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桂)(邵陽日報觸屏副刊)

閱讀提示:……最後只有請張志鹹擔綱,誰叫他是張幹後裔。但

一向嚴謹負責的張志鹹,最終沒有弄出幾篇研究張幹演講的文稿來(原因請見文末)

----------------------

這裡是-邵陽日報新指媒《觸屏副刊》

近日,北大校長林建華在演講中把“鴻鵠”念成“鴻浩”,引發網絡熱議。本人不想推波助瀾,管他那是演講還是念稿,管他的道歉真不真誠。但從林校長想起了張幹校長,倒有了說幾句的衝動。

張幹是毛澤東在湖南一師求學時的校長。當年他思想守舊,把參加革命活動的毛澤東開除了。

開除毛澤東,引起進步師生的反對,張幹自己也受到觸動,在一師的校長當不下去了,便回到家鄉邵陽市。

抗戰時期,張幹在邵陽市一中(那時叫省立六中)當校長。

筆者從邵陽市教育局已故離休幹部、原省立六中學生羅論文殘存的日記裡(書籍翻拍照片附後),可以看出,張幹不僅是一名優秀的教師,也是一名頗重視給學生演講的教育家。

筆者手頭有羅論文先生1941年至1944年這四年裡的30篇日記,其中15篇日記中——出現了張幹校長演講的記錄。

張幹在一師當校長時,是主張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但從他省立六中的演講可以看出,他後來不僅拋棄了這個教育主張,相反很提倡學生關注社會、服務社會。

羅論文日記寫到的張幹15次演講,幾乎每次都有教育學生勤奮學習、抗日建國的內容。

比如,在1942年3月7日的開學典禮上,張幹開宗明義地講了省立六中的六條辦學方針,即師生三民主義化、教訓合一、文武兼全、刻苦耐勞、實行新生活、軍事管理。

在1944年歡送畢業生的典禮上,張幹更是明確指出“本校宗旨是造就文武兼全、身心並健的抗建人才”,學生畢業後無論走上社會還是繼續深造,最終都要擔負起抗戰建國的任務。

在這個典禮上,他飽含深情地說:“學校經濟困難,沒有什麼物資送給你們,就送三句話吧:一是守紀律,二是負責任,三是肯犧牲。”

他由過去的閉門讀書,轉向開門辦學,去校外聘請輔導員教育學生。如1942年6月29日和次年4月17日,他分別請法院院長王啟湘、師管區副司令彭書香,來校給學生講演。

張幹校長的演講(史海一瓢 / 陳揚桂)(邵陽日報觸屏副刊)

上圖關鍵詞:法院院長王啟湘

張幹校長的演講(史海一瓢 / 陳揚桂)(邵陽日報觸屏副刊)

上圖關鍵詞:師管區副司令彭書香

張幹演講不搞一言堂,基本上每次在他講過之後,還要其他教師也講幾句

比如1942年3月12日,他講了學生要進行四種訓練,即精神訓練、身體訓練、生活訓練、服務訓練之後,又請資歷最老的石廣權先生講。

石廣權是與蔡鍔一起參加革命的元老,石廣權介紹了邵陽的三個名人魏源、江忠源、蔡鍔,要學生向名人學習,立大志,幹大事。

其他如龍先生、範先生、陳先生等人都給學生作過講演。

即使最不善言談的生物教師廖覺之先生,也被張乾逼上學生大會的講臺,以禾穗作比方,要學生不要意氣用事,像禾穗內在充實,垂下務實。

張乾的演講都是

即興應景沒有專門寫講稿他無保留文稿的習慣,苦了後來的研究者

邵陽文庫編《張幹集》,誰也不肯接受任務。

最後只有請張志鹹擔綱,誰叫他是張幹後裔。

一向嚴謹負責的張志鹹,最終沒有弄出幾篇張乾的文稿來。張志鹹苦嘆“沒有資料,難為無米之炊”。

張幹校長的演講(史海一瓢 / 陳揚桂)(邵陽日報觸屏副刊)

上圖關鍵詞:“本校方針”;石廣權

張幹校長的演講(史海一瓢 / 陳揚桂)(邵陽日報觸屏副刊)

上圖關鍵詞:專題講演;張幹

張幹校長的演講(史海一瓢 / 陳揚桂)(邵陽日報觸屏副刊)

上圖關鍵詞:生物教員

張幹校長的演講(史海一瓢 / 陳揚桂)(邵陽日報觸屏副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