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日報》|竇立博:我想要更優秀一些

竇立博:我想要更優秀一些

《檢察日報》|竇立博:我想要更優秀一些

學習,是竇立博最喜歡提的一個詞語,因為這是通往優秀公訴人的唯一出路。

理工男的“公訴夢”

1985年,竇立博出生在東北一個普通工薪家庭。讀大學時,他選擇了“測控技術與精密儀器”專業,成了一名理工男。

“但是我一直特別嚮往與法律有關的職業,尤其是公訴人。感覺在電腦前畫PLC電路板並不適合我。”採訪過程中,竇立博帶著東北人特有的風趣。研究生階段,他轉到了法律專業。

這種激情,也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辦案。

在辦理一起追逐競駛型危險駕駛案件時,嫌疑人拒不承認自己有追逐競駛行為。於是竇立博和同事帶著執法記錄儀去案發現場,和周圍賣乾果的小攤販“嘮嗑”。在交談過程中,小攤販證明,確實看見當時有一輛車在速度極快地追逐另一輛車,案件由此峰迴路轉。“這不就是TVB劇裡面的經典橋段嗎?”竇立博眼睛裡露出小男孩終於得到自己心愛汽車模型般的開心與滿足。

在北京市檢察機關深入推進“三位一體”檢察專業化建設以來,“你是哪個辦案組的?”逐漸成為公訴部門幹警常見的打招呼用語,而加入侵犯知識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辦案組,成為了竇立博的“志願”。

辦案如烹小鮮

通州區梨園鎮某小區的一個房間內,落滿灰塵的地上堆放著兩個大洗臉盆,裡面密密麻麻地泡著剃鬚刀片。售賣假冒某著名品牌剃鬚刀的嫌疑人,往洗臉盆裡倒進普通洗滌劑,就完成了所謂的“消毒程序”。

這起售賣假冒某著名品牌剃鬚刀的案件,是他辦理的第一件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我辦理每一個知識產權案件,都要聯繫到知識產權人。”竇立博覺得,和受侵害的知識產權人進行當面溝通非常有必要,檢察官能夠獲悉對方還有什麼需求,對方也能夠為案件辦理提供必要的協助,並因此對檢察院的工作認可度更高。

2016年,竇立博的妻子懷孕了,廚房就由他“掌勺”。在學習烹飪的過程中,他深刻感受到萬事萬物均有聯繫,不僅治大國如烹小鮮,辦案也是如此。證據審查就像是準備食材,證據分析就像加工食材,理論分析就像放入配料。辦理那起售賣假冒某著名品牌剃鬚刀的案件時,他一方面細緻審查證據,保證指控犯罪有力,一方面積極引導偵查機關通過電商平臺數據、物流信息等證據查明上下游犯罪,力求打擊整個黑色犯罪鏈條。

做得更多一點

竇立博說,他每次在電視臺做普法節目的時候,妻子單位的同事都會特別讚許,“這也是對檢察官這個職業的肯定”。司法辦案也好,以案釋法也好,檢察官的工作並不侷限於懲治犯罪,更在於為合法的利益保駕護航。

“所以,我想要做得更多一點,讓自己更優秀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