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有道周楓談在線教育公司必須要做的事情!

在線教育行業現在正處於一個風口,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因為行業起步的關鍵問題都解決了。一些投資人集中聊起在線教育,也是近幾年發生的事情。

2013、2014年是在線教育的投資高峰。2015、2016年這個行業遇冷,很多創業公司都因拿不到錢死掉。2017年又是在線教育行業增長迅猛的一年。

在線教育這個盤子非常大,整個教育大概萬億級的市場,大幾千億的中小學的教育生意,全國現在包括大學生在內大概有2億左右的學生,這麼大一個市場,中間很多需求都沒有被滿足,還可以幹很多事。我們做了三年多時間在線教育,這個行業還沒有一個特別清晰的規劃,要做好在線教育業務,究竟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事情。

網易有道周楓談在線教育公司必須要做的事情!

MOOC的彎路

從2011年底有道詞典突破1億大關,我們就覺得這個肯定是可以做教育業務的。但當時我們很明確判斷是賣不出去。

當時我們的想法是,既然有這麼多學習用戶,那把它推到線下去。所以有道當時跟一些線下的培訓機構合作,讓用戶去嘗試他們的產品。最後,這個產品形態變成了一個營銷型的產品。

根據這個模式我們做了幾年,這個模式現在還在,叫有道智選的廣告服務。

2013、2014年,市場出了一大堆教育產品,當時有個投資高峰,但是大家的產品形態還不成熟,開門面店,然後讓老師們過來上傳課程,上傳的都是錄播課,上傳之後老師自己定價。然後就開始出現有老師把價格定特別低,也有老師把課特別高,課程水平參差不齊,有些時候看著介紹特別好,觀看之後發現講得一般。最後發現,引一大堆用戶過來,結果買的課不是很多,而且買完之後口碑還很差,所以很多公司在2016年左右關門,當時有道沒有想著在13、14年進這個局,只是想做一個好產品。

我們願意花很長時間,做好一件事。因此,有道不受融資週期的影響。網易是一家極度以用戶為中心的公司,這是我們願意做基業長青的事情。我們覺得教育這邊有巨大的需求,有大量做出好產品,做出好內容的機會。我們100%的精力會全部放在如何做、怎麼做。因為那麼多用戶擺在那裡,將來一定會賺大錢。既然你將來會掙大錢,那現在趕緊幹活就是對的。如果瞻前顧後,只會讓你在這條路上走得更慢。你去做這件事情,只要把內容做好,用戶一定會來。

但2017年,這個行業迎來了一個增長點,而且曾經行業遇到的關鍵問題已經被解決。一是教育支付問題,二是學習動力問題。教育支付是虛擬產品,買了之後其實是拿不到東西的。而且往往教育服務也比較貴。比如說一個課程5000元甚至上萬,對於這樣一個虛擬服務,大家能不能信任?

其次,可以看到,從2011年起步到2013年左右的高峰,再到2015年左右的低谷,在線教育行業走了一個巨大的彎路,這個彎路就是MOOC。當時大家以為這就是未來在線教育的全部形態,在經過好幾年的摸索之後,才有一些公司勇敢地跳出來說,我們應該做直播教學,MOOC並不能代表未來的整個在線教育,因為它最大問題是不能解決學習動力問題。

任何東西如果能提升學習效率的都是好東西,既能解決效率又能解決動力的就是會大賣的產品。MOOC是隻能解決效率,對於動力沒任何幫助。有的學生看著錄播的課就會睡著了。

在線教育的TEACH模型

有道本身不是一個追逐風口的公司,在這個行業目前我認為最核心的是品質。

三十年前,微軟公司提出軟件開發的鐵三角,若要做好軟件開發,先要做好鐵三角:產品管理、開發、測試。我的電商朋友告訴我,做好電商,要做好6個方面:採購、庫存、流量、設計、物流、客服。這些方向選擇是非常有道理的,比如設計,在電商經營中,產品賣相非常重要,所以你看到電商網頁都設計得非常精美。

那麼,在線教育業務模型應該是怎樣的?這個問題很複雜。我一直強調,在線教育產品最核心的是品質。它跟線下教育很不一樣。線上教育沒有地域限制,大家的競爭是一個更加拼產品的競爭,所有組織都要圍繞怎麼樣把產品做好,更多的是去解決內容和服務的品質的問題。

上週融資發佈會,我講的我對於有道業務模式的理解是五個字母:TEACH,這五方面做好可能你的業務就八九不離十。

T,指的有道的工具型產品(tools)。E,老師(educator)。A,以AI為代表的教育科技。C是Content,內容,H,即Hardware,是硬件。最開始和朋友聊天,大家提出來的是營銷再加教研教學,然後再加IT系統,我個人覺得這個思路更傳統一些。

Tools,工具。我們自己做了很多免費的學習型工具產品。既然你是在線,最好服務用戶辦法是做免費產品,學習本身是件反人性的事情,相比於娛樂社交產品,學習教育產品本身不容易做到體量非常大,但因為你做免費工具產品解決了用戶很多場景下的某個痛點的需求,這是公司給整個社會帶來影響力非常好的方式。那麼另一方面,可以讓你獲得流量。其實“T”在業內比較普適的可能是流量(traffic),只不過在流量越來越貴的今天,我們認為單純對流量的追求不能解決做好在線教育這件事的根本。

當然,好內容這件事情是一個很長時間以來大家都在做的事情,通過持續的長時間分享好內容就可以聚攏大量用戶。我們做的事情是工具,目前我們已經積累8億全平臺用戶和1700萬全平臺日活。

E,educator,老師,非常重要,他扮演的不是標準化念稿子的角色,我們認為明星老師是提升學習動力和學習效率的最佳驅動力。2016年,因為基於這樣的判斷,就推出了同道計劃,通過投入5個億,打造20個教育工作室。在線教育環境下,工作室是組織所有教學活動非常好的方式。因為沒有地域的困難,可以把所有資源集中在一起做成辦公室。有道教育辦公室有個特點,是全國性的、人格化的,採用工作室模式,以及最後和老師分成運營。這樣的模式我們運作兩年以後發現非常有利,2017年業務對比2016年,帶來530%的增長,全年聽課學生數量超過300萬,單課程同時在線學習人數是47000人,這個說明了工作室的模式其實是合理的。

持久成功的明星老師的特質:第一,三觀正。第二,教學業務一流,對應領域的翹楚。第三,耐得住寂寞,他的很多方式要針對網絡特點做修改,不斷打磨產品。第四,會帶團隊。

A就是AI,AI是增強我們的工作室模式的能力的一個手段。這輪AI帶來的革命,本質是使用數據來編程,它可以拓寬我們解決的大量問題的範圍,解決問題的精度,使很多問題變成可能性,它的影響非常大,我們認為未來五年將要改變教育面貌。

C,內容。我們看到非常可喜的一個事情是在線教育課程中,教研過程很重要。2017年有個爆款課程是邏輯英語,最初這個課程大概40萬左右月營收,開設的是傳統的口語、單詞類的專項課程,第二階段我們把專項課改成了合班課程,業務規模增長了4倍。業務增長,一種辦法是加強營銷,一種辦法是繼續深挖教研,我們選擇後者。所以到第三階段我們推出有道痴學社產品,陪伴用戶學習為主的概念,這樣就是從賣課的思維轉變成了提供服務的思路,用戶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隨時練習,通過這個,課程有了進一步增長,到現在每月接近千萬的數量級的變化。所以課程迭代非常關鍵。

最後是硬件,如果公司想要佈局在線教育的未來,那一定會考慮做硬件,但做硬件確實非常困難。有個最大的疑問是你將來很可能會被手機收割。但做硬件也有好的方面,教育行業和其他行業不同,教育場景不能被手機覆蓋。小學生紙筆交互要求非常高,家長非常強調護眼需求,不想讓小孩子用手機,小孩子有非常強的語音交互,這些都支持我們用智能硬件。二是越來越多用戶開始接受智能硬件。

教育+AI重在落地

在線教育產品中,我堅持使用教育+AI的說法。在應用AI過程中,要分清楚是接近成熟的技術還是尚在實驗室階段的技術。在線教育行業裡,要做到脫穎而出,最核心還是兩方面,一是品質,就是有基因,在這裡面永遠是有有價值的。二是用戶流量和AI這樣的技術,是加分的項目。現在AI整個行業現在最大的困擾,就是說我有一大堆技術拿來幹什麼,很多公司變成拿錘子找釘子,先做一大堆錘子,然後牆上到處找釘子。那我們從一開始就覺得AI要落地,這才是關鍵。

我們對AI的看法是質變到量變的過程,不是改變教育的面貌,純AI老師在一些領域是有它的用武之地的,比如外語學習,是有可能可以的,因為外語很多是基於練習的過程。但是在大量的中小學數理化語文學科學習中間,AI可以發揮非常大的作用,可以做很多原來做不了的事情,比如作業反饋,比如作文提升空間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也會花很大力氣把這些系統去實際落地。

我們的願景就是通過技術和AI讓語言交流、學習工作變得更加輕鬆和有效。這個就是最大的機會,因為對於新一代年輕人來說,他們面臨的挑戰太多了。

網易有道周楓談在線教育公司必須要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