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網絡化管理平臺 政策利好催暖危廢市場

打造網絡化管理平臺 政策利好催暖危廢市場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產生的固體廢物組成日趨複雜,危險廢物的數量日益增加,給生態環境造成威脅。生態環境部日前印發通知,要求堅決遏制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全過程監管。

相對於國外而言,我國危廢行業起步較晚。近年來,國家對這個行業監管力度逐步加大。2014年兩高解釋和新環保法出臺使危廢行業引起了重視,隨後在《固廢法》修訂、《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修訂等一系列政策密集出臺的催化下,環保執法進一步趨嚴。

從今年3月份至今,李幹傑已主持召開了4次部常務會議,其中3次與固廢管理相關。生態環境部對於固廢監管的力度在加大,對於危廢管理的力度也在持續加大。

針對廣西、河南、安徽等地接連發生多起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案件,2018年5月,生態環境部開展了長江經濟帶固體廢物大排查、“清廢行動2018”等專項行動,對長江經濟帶固體廢物傾倒情況進行全面摸排核實,對發現的問題督促地方政府限期整改。

危險廢物處理行業是一個以法律法規和政策為引導的行業。持續釋放的政策利好有望促進行業板塊的整體提升。未來對危廢包括長江流域、環保審計以及現在的環保督察回頭看等等都加大了危廢的監管力度,危廢潛在市場是非常大的。

受密集落地的政策影響,近日,各地危廢處置價格出現上浮波動。分析人士認為,固廢汙染防治有望成為繼大氣、水治理之後環保工作的重點,推動固廢及危廢處理市場空間釋放。

在“清廢行動2018”的開展中,截至目前共摸排核實2790多個固體廢物堆存點,其中涉及危廢的掛牌督辦共計23個,大致集中在在江西、湖北、浙江、湖南、江蘇等省。

生態環境部土壤環境管理司負責人表示,“落實市縣兩級地方人民政府責任及部門監管責任,全面排查,摸清固體廢物特別是危險廢物產生、貯存、轉移、利用、處置情況,嚴厲打擊各類固體廢物非法轉移行為,全面提升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和全過程信息化監管水平。”

危廢本身具有汙染物屬性和資源屬性兩重特點,危廢行業所涉種類複雜,且風險較高,危廢處理則屬於“資源化+無害化”的綜合體系。生態環境部要求各地從開展固體廢物大排查;嚴厲打擊固體廢物非法轉移違法犯罪活動;落實企業和地方責任,強化督察問責;建立健全監管長效機制等四方面開展工作。

藉助“互聯網+”技術,接下來,實現地方與全國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的互通互聯將成為加強對危險廢物監管的重要手段。與此同時,全面推進危險廢物管理計劃電子化備案,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產生單位要每年3月31日之前通過全國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報送產廢數據。這一系列舉措將構建起對危廢處理的數字化、網絡化管理。

降低危險廢物的環境危害,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生態環境部將對各地落實情況進行定期調度督導,分期分批組織開展專項督查,對責任不落實、工作不作為的,將通過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等機制嚴肅追責問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