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朝前期這麼推崇對外戰爭,而明朝、宋朝一直採取守勢?

14206766

唐朝那些戰爭在唐朝看來並不是對外戰爭,而是收復失地。唐朝是以漢朝的繼承者自居的,當年漢朝的土地在唐朝看來都應該歸屬唐朝。在東晉到南北朝時期,周邊勢力趁著中原動盪之機,蠶食了不少土地。

到了唐朝初年,遼東,西域等漢朝舊地都不在唐朝版圖內,唐朝認為這些地方都是理應收復的。所以唐朝初年就積極的開拓領土。

至於宋朝和明朝,實際上它們和唐朝是一樣的,在初期都是積極擴張領土的。宋朝的目標是恢復到盛唐時期的領土,宋太宗時期,宋軍兩次北伐遼國,一次南下討伐交趾,宋朝也向西北擴張。只是,由於宋朝兩次北伐遼國都慘敗,就不得不終止了對外擴張,轉入防禦。但是到了宋神宗即位以後,宋朝對外又重新轉入進攻態勢,對吐蕃,西夏,交趾不斷用兵,奪取了一些土地。

明朝初期,武力強盛,對外進攻的勢頭與唐朝差不多,明軍攻取了雲南,遼東,擴張到整個東北,向西打到了哈密,向北攻入蒙古草原,打到了外蒙哈拉和林,向南一度滅掉越南,使之變成明朝的一個省。還有,鄭和下西洋讓明朝勢力擴張到了東南亞。

明朝和唐朝的不同在於,擴張的重點不同。唐朝時期,絲綢之路貿易興盛,唐朝首都又在長安,因此唐朝非常重視對西北的控制,牢固的控制了西域。到了明朝,貿易路線已經轉移到海上,明朝首都則在北京,因此,明朝重視對東北和東南亞的經營,對於西北比較忽視。所以,明朝沒有控制西域。

明朝對外開拓領土的時期,是在明太祖和明成祖時期,之後轉入守勢。唐朝對外開拓領土的時期,是唐太宗時期和唐高宗前期,從唐高宗後期開始,唐軍就已經轉入守勢了。到了唐玄宗天寶年間,唐軍再次開始對外擴張,卻引發了安史之亂。


談史說事

這其實是一個相當有趣的問題,因為唐朝也並不喜歡對外戰爭,可以說中原王朝自地域和權力確定以來,除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這片固定的土地以外,對其他的地方都不大感興趣。

理由很簡單啊,除此以外的蠻荒之地(是的,我們稱之為蠻荒之地),不僅種不了什麼糧食

,也不是非常適合人居住,你要擴展還得派人去打,你要鎮守也得派駐軍隊吧,這對於一個農業國家來說這些土地根本沒有任何價值,當然在玉米、番薯、土豆這三樣神一般的植物在明末傳入東亞以前至少是這樣的。

可是我們為什麼還能看到我們祖先的領土一點點擴大呢?而且到了唐朝甚至直接搞到了中亞地區。因為唐朝人的邏輯很簡單,為了保衛長安必須佔領河西呀,可是河西過去一片平原,那就把青海拿下來吧,青海拿下來之後,怎麼辦呢?西藏和新疆成為了帝國最為頭疼和擔心的地方了,反正有的是國力,那就一塊拿下來吧,於是帝國的兵力就不斷向外延伸……為此,唐代名將郭遠振就做過很好的解釋,他跟吐蕃大相論欽陵曾商議你放棄青海,我就不打西域,讓青海作為地緣政治的緩衝區。可惜當時論欽陵並沒有很好的理解這句話,於是唐朝又多了一塊土地……

而我們再去說宋明兩朝,誰說宋朝一直採取守勢了,從北宋到南宋,宋朝每任皇帝心心念唸的就是燕雲十六州。可惜沒辦法啊,零零碎碎打了快百年了都打不過人家啊,人家又答應不會因為燕雲十六州趁機打我們,如果不是為了保衛自己的都城東京和臨安(拱衛京師),誰想要這毛都不長的燕雲十六州啊。於是宋朝就愉快的決定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了。而明朝也一樣,天子守國門,再往外,沒意義了,都是自己的屬臣,別人孝敬進貢總比去打別人花錢好(沒毛病)

所以其實我們看到,自從漢代以來,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以漢族為代表的中國人便從來不善於說去主動侵略別人,就是不會說去掠奪別人的資源。而我們地界這麼一塊一塊大起來,其實無非都是為了保護兩條母親河罷了。


三觀粉碎機

我是近豬者痴,邊緣歷史愛好者。

自古至今,對外戰爭實際上都是內部政治的延伸,攻守交替或易位,正是這種延伸的結果。

中國古人認為“夷狄畏威而不懷德”,所以處理對外關係的準則一向是“王霸並用”,在強盛時以霸道威懾為主、以王道教化為輔,在國力不濟又面臨外部威脅時,就隱忍待機,對外以和平仁義的王道示弱。除了這個貫穿整個中國歷史行為模式外,決定對外攻守的在於兩個關鍵:一是實力,二是主導者思維。

唐朝是軍功門閥建立並統治的國度,以武立國、崇尚進攻,實力成為攻守選擇的關鍵

李氏本就出身於“關隴集團”世家的八柱國之一,以武立國,尚武不止,上層文臣武將不分家,基層實行職業化府兵制。因此對外戰爭之頻繁和戰勝次數之多,在中國古代史上非常罕見,四面出擊、金戈鐵馬成為常態,唐朝將華夏武功發揮到了極致,奠定了中華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當然,立國之初也有“渭水之盟”、敗於吐蕃也有文成和親但此後隨著國力的強盛,滅突厥、敗吐蕃,直到怛羅斯戰役八萬唐軍敗於二十萬大食阿拉伯軍後,內亂導致國力衰弱才停止了對外征戰的步伐。

宋朝實行的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壓制武人,終致武力廢弛,功不克、守難繼

宋朝汲取唐及五代十國藩鎮割據的教訓,加上得國不正,採取了抬高文人、壓制武人的矯枉過正政策。“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才是好男兒”成了主旋律,漢唐豪邁尚武至此蕩然無存,縱有名將如狄青者即使做到相當於國防部長的樞密使,也只能在文人的口水中憂懼而死。

這些導致北宋對外戰爭攻少守多,除了從吐蕃手中收復河湟六州外,泛善可陳,從立國之初就謀劃收復燕雲,但因戰力低下、文人掣肘,直到亡於金國也未能如願。



明朝其實一直以攻為主,直至文人利益集團完全壟斷朝政的崇禎時期才轉攻為守

明朝前期國力強盛時有五徵漠北、南征交趾、七下西洋,完全是攻勢作戰和武裝威懾。

中期國力下降時也有萬曆三大徵中的抗擊日本豐臣秀吉入侵的朝鮮之役朝鮮。

直至崇禎時期,繼土木堡之變武勳集團一蹶不振後,皇帝自斷太監廠衛等耳目爪牙,文人利益集團失去制衡徹底掌控朝政,明朝居然連小小的建州女真都打不過直至亡國。


宋明兩朝的歷史說明,一個民族必須文武兼備,一頭獨大往往就是國家的災難


近豬者痴的邊緣歷史

雖然每個朝代都是在戰爭中建立起來的,在開國之初都會有一個持續的對外擴張、開疆拓土的時期,但是唐朝這個時期確實持續得比較長一些,差不多到安史之亂才算結束,持續了差不多140年,而北宋也只有160年。

唐朝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唐朝是在五胡十六國和隋朝之後建立起來的大一統朝代。在此之前曾經統一過北方的朝代比如北魏,在衰落之前,也是一直在進行擴張。一旦這個對外擴張停下來,國家內部就會出現問題。或者說,要到國家內部出現政治動盪,對外擴張就會戛然而止。唐朝也是這樣的情況,前期一直在進行對外擴張,到安史之亂髮生後,才被迫停下來,大幅收縮,原來通過擴張佔領的地區基本上全部放棄了。

這是一種帶有強烈草原遊牧帝國性格的狀態。一般而言,建立在農耕文明基礎上的朝代和國家,大多數是趨向保守的,對外擴張的意願並不太強烈,即便是像漢武帝這樣的持續大規模進攻草原地區,也是為了消滅匈奴對中原地區的威脅,而不以直接佔領並建立穩固統治為目的。所以,到漢宣帝時期,匈奴分裂和衰落,內附漢朝,漢朝雖然給以很高的待遇,但並沒有馬上去匈奴的地盤上設置郡縣,進行直接治理。

草原遊牧民族之間的關係可以說就是一種你死我活的叢林規則,要麼被你消滅,要麼就是我消滅你,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所以每個部族都要耗費大量的資源在這種對外擴張上,通過擴張過程中的掠奪來壯大和發展自己的勢力。農耕地區的情況則不同,農耕地區更傾向於通過持續穩定的政治環境來發展生產,積累財富,壯大自己的勢力。所以對於靠近農耕地區的遊牧民族來說,農耕地區就是最好的掠奪對象。

而像北魏這種跨有農耕地區和草原地區的雙重性格的國家,就面臨著在兩種習慣之間進行選擇的問題。要麼是按照農耕地區的傳統,對外採取防禦姿態,鼓勵農桑,發展生產,以改善和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為目標,但這樣的結果是本身會被迅速漢化,變成新崛起的草原遊牧民族的進攻和掠奪對象。要麼就是依託農耕地區的財富積累,來進行對外戰爭,打壓草原地區正在崛起的遊牧部族。

唐朝同樣面臨這個問題。雖然在初期進行了長期的大規模對外擴張戰爭,並且確實一度看上去地盤很大,控制了中亞,甚至到達了波斯。但問題是,無論對外擴張能夠獲得多大的地盤,唐朝的根基始終是在中原農耕地區,這些對外擴張始終是以從中原地區抽調人力和錢糧能資源來支撐的,而這些新佔領的地區,從中原農耕地區的角度看,並不能為朝廷提供什麼資源,反而要消耗大量的資源,是不划算的。

唐朝初期並沒有直接對外擴張,而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才開始反擊不斷進攻中原地區的突厥,並最終將突厥帝國完全擊敗,並且設置了一些都督府,任命當地部族為都督進行管理。從治理的角度看,這就是一種分而治之的策略。同時,在沿邊地區屯駐重兵集團,以軍事壓力來維持這種狀態。但這種平衡局面是很容易被打破的,只要有一個部族強勢崛起,兼併周圍的部族,朝廷就必須發動戰爭來進行討伐和征服。

所以,唐朝在太宗到高宗時期一直在持續進行對外擴張,並在高宗前期達到了巔峰,成為漢人王朝歷史上佔領的領土面積最大的時期,但這個狀態並不能長期持續。相比於中原農耕地區即便發生叛亂,也必須一城一地的逐個爭奪,草原地區的領地只要一場戰爭勝利就可能突然成倍數的擴大,而如果一旦出現戰爭失敗,就會突然失去大片領土。到武則天時期,因為武則天忙於鎮壓內部的李唐宗室,草原地區的領土就經歷了迅速縮減的過程,一直到唐玄宗時期,才又恢復了一部分。

安史之亂髮生後,為了平定叛亂,唐朝朝廷不斷抽調原本駐紮在遊牧地區的軍隊回到內地,兵力空虛,所以這些地區很快就完全喪失了。到安史之亂被平定的時候,吐蕃和唐朝的邊境已經從原來的祁連山一線推進到了離長安只有二三百公里的陝甘地區,中亞的領土也基本上完全喪失,只有西域也就是今天的北疆的北庭都護府還堅持了一段時間。原本已經被唐朝收伏的蒙古草原上,則興起了回鶻汗國。

這樣,唐朝在安史之亂後的領土就大幅萎縮,只剩下了長城一線以南地區,並且,內地控制了幾百年的河西走廊丟也被吐蕃奪走,陝甘地區尤其是甘肅一些地方,逐步從原來的農耕地區變成了遊牧地區,以至於到宋朝興起的時候,在漢朝時期文教發達的天水、涼州地區已經變成了遊牧部落雜居的地區,當地的漢人也在遊牧部落的薰染之下,被遊牧民族同化了。

從這個角度看,雖然宋朝確實在對外擴張方面沒有取得像唐朝那麼大的成就,但是宋朝對中原地區的治理和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發展水平,在唐朝還沒有充分開發的浙江南部、福建以及西南一些地區,在宋朝都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開發和發展。而且,相對而言,北宋沒有出現類似安史之亂這樣大起大落的興衰轉折點,南宋雖然只有半壁江山,也仍然沒有出現大起大落。

明朝的情況則介於唐朝和宋朝之間,明朝初期也經歷了一個對外擴張比較積極的時期,尤其是在明成祖朱棣時期,對草原遊牧地區進行了多次大規模軍事行動,使明朝的領土也一度非常廣大。但明朝即便是佔領了這些地區,也無法建立穩定有效的長期控制和管理,而要維持一支較大規模的常備軍隊在這些地區駐紮成本又太高,所以只能撤走。明軍一旦撤走,這些地區又會迅速被遊牧民族佔領。而到土木堡之變後,雖然明軍試圖打擊正在興起的草原遊牧帝國瓦剌,但卻以失敗告終。這之後,明朝基本上就轉入了以防禦為主的時期。


蕭武

其實,宋朝個明朝對外戰爭並非一直採取守勢,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

北宋初年,宋太宗前期對遼還是積極進攻,企圖通過武力收復燕雲故土。然而,宋太宗畢竟不是什麼運籌帷幄的英主,最終在高梁河之戰中慘敗,精銳盡失,從那以後北宋對遼就不得不採取守勢了。



但是這以後也不代表北宋對外就都是採取守勢。比如對西夏的戰爭,其實大部分時間北宋都是主動進攻的。

前期由於指揮失敗,被西夏接連挫敗,損兵折將、喪師失地。但是,北宋後期,宋軍還是逐漸掌握了對夏戰爭的主動權,並屢屢取得軍事上的勝利。北宋熙寧年間,在宰相王安石的支持下,宋朝先後收復了宕、疊、洮、岷、河、臨(熙)六州,拓地千里,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河湟開邊。



北宋末年,眼看遼國被金國打了個半死,於是宋朝也打起了遼國的注意。雖然被遼軍狠狠的打面,但至少也是主動進攻的。

所以說,北宋並非一味的被動挨打,他們其實也是有主動出擊的時候的。



明朝也是,明朝的對外戰爭一直到土木堡之變前,都處於攻勢。尤其是永樂年間,更是五次主動征討蒙古勢力。又如安南,一不聽話就派大軍直接將他們給滅了。隨後,朱棣改安南為交趾布政使司,以呂毅為都指揮使,黃中為副,黃福為布政使兼按察使,並分設官吏,改置17府,自此安南正式成了明朝的一個行政區。

雖然對越南地區的統治維持不了多長時間,但至少還是一定程度上展現了明朝的強大。



土木堡之變後,明朝進入了百餘年的被動防守期。然而到嘉靖末年,明朝進入到一個有名臣開創的盛世時代。在張居正、高拱、戚繼光、李成梁等一批文臣武將的努力下,大明國力復振,對外作戰也不再被動防守。

尤其是戚繼光的戚家軍移駐北境後,更是多次主動出戰,痛擊蒙古騎兵,讓明朝邊境此後數年不起兵禍。



萬曆年間,日本大舉入侵朝鮮,進而進犯明朝。明朝動員宣大、遼東和浙兵踏出國門,迎擊日軍。在朝鮮半島上,讓日本戰國的“豪華天團”見識到了明朝軍隊強悍的戰鬥力,重新穩定了東亞的政治格局。

事實上,即便是曾無比強大的唐朝,安史之亂後,也處於被動挨打的尷尬局面。先是西域之地盡失,然後河湟之地也被吐蕃侵佔,連都城都一度失守。所謂的“國都六陷,天子九遷”,說的就是唐朝。

唐德宗年間,更是發生了屈辱的平涼劫盟。而且即便是南方的南詔,唐朝也是處處被動。鹹通年間,南詔破交趾,攻入西川,兵鋒一度逼近成都。

國無恆強無常弱!再強大的王朝也有衰落的時候……


這些歷史要讀

首先說明一點,歷代中華之君都不推崇對外戰爭,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地方都是中國的,在古代,我們的國家叫“天下”。唐代,也只是一直在積極的恢復漢朝的版圖,只是古人地理概念不足,既然以天下自居,但凡有違命荒服者,則視情征伐。

宋自創業,天下局勢已不同,遼已建國數十年,西北不通淤百年,中原自殘唐戰亂且二百年,經濟,軍事都已經發生革命性的形式變化。這是宋朝天生不足。

明朝,太祖梟群雄,掃中原,然對蒙古,雖大兵征伐,驅之而已。成祖數出大漠,亦未消患。何者?時勢不同。

唐代所面對的,都是沒有國號的不穩固的少數民族部落,有國號的,其生產力水平比唐朝差太多。宋明所面對的遼,蒙,都已經建國數十年,上百年,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少數民族已經學到不少中原先進的東西。中原王朝對周邊政權的絕對性優勢變成相對性優勢。攻伐有餘,滅國不足。


正史縱橫

問題就問的不靠譜,提問的歷史跟師孃學習的?明朝前期的文治武功都被你吃了?朱棣五徵漠北,收復安南,把別國的國王抓來北京砍頭,這叫一直採取守勢?那像趙宋是個國就可以揍他,天天花錢買太平,結果還是屢次被滅國。漢人尚武精神到宋幾乎損失殆盡。


侃半山153

除了保衛京師,絲綢之路很有關係。唐的財政收入大半與此路有關,發財路不要嗎?宋明的形勢就不一樣了,對方遊牧民族也進化了,有遼和西夏這樣的漢化軍事強國擋著,用兵實是有點划不來。明,則是蒙古還有實力,擋著你。所以宋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它也沒必要勞命傷財再打通陸上絲綢之路了。明因小農經濟立國,思想上更保守,主要防禦蒙古人。海上雖一直有拓展,也有這個實力,但掌權的思想認識落後,導致錯失大航海時代的良機。可嘆。這種認識也可以比喻成大托拉斯企業有錢就不思進取,結果讓一幫西方的窮鬼創業小微企業抓住了機遇。歷史是人創造的,而人由人性決定,不要忘了人性是有自滿,傲慢和懶惰的大缺點的。所謂變化永恆,風水輪轉。所以歷史又輪迴了,這回互聯互通的全球化大潮裡,歷史的雙方反過來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安史之亂,唐在此後一直一蹶不振,為什麼呢?沒錢了。絲路財稅沒了,各地傭兵自重。哪有多少稅收歸中央?要辦事是需要錢的。所以後世政權都以此為鑑,強調內部穩定,長此以往,迭代相傳,在沒有滿清那樣的強烈外部刺激下,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mzoants

丟了養馬地,無法和機動能力十足的胡人主力決戰!丟了燕雲十六州,淮河以北的大平原就是騎兵的天下!步兵和騎兵打起來,實力相當槓的話,步兵打騎兵,頂多擊潰無法殲滅,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所以白打;再者,只要胡人不蠢,怎麼可能會正面槓,利用己身的機動力,放風箏打死你。宋朝戰略上的不利局面,是有歷史原因的,從趙匡胤建國就留下了,趙匡胤對比也十分明白,所以建國不久就籌備北伐,奪取燕雲十六州,但十分遺憾,倆次北伐均以失敗告終,勞民傷財!後世皇帝雖然也有北伐,但結果也是十分悲催。這是時代的緣故,是歷史遺留問題,從唐末戰亂至五代十國就留下來的問題(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此外當時北方草原,絕對可以說的上是群雄輩出,契丹,蒙古,鮮卑,金國,西夏,等等此起彼伏。所以說宋在戰略大劣勢情況下,周圍也是群狼伺伏,在這樣的局面下,宋能堅持近三百年,其政治武功也是不弱的,所以決不能把宋當做一個弱國來看。現在許多人說宋弱那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注意啊!在這裡不要拿漢唐來說事,漢唐強那是建立在戰略優勢條件上的,即使有城下之盟,那也不會對後來東山再起有什麼影響。而倆宋呢,沒了燕雲十六州,胡人勢力直接就一拳打進了宋的腹部,北面無險可守,只能布重兵把手,這對宋絕對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當然還有其他方面原因,我也就細說了。

對於明,這個問題的答案我認為應該歸於朱元璋自身。我只能說,在過去一個人的出身還是很重要的(這是歷史的因素)。大家可以去看看老朱的那個不徵之國,在考慮一下那時的生產力和政治條件,就應該可以理解了。

本人拙見,望看官莫怪!


風吹麥浪1994

不,沒有特別推崇,只是正常發展罷了,或者說這其實是常態,大約從北魏太武帝時期開始幾個北方王朝對蒙古高原一直都是不怵的,只要站穩了腳跟就會籌劃反擊,北周武帝在滅掉北齊後已經準備北伐了,可惜急病暴斃。隋文帝、煬帝對突厥、吐谷渾同樣戰爭不斷,唐並不是開始,只不過在唐的政權穩定之後這種攻擊性和打擊力產生了最大效果而已。宋是自己做死,傳自沙坨和藩鎮的軍隊一開始也不弱,但趙二的能力實在抱歉,本來按著趙大的思路,一鼓作氣直接那下燕雲,北漢完全就是死地,他非要先打北漢而給遼反應時間。 明則只能說北方地位的衰落還有缺乏傳承的問題了,不能在關中維持強大的力量西域、河套就不穩,無法對蒙古形成壓制,後來連燕雲地區也不穩,就是國勢也不穩了,北方的衰落從李自成佔據關中卻與連關東的滿清對峙局勢都無法維持就可見一斑。。他們不是不推崇戰功 只不過維持不住罷了,而靠科舉選拔的官員又不像隋唐那些家學淵源、出將入相的關隴士族,缺乏足夠外交能力、魄力、精力還有知識儲備(讀聖賢書再猛你也讀不出蒙古高原地形吧),有效的對外、外戰、外族的處理能力,靠自學真的很難實現而且很容易偏執片面,而一旦傳承斷檔了,再想建立起來就難了(就像俄羅斯的強,打到柏林、打到維也納、打到巴黎那是祖傳能力,就是爺爺輩太爺爺的故事而已,可對德國、對法國,也許都打下兩倍於自己的國土了,你還是沒打到莫斯科,這是恐怖故事,沒法比啊),倒不是黑,在歐洲一直到19世紀,外交圈子仍然被貴族階層所把持,不是沒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