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莊、票號終於還是沒有走下去|金錢寶典

同學們,打開金錢寶典啦!

無限責任制 Unlimited liability

家族產業 Family business

上次我們說了著名的票號日升昌,他們在90多年的經營當中,一共創造出了1500萬兩白銀的利潤。但在辛亥革命之後,1914年農曆九月,曾經烜(xuǎn)赫一時的日升昌忽然宣佈倒閉。從富可敵國,到突然倒閉,這中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呢?

其實我們在錢莊和票號身上,已經隱約能夠看到近代銀行的影子。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受太平天國影響,南北商路阻斷,清王朝只能把匯兌京餉和協餉的重任先後交付給了票號。從此,票號的命運就和清政府緊緊綁在了一起。

到光緒年間,包括日升昌在內的山西票號,主要業務都是官方的金融事務。這一業務成為了票號的穩定收入來源。票號與政府之間關係密切,但在票號的掌櫃們看來,票號從始至終都是家族產業。

清政府在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提出設立大清銀行,要求票號出錢出人,結果被拒絕,後來,又提出政府出錢,票號出人,還是被拒絕。後來,大清銀行成立之後,政府曾找山西票號入股,還是被拒絕。

大清銀行成立以後,自然而然地壟斷了幾乎全部官銀匯兌業務。失去公款收存和匯兌這張王牌,對於山西票號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打擊。

與此同時,動盪的局勢,也對票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比如日升昌,雖然總部在山西,但是業務重心卻在南方,南方戰亂頻頻,票號的銀子經常被散兵遊勇打劫。

再加上各省的官錢局濫發紙幣,票號為維持信譽,收進來大量紙幣,這些紙幣一再貶值,讓票號損失巨大。清王朝滅亡的時候,還欠各大票號700多萬兩白銀無法收回。

另一面,作為本土金融機構的錢莊由於機構屬性,主要做信用放款,並採取無限責任制。通俗地說,傳統的錢莊以所有者的全部身家為依託,一旦錢莊所有者本人出了問題,錢莊也就命不久矣。

所以傳統的錢莊還是更適用於那些小規模和比較熟悉的客戶。一旦規模擴大,尤其是當時局動盪的時候,錢莊的生存就會面臨很多危機,這可以說是錢莊的一大要害。

不過,當傳統遇到近代化的時候,錢莊和票號並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錢莊也開始簽發支票,成立聯合準備庫,共同承擔行業風險,甚至他們還採取了股份制形式。

舉個例子,近代著名企業家榮德生投資錢莊業,幫助錢莊從原來的合夥制變成股份制,他們規範發行股票,實行賬目公開,以取得城市居民和工商業者的信任。

钱庄、票号终于还是没有走下去|金钱宝典

當時,不同地區的商貿需要資金服務時,也會找到錢莊。早期的出口和進口行業甚至外國公司在中國買貨、出口等,也都不排斥錢莊的幫助。

不斷改變和前進固然是好的,但競爭對手也沒有原地踏步:辛亥革命發生前後,大量外國銀行湧入,很多中國銀行也相繼產生,金融市場的競爭相當的激烈,尤其是在金融中心上海。

關於他們的故事,我們下一期,接著講!

監製:王俊稷

“第一財經廣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