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國良提倡帶著感情作畫,動情處吟唱《毛主席來到咱農莊》

史國良,1958年生,河北大城人。中國當代著名人物畫家,1989年移居加拿大溫哥華,在加拿大遇到星雲大師,1995年在美國西來寺披剃出家。1997年回國定居,2010年以“畫僧”入世。

2016年1月16日下午,史國良作為嘉賓,在河北省石家莊燕趙書畫大講堂,為千餘名書畫愛好者講解人物畫的奧秘。

史國良強調,在素描速寫過程中,要注重對象本質的結構、解剖和透視。他把素描人物的狀態分為常態、動態、情態和偶態,並手舞足蹈,聲情並茂地表演說明什麼是四態。

史國良提倡帶著感情作畫,動情處吟唱《毛主席來到咱農莊》

史國良的表情包

史國良認為最重要的是偶態,就是偶然發生的一瞬間人物表達感情的姿態。

史國良回憶,他曾經畫了一幅毛澤東同志給豬打針的畫。歷史上這個事情是真實發生的,毛澤東同志曾經到一個豬場視察,還給豬打了一針,給豬打針的時候,那豬亂蹦亂跳。史國良抓住了這樣一個偶然發生的典型情節,作了一幅毛澤東同志給豬打針的畫。

1950-1960年代,《毛主席來到咱農莊》是一首風靡全國的歌曲,史國良信口唱起了這首歌,“麥苗兒青來菜花兒黃,毛主席來到了咱們農莊,千家萬戶齊歡笑啊,好像那春雷響四方……”

史國良說,他是帶著濃厚的感情來畫毛澤東同志給豬打針這幅畫的,可惜畫作沒有留存下來。

史國良提倡帶著感情作畫,動情處吟唱《毛主席來到咱農莊》

史國良現場作畫

為了便於書畫愛好者理解,史國良請他的特邀模特來到臺上,這位模特身著藏服,手持轉經筒,席地而坐。史國良現場創作素描速寫及水墨人物畫,在創作時,他不時詢問老人的狀況,要不要休息。他還講述這位模特的故事。史國良說,這位老大爺89歲了,曾是一個演員,演過好多電影;他是參加過抗戰的老兵;徐悲鴻畫過他;他在電視劇《徐悲鴻》中出演過角色。

史國良邊講邊示範,只用了23分鐘,一幅轉經老人的素描躍然紙上;又用了15分鐘,一幅轉經老人的水墨畫呈現在世人面前。兩幅畫將人物的面部表情、衣著特色和肢體語言等表現得淋漓盡致,震撼了在場的所有人。

史國良提倡帶著感情作畫,動情處吟唱《毛主席來到咱農莊》

史國良接受訪談

與嘉賓訪談是燕趙書畫大講堂的一個環節。在訪談環節,主持人詢問關於與陳丹青的論戰,史國良直言不諱。

2015年,陳丹青在視頻節目《局部》中談及對素描的見解時提道:“我每次看到考前班的素描,我就想死”。陳丹青說:我一直想寫一本書,就是不要相信“素描是基礎”這句話,這句話是錯的。中國畫的沒落就從素描教學開始。

史國良說,陳丹青是他佩服的一個人,但他的這個素描理論是混亂的,是比較片面的,不能籠統地說。“陳丹青是針對大中國畫而言的,對教學易產生誤會。書畫愛好者要搞清楚你是哪個板塊,傳統、當代、寫實?”“寫實,素描訓練是必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