。起初名叫“儀徵淮鹽總棧”,光緒後期劉坤一來視察,更名為“十二圩兩淮鹽務總棧”,後來又更名為“兩淮鹽務揚子總棧”。

十二圩淮鹽總棧官署建在十二圩圩身之上,面對鹽河,門前有碼頭就在鹽河邊,鹽河直通長江。十二圩淮鹽總棧的主管官員稱為總辦,同治年間由知府調任,光緒年間以道員充任。

從《鹽都紀盛》列舉的十二位總辦名單來看,裡面有李鴻章的外甥蒯光典、族侄李瑕一等,可見這個職位是個肥缺。總辦的級別比儀徵知縣的級別高,所以新任知縣到任後,都會去拜訪總辦,這種做法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

十二圩淮鹽總棧是一個龐大的衙門,下設多個機構:

淮南監掣同知署,負責稽核鹽商申報承運的引鹽數、票證、稅收等掣放手續,發給憑證,開堆放鹽上船運行。

淮南鹽引批驗所,負責稽核發放引鹽數票證的數字。

楚鹽、西鹽查倉局,負責查驗鹽船空、實倉與承載鹽斤數。

總棧浦委廳,負責淮鹽鹽斤進出場一切事物管理,並監管場浦各職司工種和水陸工種的職責。

鹽務警察總局,負責管轄圩區內的一切行政事務,總局內設水陸兩個巡防緝私營,既承擔治安防衛任務,又查緝私鹽。巡防緝私營後改名為稅警大隊。

毛鹽局,負責回收鹽包上下裝卸過程中漏撒的鹽斤,加工淘洗。此局設於清末民初,名為官辦,實為商辦機構。

進入民國以後,隨著社會的變遷,十二圩淮鹽總棧下設的各個機構也在不斷地調整,有的裁撤、有的合併,有的名稱變更、職責變動。

在儀徵博物館,收藏有從兩淮鹽務總棧舊址收集來的“砝部石陀”,石陀上刻有“砝部”、“校準”、“光緒戊申年春造”等字,這是個官砝,是鹽署衙門用於校準的衡器,是十二圩鹽運繁盛的歷史見證。

儀徵十二圩:轉運半天下 東南此盡美

【插圖:儀徵博物館藏十二圩砝部石陀】

自同治十二年淮鹽總棧設立後,十二圩迅速崛起,由一個寂寂無聞、史無所載的江邊灘地成長為一個繁榮的大鎮。產自兩淮(黃海)各鹽場的食鹽,經過通揚運河或海江聯運到達十二圩,在這裡掣驗、解捆,重新打包後發往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即所謂“揚子四岸”。鼎盛時期,在十二圩掣驗儲運的淮鹽,達44.8萬引(宋代始有鹽引,每引116斤,價6貫。明代為300斤,清代不同時期400-700斤不等),合2.69億斤,雖然比不上康雍乾鼎盛時期儀徵天池134萬引,但在晚清已經是中興景象了。正常在這裡堆儲的鹽在10億斤以上,堆場面積達300畝。

十二圩沿江建有三十個碼頭,正常停泊在十二圩江面的鹽船多達2000多艘,最大的江船長十三四丈,桅杆高十二三丈,可裝1.6萬包鹽(1200噸),小的也可裝900包,再加上200艘大小駁船,把十二圩江面擠得滿滿當當。直接從事鹽運的船工水手有三四萬人,鎮市有條長達五華里的商業街,註冊商鋪400餘家。來自全國各地的商人、勞工和其他百姓,使這裡的人口達到十五萬之眾,《蘇報》甚至說有二十萬。十二圩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話:“鹽場三門真熱鬧,賽過南京夫子廟。”“人到揚州老,船到十二圩小。”

十二圩陡然間蔚為一小都會,繁盛程度超過了儀徵縣城。據民國二十四年(1935)前後的統計,儀徵縣城面積小而商業不振,全縣人口為627778,其中僅有3.2萬人居住在縣城內。當時中國地輿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地圖》,在江蘇省圖幅中,有十二圩卻無儀徵。

十二圩之所以迅速崛起,是因為基於鹽運的專賣是國家稅收的重要支柱。清朝立國以來,鹽稅收入逐年增加,順治元年為15萬兩,康熙六年為275萬兩,雍正二年為426萬兩,乾隆十八年為701萬兩,嘉慶五年為608萬兩,道光二十七年為752萬兩,其中兩淮的鹽稅,佔全國鹽稅收入的一半左右。

光緒二十年甲午戰爭戰敗後,為了償付《馬關條約》中的賠款,從1895年開始,清政府以鹽稅收入作為擔保,向外國舉債計2400萬英鎊。

1922年1月,北洋政府的海軍為了討要政府欠薪,將“楚泰”“楚謙”兩艘軍艦開到十二圩,截留兩淮鹽稅,此舉引起英、法、美、日等國使節的抗議,成為當時的一樁嚴重事件。

今天,十二圩淮鹽總棧舊址是揚子中學。市政府在這裡復建了總棧的門廳,十二圩辦事處在這裡建了鹽文化館。

儀徵十二圩:轉運半天下 東南此盡美

【插圖:儀徵十二圩淮鹽總棧舊址】

魚骨街巷,碼頭船幫

十幾萬人口的聚集,催生了十二圩的街市。

《鹽都十二圩》一書敘述:十二圩有“九街十八巷”之說,這只是個約數,形容街巷很多。其實就是一條主街,幾條副街(如橫街、侉子街),眾多巷子。因為主街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不同的路段有不同的名字。

街的最西頭靠近鹽棧,叫頭幫,是最先建成的,然後向東延伸,最東頭叫尾幫。有前街(棧前街)、后街(棧后街)、官街、小街、陰陽街、中興街、奤子街、新街、安益街、利運街等。這些街,長度只在百米左右,整個老街長約五華里。

老人們講,過去老街上有好幾座磚砌的“圈門”,圈門上有石額,石額上鐫刻著街名。圈門是用來隔開居住區與市場的,相當於現在的封閉式小區的大門,是中國城市坊市制度的體現。尾幫、湘鄉街、官街、橫街、永興街等處都有圈門,小小的十二圩竟有這麼多圈門,可以想見當年的繁華。

古街是用麻石板鋪成的,中間橫放,兩側豎放,外側有排水溝,每隔五六丈有雨水井,下雨不會淹。街道兩旁的房屋鱗次櫛比,多是平房,少數二層小樓,馬頭牆封山。牆體多用亂磚砌成,蓋因街道屢遭火災,光緒後期一場大火燒去了中心大半條街,民國初年碼頭失火,近千條江船火燒連營,連帶街道燒去三分之二,好在商家實力雄厚,廢墟上很快又豎起了房屋。

官街上有公家的管理機構,東側就是商家了,有錢莊、典當行、布店、糧行、醬園、五洋店、廣貨店、酒樓、飯店、戲園、茶館、木行、漆莊、旅館、浴室、照相館、瓷器店、染坊、藥店、寺廟、郵局、發電廠和十幾家會館。很多知名商號都來十二圩開分號,比如山西的長裕川茶莊,是晉商中的老字號,在漢口、長沙、南昌、張家口、歸綏、天津等大城市有十多家分號,十二圩分號是他們唯一開在新興市鎮的。再如大美菸草、南洋菸草、德士古煤油、鷹牌煤油、殼牌煤油、水火保險公司、中央儲蓄會,也在十二圩有辦事處。

另外,十二圩還有電報局和郵政局,甚至在光緒年間就建有發電廠,這可是開風氣之先的。

老街兩側垂直分佈著魚骨狀的巷子,街南面的巷子短,只有五六丈,街北面的巷子長,四五十丈,這是因為南面靠江,萬一江船失火,倒下來的桅杆會帶來火災。

街南沿江是江船的停泊碼頭,有30個碼頭,江船逶迤十多里,比街市長多了,每個碼頭都有名稱,是按照江船所屬的船幫命名的,安徽的有楊家碼頭、金鳳樓碼頭、電廠碼頭,湖南的有中鎮碼頭、衡山碼頭、瀟湘碼頭、永興碼頭、安益碼頭、湘鄉碼頭,湖北的有襄河碼頭、三江泉碼頭、漢興碼頭、盛湘碼頭、楚黃碼頭,江西的有吉安碼頭、洪都碼頭、江西碼頭、純川碼頭,江蘇也有中新碼頭、利運碼頭、玉銘泉碼頭、大興碼頭等,除江船碼頭外,還有專用碼頭,如陰陽碼頭、如意碼頭、復興碼頭、太平碼頭等,大小駁船也有專用碼頭,如東門碼頭、新東門碼頭、西門碼頭、中門碼頭等。

由於鹽業有規定的運銷地點,各地運商自然就選擇在當地招工,這就形成了以“引岸”為核心的船幫。十二圩號稱有十八幫,大的有江西幫、江淮幫、湘鄉幫、安徽幫等,小一些的是細分地域,各幫在十二圩都建有會館和公所,是大小船主和船工們議事活動的場所。【插圖:江西會館石額】

江中心的世業洲也是十二圩管轄的範圍,西北頭最靠近十二圩的地方,叫安徽大岸(該地名沿用至今),是安徽船幫集中停泊的地方。當年這裡大江兩岸都是停泊的江船,今天十二圩沿江都是造船廠。

儀徵十二圩:轉運半天下 東南此盡美

【插圖:在世業洲西北安徽大岸北望十二圩】

有些碼頭是以運商十分注重的“口彩”命名的,祈求運輸順利生意興隆,也反映到了碼頭的命名上,如利運碼頭、太平碼頭、如意碼頭、復興碼頭、永興碼頭,還有些碼頭的命名是以地理位置、著名企業命名的,如西門碼頭、東門碼頭、新東門碼頭、中門碼頭、發電廠碼頭,而義渡碼頭則表明這裡停泊的是救生船。

碼頭對應的岸上都有通道,這通道就是街南的巷子,這些巷子通常都以碼頭的名稱命名,比如洪都碼頭就直對著洪都巷,安益巷出去就是安益碼頭。

街北的巷子比街南要長得多,巷子裡主要是居民的住宅,也有經商的店鋪,比如龍江巷裡就有茶水爐、紙菸店、典當行、石灰店、錢莊、郵局、旅館等,十二圩最大的旅館——華洋旅館就坐落在龍江巷內,建築外形有些洋氣,門窗的形狀與中國傳統的不一樣,上面是半圓形的,兩邊還有勒著豎槽的圓柱,一看就是西洋風格的,這裡也確實經常住著洋人,這旅館當年是天天爆滿,經年養著6位姑娘。

儀徵十二圩:轉運半天下 東南此盡美

【插圖:十二圩龍江巷內的華洋旅館】

街北的巷子出去,就是鹽工苦力們聚居的地方了,條件十分簡陋,都是蘆蓆搭建的工棚,很容易失火。由於鹽工基本上是與船幫對應的,所以居住的地方也是以船幫地域來命名,如果有人要捎封信、帶點東西給某個鹽工,只要寫明十二圩某某幫某個人,該鹽工就能收到。儀徵地方習慣,外地人都叫“侉子”,如今街北還有一條“侉子街”。

有人的地方就有寺廟,十二圩街上有財神廟、楊泗廟、靈徒廟、三茅宮、倉神廟,龍江巷北圈門內還有一座清真寺。

儀徵十二圩:轉運半天下 東南此盡美

【插圖:《光緒重修兩淮鹽法志》十二圩總圖】

本文收錄在《揚州運河古鎮》,2017年1月已由廣陵書社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