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之錯重在應對不當,自己將自己推向了用戶的對立面

​聯想之錯重在應對不當。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有人說聯想是美帝良心想,理由無非有二:第一投票門,第二國內外價格差。

這都是鐵打的事實,不容辯駁。這兩件事情放在一起似乎已經成為了聯想“賣國”的“鐵證”,但是事實真的如此?

怕也不是。

聯想之錯重在應對不當,自己將自己推向了用戶的對立面

第一:如果聯想真的是美帝良心企業——正如網友們所猜測的一樣,投票、國內外差價都是在為美帝服務,這於情於理似乎都講得通。

第二:如果聯想既不是美帝良心企業,也不是愛國者企業,他的所作所為,無論是投票、還是國內外差價無非都是為了自己企業的利益而已。投票給高通進而獲得855首發,國內外差價進而爭取北美市場——這於情於理似乎也說得通。

第三:如果聯想不是美帝良心企業,反而是愛國者企業,那他的投票和國內外的差價可能是為了獲得北美信任進而佔取國外市場——當然這聽起來有點牽強,且具有影視大片的意味,不過這似乎也是一種可能。畢竟前些陣子某些外賣平臺拿著其他省市的利潤在某些地方打起了價格戰爭奪市場的例子還擺在眼前。

那麼問題就來了,聯想究竟是上述三種猜測中的哪一種企業呢?

筆者私以為,第二種——也就是說,聯想這個企業,他既不是美帝良心,也不是愛國者核心,他就是一家單純的資本企業(單純就這兩件事情來看的話)。

為什麼這麼說呢?

聯想是某科院“出身”,根正苗紅也許說不上,但是單純一個根正還是有的。也就是說這家企業不能也不該淪為一家美帝良心企業,而且就聯想的發家史和目前的幾齣“洋相”來看,聯想也沒有倒向西方的鐵證。

但是如果說聯想是一家愛國者核心的企業......這似乎也有點過於牽強。至於為什麼牽強,那就要問問聯想在面臨如此大的輿論危機時的所作所為了。

先是不著急澄清3gpp會議的真相,而是“義正言辭”的要追究“造謠者”的責任,進而是創始人柳傳志“挺身而出”振臂一呼,“血淚”寫下倡議書,倡議聯想與十三億人打贏這一場“戰鬥”,再者是拉出無數商界大佬——也就是所謂的企業家站臺,一人一句為聯想“洗白”。

說實在的,筆者原先只是從喜歡聯想變成了不喜歡聯想而已,現在經過這一番“大風大浪”,摘去了“良心國產”的帽子之後,筆者真是有點討厭聯想了。

投票門確是事實無誤,聯想卻想著追究某些根本不存在的“造謠者”的責任;搪塞不過去了創始人就出來打感情牌,關鍵是這牌還被打的稀碎——要和全中國的大部分用戶打這場戰鬥。你作為一個商家的“用戶至上”呢?你怎麼可能打得贏?一看感情牌不行了,又拉出了無數商界大佬站臺。

老實說,聯想即使什麼也不做單純坐著等這場風波過去都比拉出無數大佬站臺強。

為什麼?你拉出這麼多大佬站臺幹什麼?嚇唬不成就打感情牌,感情牌打不成就打強權牌,這更容易激起民眾的“仇富心理”。

而且在此時此刻這種“仇富心理”還是如此的恰當。

事情發生了不說道歉不說反思,反而拉著一眾大佬強勢站臺——這不得不讓人懷疑聯想是有“做賊心虛”之意啊。

沒做愛國者企業應該做的事情,反而還非要拉著一張愛國者的虎皮,這才是民憤的起源和筆者斷定其不是一家愛國企業的原因。

以上,聯想其實和某楊性員工字裡行間透漏出來的意思一樣,只是一家單純的資本企業。

洗白?抹黑?

筆者既不造謠也不抹黑,咱就事論事。

筆者就是從喜歡聯想變成不喜歡聯想再變成討厭聯想。

但是即使再討厭聯想,微軟等舶來品和聯想放一起筆者還是支持聯想。

還是希望聯想能用一個正確的方式回應我們一個正確的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