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銳龍單核性能差,多核優勢能否彌補單核差距?

AMD銳龍處理器這一年來可謂是一個大翻身,比酷睿多出來的核心數量帶來了很大優勢,但是無奈由於工藝和架構上的不足,頻率和單核效率仍不及酷睿,靠著多核心優勢銳龍能打翻身仗嗎?

先拿銳龍一代來說,8核16線程的銳龍1700X價格與4核8線程的I7 7700K相當,儘管銳龍頻率低一些,但是同頻性能已經和酷睿差距很小,更重要的是在核心數量上整整相差一倍,這不是提高一點頻率就能輕易趕上來的差距,可以這樣說,銳龍和酷睿在同價位上的產品PK的話,單核性能酷睿佔優,多核性能銳龍秒殺酷睿,同時AMD平臺搭建成本更低,在這種情況下,務實的用戶自然選擇銳龍。

AMD銳龍單核性能差,多核優勢能否彌補單核差距?

當然英特爾也沒閒著,2017年下半年抓緊推出了6核的8700和8600,多核性能和銳龍差距縮小,但可惜國內上市價格太坑爹,而且還只有昂貴的Z370,性價比仍然不及銳龍,直到2018年初價格降下來之後才算能和銳龍一代PK一下性價比。

2018年4月上市的銳龍2通過12nm工藝的加成和架構微調,最高端的2700X只賣2600元左右,頻率又上升一個檔次,2700X達到了4Ghz以上,內存延遲也有所降低,這樣和8代酷睿的單核性能差距更小了,多核性能又大幅甩開了酷睿,然而下一代酷睿處理器何時會和我們見面還遙遙無期。

AMD銳龍單核性能差,多核優勢能否彌補單核差距?

儘管現在很多程序都還是依賴單核性能,但是用戶們很難從中感受到銳龍和酷睿的單核性能差距,即使是在專業軟件中也不容易察覺,在遊戲中只要顯卡夠好,那點FPS差距也根本不足掛齒,但是如果在程序多開、3D渲染和視頻處理方面,多核多線程的銳龍就能展現出非常明顯的優勢,能大幅度降低CPU佔用率和減少渲染時間,所以很多圖形工作室和個人用戶都開始傾向於便宜又強大的銳龍處理器。

AMD銳龍單核性能差,多核優勢能否彌補單核差距?

即使是這樣,在英特爾的品牌力和宣傳的長期影響下,銳龍的銷量肯定還是遠遠不如酷睿,銳龍一代剛上市的時候平臺穩定性也不好,但是好歹現在沒有這些問題了,大家大可放心選購,未來的程序設計趨勢肯定是面向多核多線程的軌道上優化,再說了,銳龍一塊AM4主板可以用三代,2020年最新的銳龍CPU可能仍然能在現在的主板上工作,相比英特爾平臺來說這不就是大大的良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