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学公布服务学教育课程参照标准!你会去读服务学专业吗

日本大学公布服务学教育课程参照标准!你会去读服务学专业吗

凡是到过日本的中国人都会对日本的服务质量赞不绝口:日本的服务堪称一流。据统计,日本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七成。尽管如此,日本大学本科教育中并未建立“服务学”专业课程体系。“服务学”教育多包含在商学、经济经营学部等专业课程中。

日前,日本学术会议公布了《大学教育质量保证“服务学”分科课程设置参照标准报告》(以下简称《服务学参照标准》)。

那么,为什么日本要制定《服务学参照标准》呢?

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人们的消费支出,开始由有形转向无形。特别是在物流、金融、医疗、护理、教育、娱乐、观光等方面的支出大幅增加,让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

此外,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也让服务提供者,不得不重视起顾客价值,顾客地位不断上升。比如一群小伙伴去餐厅庆生,并非是为了填饱肚子。这中间,自己是否能够获得满足感,朋友是否过得开心,餐厅的氛围,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通过服务来完成。对服务提供者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服务自身的无形性、异质性、同步性及易逝性的特征,均离不开人的职业素养。以往大学教育中,分散的不成体系的有关“服务学”结构迫切需要改革。

关于“服务学”的定义

“服务”是服务提供者与被提供者共同创造价值的行为。服务是在包含人在内的体系中,进行持续和流动地生产、提供和消费。

关于“服务学”特征

参照标准中,有关“服务”的特征,主要有两个。

一是,服务并非是服务提供者单一的行为,而是服务提供者与被提供者共创的互动行为。二是,在服务提供者与被提供者共创的关系或价值中,不断相互作用下的一种“动态变容”。

关于课程学习方法

本科“服务学”拟采用讲义、讲读、演习、实习及现场教学等方法。

为了拓宽就业渠道,“服务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必修课,通常会有一个“副专攻”(辅修),比如可选修经济学、工学、福祉学等专业的课程。

关于评价方法

“服务学”主要采用发现课题、解决力、沟通力、多元理解力等综合评估的方法。

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人的部分工作不可避免将会被代替,而与人的感觉相关的工作则不会被替代。从企业方面来讲,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间竞争加剧。之前让日企引以为豪的对新员工的职业培训式微,企业对大学有了新的期许: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单单是学力,必须要有沟通能力及适应社会能力。一言以蔽之,企业需要实战型人才。实践型教育已成为日本大学改革的潮流。《服务学参照标准》的公布,可谓顺势而为,也是日本传统优势的发扬。

随着“服务学”分科课程设置参照标准的设立,日本的服务水平必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除此之外,今后日本大学势必会竞相开设“服务学”专业,特别是一些私立大学。根据《服务学参照标准》,“服务学”专业的学生需掌握经营、经济、商学、工学、信息学、统计学、行动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学科间,不可避免会出现交叉。特别是人文社科中的那些传统专业,还有近年来大热的带有“国际”字眼的专业,如国际教养、国际文化、国际观光、国际日本等都将不同程度受到挑战。

相关链接:

日本留学系列讲座 | 中国留学生如何有效应对日本大学招考大变革

9月16日(周六)上午10点,著名日本留学问题专家陈小牧老师将为您带来精彩讲座。

讲座内容:

2018年开始日本大学招生改革全面启动

● 日本大学招考评估“新标准”

● 何谓“高大接续”

● 英语考试迎来改革

● 日本大学“自招”面面观

● 中国学生如何考入日本名校(本科生/研究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