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江山的建立,韓信功不可沒,可以說大半江山都是韓信打來的

韓信,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一代名將,戰略家和軍事統帥,在天下紛攘、群雄並起的秦朝末年,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華和包容天下的闊大胸懷,不僅力助漢高祖劉邦開創了大漢四百多年基業,而且創造了許多載之世界軍事史冊的經典戰例,被後世民間譽為“兵仙”、“戰神”!

漢朝江山的建立,韓信功不可沒,可以說大半江山都是韓信打來的

韓信

從他在淮陰的少年生活起,歷經仗劍從軍,棄楚歸漢,狩獵諸侯,一統天下,至被斬長樂宮鍾室結束,濃墨重彩地展現了這位西漢開國大將軍大仁大義、大智大勇、大功大悲、大起大落的曲折人生經歷,熾情熱烈地頌讚了韓信一生以天下安寧、萬民福祉為己任,披肝瀝膽、嘔心瀝血、重義輕身、慷慨赴死的亮節高風,深刻闡釋了戰爭的最高境界和終極目標乃是以戰爭消弭戰爭的千古至理,從而表達了人民祈望和平安寧的強烈願望。

漢朝江山的建立,韓信功不可沒,可以說大半江山都是韓信打來的

韓信叱吒風雲,縱橫天下,足跡遍佈江蘇淮陰、盱眙、下邳,四川大邑,陝西漢中,河北邯鄲、鉅鹿,河南滎陽、洛陽,山西臨濟、平陽,山東臨淄,湖北蘄春、彭城等地。所經之地軍威懾敵,德澤萬民,演繹了一部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戰爭史詩。

韓信早年家貧,常從人寄食。秦末參加反秦鬥爭投奔項羽,後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蕭何向劉邦保舉韓信,於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對劉邦分析了楚漢雙方的形勢,舉兵東向,三秦可以奪取。劉邦採納了這一建議,立即作了部署,很快佔取了關中。漢朝統一江山以此拉開序幕。

漢朝江山的建立,韓信功不可沒,可以說大半江山都是韓信打來的

東進滅趙井陘之戰中,韓信派人暗中探聽,得知李左車的計策沒被採納,於是大膽引兵前來,離井陘口三十里駐紮下來,半夜選二千輕騎兵,人持一面紅旗,從小路來到山坡上偽裝隱蔽起來,窺視趙軍。韓信派一萬人為先頭部隊,背靠河水擺開陣勢,天剛亮,韓信打起了大將軍的旗號和儀仗鼓吹,擊鼓進軍井陘口。趙軍果出營迎擊,大戰良久,韓信、張耳棄鼓旗,佯裝打敗,退到河邊的軍陣之中。趙軍見狀,傾巢而出追逐韓信、張耳,爭奪漢丟下的旗鼓。韓信、張耳退人河邊陣地,水上軍迎戰趙軍,各個拼死作戰,趙軍無法把他們打敗。這時韓信所派的二千輕騎兵,等趙軍傾巢而出追擊漢軍,立即衝入趙軍營壘。趙軍久戰不勝,想退回營壘,卻見營中遍是漢軍紅旗,大驚失色,認為漢軍已經把趙王及其將領全部俘虜了,於是陣勢大亂,四散奔走逃告。趙將雖斬數人,竭力阻止,卻不見成效。這時漢軍兩面夾擊,大破趙軍,在泜水(河北省魏河)斬殺成安君陳餘,活捉了趙王歇。此乃著名的井陘之戰。

漢朝江山的建立,韓信功不可沒,可以說大半江山都是韓信打來的

韓信滅齊作戰圖

韓信連夜派人做了一萬多條袋子,盛滿沙土,壅塞濰河上流。率一半軍隊涉水進擊龍且之陣,龍且出兵迎擊,韓信佯裝敗退,龍且以為韓信怯弱,率軍渡江進擊。這時韓信命人決開壅塞濰河的沙囊,河水奔流而至,龍且的軍隊大半沒有渡過去。韓信揮軍猛烈截殺,殺死龍且。東岸齊、楚聯軍見西岸軍被殲,四處逃散。韓信率軍急渡水追擊至城陽,楚兵皆被俘虜。齊王田廣逃走不久被殺。漢四年(前203年)齊地全部平定。

接下來的戰爭平定四國,而後擊敗項羽,一代梟雄就這樣一步步幫助劉邦實現了漢朝的統一,建立了中國史上最鼎盛之一的朝代。韓信熟諳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為戰術家韓信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戰術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木罌渡軍、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白起之後,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其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都是戰爭史上的傑作;作為戰略家,他在拜將時的言論,成為楚漢戰爭勝利的根本方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