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一個古老的“磨鏡”專業村,漸走漸遠!

 莊厝村在過去是涵江鎮新港村附近的一個偏僻的小村落,是莆田縣內唯一的“磨鏡”專業村。因為“磨鏡”這種手工工藝,過去是人家的生活飯碗,所以按傳統舊例,在直系親屬中,只傳男不傳女,更不肯傳授給外來的學徒。所以莊厝村幾百年來,一直是一個古老的“磨鏡”專業村。

涵江一個古老的“磨鏡”專業村,漸走漸遠!

據瞭解,自清同治年間至解放前夕,莊厝村僅有二三十戶人家,百來號人口,但幾乎戶戶都有一擔“磨鏡擔”,丁壯較多的家庭,一戶還有二擔的。總計全村的“磨鏡擔”,不少於30擔。 每天天剛麻麻亮,村內的“磨鏡擔”就陸續出村了。磨鏡的擔子是用木製的,小巧輕便,配有小抽屜、小櫥子。擔子的一頭上面是個小工作臺,抽屜內安放著各種操作工具;一頭上面是個玻璃櫃子,擺放著銅鎖、銅門圈、銅箱釦等樣品,以示“磨鏡”師傅的自身手藝和兜售新樣品。他們挑著擔子行走時,手裡抓住一串兩兩依次半覆而以細繩相連的七八片長方形的小銅片,俗名叫“浪”;前後擺動,發出“鏘,鏘,鏘”的有韻律的拍打聲。這種聲音,就是“喚頭”,用來招攬顧客的。人們一聽到這種特別的聲浪,就知道“磨鏡擔”來了。

涵江一個古老的“磨鏡”專業村,漸走漸遠!

“磨鏡”師傅挑著擔子穿街走巷,足跡遍及縣內的城關、涵江、江口、梧塘、黃石、笏石等城鎮,還不辭勞苦,翻山越嶺到過山區的許多村莊,最遠的到鄰縣福清的棉嶺。他們出村“磨鏡”,因路遠,加上是步行,所以往往必須在外地過夜。

“磨鏡擔”的業務範圍很廣。早前,他們是以打磨銅鏡為主的。在玻璃製品問世之前,婦女們梳妝用的“鏡子”,是用銅製成的,叫銅鏡。但銅鏡用過一段時間會生銅蝕,就必須重新打磨,使之保持光亮,才能映出形象。據老師傅介紹,當年打磨銅鏡時,是用水銀和一種藥水,反覆磨礪,直到它重新發亮為止。與此同時,他們對銅器的製作和修理,如銅門飾、銅櫃飾、銅帽飾(小孩帽上的銅製飾物,如“壽星”鳥獸、花卉等形象,舊時,人們以為銅是貴氣、吉祥之物)、日常生活用的銅鎖、銅水煙筒、銅茶壺以及宮廟寺院和人家用的銅燭臺、銅香爐等等,都是他們拿手的工藝。

玻璃製品問世後,磨銅鏡的業務日益衰微下去了,他們就專營以各種銅器為主的業務了。

民國初期,盜匪出沒無常,打家劫舍。各鄉村尤其是富裕人家為了防匪搶劫,多備有“牛腿鋶”以自衛。“牛腿鋶”損壞了,尤其是槍機上的頂針損壞後,頗費工夫修理,特別是淬火這道工序,是關鍵技術,非莊厝村的“磨鏡”師傅來修理不可。

涵江一個古老的“磨鏡”專業村,漸走漸遠!

涵江一個古老的“磨鏡”專業村,漸走漸遠!

“磨鏡”師傅還會精製一種小巧玲瓏的銅剪刀(俗叫“花剪”)。民間傳統習俗,人家喜事所供的齋品或贈送親友的禮物上面,都要放著一朵紅紙花。這種“紅花”,就是用“花剪”剪成的。莊厝村“磨鏡擔”所製售的“花剪”,遠近聞名,每年下半年尤其年底至春節、元宵中,是旺季,一般每天每擔可售出“花剪”二三十把,有時在半路上就賣光了,只好回村再拿以應市。至今,還有人特地到莊厝找“磨鏡”師傅“定做”“花剪”的。

肩挑的“磨鏡擔”後來發展成為“打銅店”的,也有幾家。大約120年前,涵江鰲山村人名叫黃三十晚的,他起初也是挑著一副“擔子”,憑著一身手藝,周遊四鄉,修理平頭銅鎖,製作箱櫃的各色銅飾,花樣宜人。(他還會修補碗、瓶等古瓷器,俗叫“補碗”,那是另一種專業)後來,他就在涵江打鐵弄開設“通興”號打銅店,生意紅火。並傳藝給他的二個兒子天壽、天福繼續經營。後由他的孫子黃文珍、黃文榮繼承手藝,至今已歷三代了。

涵江一個古老的“磨鏡”專業村,漸走漸遠!

莊厝村“磨鏡”的老師傅中,有不少名手。清末民初,以林春齡、林阿靜等人首屈一指。上世紀30-50年代,則以林阿粦、林阿鑾、林阿萬、林阿桃等人為最著名。

後來,莊厝村年青的“磨鏡”師傅,大膽引用機床等機械配備,繼承和發揚傳統的藝術技巧,鑄造大中型的銅質鑄品,獲得成功。如他們為僑鄉江口鎮的東嶽觀鑄造一口大型的銅香爐,一次用銅量達1000多市斤,這個銅質大香爐,精緻、大方、美觀,很受僑胞的讚賞!(阿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