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7處理器雖好,但是懂電腦的人有錢還真不一定買

英特爾的酷睿I7處理器是消費級市場的高端產品,也是很多電腦用戶的追求。對於臺式機用戶來講,不買i7處理器,我們往往會說因為價格高,比如拿最新的8代酷睿來說,I7 8700/K擁有六核十二線程的規格,而I5 8400/8600K不支持超線程技術,只有六核六線程,三級緩存更少,默認主頻更低,拉開了和I7的性能差距,不過價格差距更大,8700K和8600K價格相差近千元,價格差距明顯大於性能差距,I5性價比高得多,當然有錢的話直接一步上I7更好。

I7處理器雖好,但是懂電腦的人有錢還真不一定買

但是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即使是預算足夠,也會有些懂電腦的人不會去選擇I7處理器,大概分這麼幾類用戶。

1、第一類:不需要超線程或者太多線程數的用戶。英特爾的超線程技術雖說推出多年,但是專門為超線程技術做過優化的軟件還是太少,如果用不到3D渲染、視頻剪輯等支持多線程的軟件,超線程技術就難以發揮用武之地。另外對於遊戲玩家而言,超線程技術可能還會帶來副作用,造成幀數下降,有的玩家還會手動關閉超線程,這種情況下,還用I7做什麼呢?有錢還不如提升一下顯示器、鍵鼠等外設。

I7處理器雖好,但是懂電腦的人有錢還真不一定買

2、第二類:對於需要更多核心數、線程數的用戶,I7處理器雖好,但是比它更低的價位能買到核心數更多的AMD銳龍處理器,價位相似的8核16線程銳龍1800X在3D渲染方面明顯強於I7 8700K,而更便宜的銳龍1700超頻後也不弱於1800X,花了更多的錢卻買不到更強的性能,這類用戶寧願買I9也不會買I7。

3、第三類:懂電腦的人幫別人配電腦時,很多時候都是本著夠用就好的原則選擇合適的CPU,日常家用電腦I3級別的CPU都很夠用了,對於遊戲玩家來說,I5也是綽綽有餘,買了I7價格高用不上不說,還得幫忙折騰散熱,壓縮顯卡等其他配件的費用,非常不合算。

I7處理器雖好,但是懂電腦的人有錢還真不一定買

相對於臺式機用戶來講,筆記本電腦不買I7的理由就更多了。因為不管是標壓還是低電壓CPU,i5和i7性能相差實在不大,而筆記本相對於性能,更需要良好的散熱和續航,誰都不想在噪音大、溫度高的環境下使用筆記本,而I7更高的頻率和用不大著的超線程則會給筆記本帶來可觀的功耗和續航下降,相比同代I5來說體驗往往更差,尤其是I7+高性能顯卡的遊戲本,沒有個夠大的體積和足夠的風扇是很難解決散熱問題的。真正有CPU性能需求的不如直接買高端臺式機了。

嘟嘟說:所以說,儘管I7性能強大,但是懂電腦的人不會盲目追求最高的性能,何況目前即使是大型遊戲,主流CPU的性能都比較過剩,高端U主要還是針對專業應用領域的,對絕大部分人來講,英特爾I3、I5和AMD銳龍3、銳龍5都是夠用均衡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