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佛,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誰的官職最大?

方建廷

【如來佛】只是佛的一種,據說西天如來佛是老子李耳騎青牛西去函谷關,一氣化三清所自出, 三清指三山,三山出三聖人。


(如來佛)

①中天終南山出老子,②西方熊耳山出如來(即釋迦牟尼佛),③東方太行山出孔子。《西遊記》中如來佛是西方大雷音寺佛主,位於靈山,師徒取經歸來後,傳授孫悟空長生之道。


【玉皇大帝】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老天爺,是道教神話傳說中的天地主宰。玉皇大帝即昊天上帝,他就類似是人間的皇帝,不過比皇帝權利大許多。上掌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中間管空氣。掌管神、仙、佛、聖、人間、地府的一切事,權力無邊。

有比較就有鑑別,綜上所述,玉皇大帝統治著神、仙、佛、聖、天上地下人間一切事。換言之,玉皇大帝是如來佛的領導和頂頭上司,故玉皇大帝的官職大於如來佛。


(玉皇大帝)

接下來看看【太上老君】,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 也就是說:太上老君是道教中的至高神,萬法總教主。

老君為道教至尊,無師無祖。老君是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大道元妙出於自然,生於無生,先於無先,挺於空洞,陶育乾坤,老君即是道,道虛無自然,自有永有的神。老君無始無終,無師無祖,早於一切神祗

也就是說,太上老君不是指的某個人,老子李耳只是太上老君第十八次轉世化身。總之,太上老君是道教的開創者。

行文至此,我覺得佛教和道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信仰,如來是佛教的部門經理,而太上老君是整個道教的總經理加董事長。表面來看,太上老君的官職大於如來佛,但是如來是西方的佛祖,太上老君是本鄉本土的教主。玉皇大帝能管住太上老君,有時未必管的住如來,老外如來佛的道法強於玉帝,這在《西遊記》大鬧天宮中有所表現。領導的業務水平未必強於部門經理。玉帝也就是徒有虛名罷了。


(太上老君)

綜上所述,拋開其它不說,單就官職來說,玉皇大帝的官職大於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大於如來佛。

撰文/秉燭讀春秋


秉燭讀春秋



玉帝給如來打電話。 玉帝:喂,如來嗎?這有隻妖猴正在大鬧天宮,鬧的天宮雞飛狗跳的快扛不住了,你趕快來救駕。 如來:陛下莫慌,貧僧馬上就到,您先找個安全的地方躲會。 如來駕雲而來,將孫悟空壓在五指山下,玉帝整整衣裳,邁著四方步走了出來,看了眼下界被壓在五指山下的猴兒,衝著如來豎起大拇指。 “不愧為鎮國大法師,一出手即搞定。” 如來:多謝陛下誇獎。 以封神的角度來看。玉帝是撿了個大便宜坐上去的。這個至高無上的位置應該是姜子牙的。姜子牙封完眾神之後,旁邊的師兄問他玉皇大帝這個神位有沒有人選。姜子牙連忙大呼:“有人,有人可擔當此位!” 實際上他是想說自己的,結果被藏在封神臺桌子底下的張百忍(張有人)鑽了空。從桌子底下爬出來。 “多謝太公成全。” 姜子牙在眾人面前不好改口只好默認了。但為此姜子牙也落了個“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的實權。



按這個思路來說,太上老君是姜子牙的大師伯。姜子牙看到太上老君要畢恭畢敬的行尊師之道。很顯然是太上老君官職地位最大。 其實這都是民間茶餘飯後的談資。我的看法是,每個人的價值觀和信仰不同,信仰佛教的會認為如來佛祖最大,信仰道教的會認為太上老君與玉帝最大。關鍵是覺得誰才是最重要的,你們認為呢?


左左1980

我們先說明他們三人的官職大小順序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如來佛。

那麼為什麼是這樣呢?


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靈寶道君三人合稱三清,是道教的最高領袖之一,常年居住在三十三天之上的離恨天,超然物外,不問世事,專注於對道的研究。


玉皇大帝又稱昊天上帝,是天界僅次於三清的最高領袖。平日裡三清並不管事兒,所以呢,總領天上諸多神仙的,以及三界萬物的任務就交給了玉皇大帝。我們對玉皇大帝的印象大多來自電視劇《西遊記》,這其實是有偏差的。原著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動靜並沒有鬧得有多麼的大,只是玉皇大帝看了眾多人鬧成一團,不像樣子,這時候的玉皇大帝才下令叫人去西天請如來佛來救駕。我猜測可能是大領導玉皇大帝對封疆大吏如來佛的考察,就像古代,皇帝被包圍了,被打了,總是需要人來勤王。而如來佛就是扮演的這個勤王的角色。


如來佛是西天大雷音寺的老大,是佛界的現在佛,統領諸佛,菩薩,羅漢等等。偏安一隅,是三界中的一股大勢力,實力強大,就算是玉皇大帝見了也得尊重。而《西遊記》原著中也是這樣說的,如來佛自稱老僧,去救駕。那就是說如來佛也承認玉皇大帝三界統領的地位。

綜上所述,這三個人中,其實是太上老君最厲害,接著是玉皇大帝,最後才是如來佛。太上老君地位超然,而玉皇大帝是三界的皇帝,而如來佛是封疆大吏。


我們愛傳統

玉皇大帝的官職大於太上老君的,佛,又遠超越於玉皇大帝。因為佛證悟了無上正等正覺,很多經書記載玉皇大帝又名釋提桓因,是釋迦佛的弟子,釋迦佛講法時從天宮飛來聞法。


田野之玉

一方是西方佛教的精神領袖,一方是東方道教的總瓢把子,若是較真非要比一比,還真有點為難。不過倒是可以作為討論性問題,闡述下個人觀點。

咱就那《西遊記》和《封神演義》兩部書來說。按照中國的古典傳說,或者是小說演義,西方佛主如來尊者本是道教中人,是通天教主的弟子。不但現代人喜歡意淫,咱們的老祖宗也很喜歡意淫,在我們早期的神話系列中,佛教出於道教,太上老君是如來的師伯。而玉皇大帝又是太上老君的上司,天界大BOSS,仙界CEO,可想而知,如來是臣服於玉皇大帝的。

看過86版《西遊記》的朋友都知道,孫悟空大鬧天宮,眾仙無法降伏這隻潑猴,玉皇大帝趴在桌子底下死乞白賴扯著嗓子大叫一聲“快去請如來佛祖”!這其中的玉帝好像是個沒本事並貪圖享受的窩囊角色。其實錯了,大錯特錯,我承認孫大聖能力不小,但是在仙界上面秒殺他的神仙大有人在。

真正厲害的角色根本就沒有出現,看過小說的朋友仔細回顧一下,玉帝都派了些什麼人去教訓這隻猴子,開始時託塔李天王,被孫悟空打敗,而後是九曜星官,又被孫悟空打得“閉門閉戶”,能打敗九曜星官說明孫大聖起碼也是“七元、八極”這樣的級別,而二郎真君就是屬於這種級別,好像比孫悟空厲害那麼一點點而已。那麼這樣的話,若想降伏孫悟空就要派遣“五老、六司”這樣級別的神仙,如果還不行就繼續加碼,在上面就是“四御、三清”。

但西遊記中如來佛是哪個級別的呢?告訴大家,是“五老”級別的。電視劇中,玉帝說的的是“快去請如來佛祖”,用到個“請”字。但是書上寫的是玉帝“傳旨”如來前來降伏妖猴,如來“聞詔”而來。

看到嗎?一個“傳旨”,一個“聞詔”,充分顯示出等級程序,說明了“君和臣”的關係。為什麼說如來是“五老”級別的呢?《西遊記》第五回明確交代,五老又分五方五老,第一方五老,便是:西方佛老,菩薩、聖僧、羅漢。並且這無方五老都是地面上的神仙,不在天上任職,不在神仙的中央朝廷體系內,都有自己的地盤,相當於神仙界的大小諸侯。雖然在無方五老中,西方佛主排第一名,但是比“四御”還差著一個等級,更別提跟“三清”這種高級別的比。

另外“西天”這個詞,並不是指西方的天上,而是地面上的西方。所以依照西遊記的說法,權利的中樞掌握在玉帝手裡,不管自己法力大不大,但可以隨意調動神仙。這就跟我們現實中的皇帝一樣,韓信厲害不厲害,這麼能打,但是他必須聽劉邦的話。天上也一樣,有了這套權利體系,縱使再厲害的神仙角色也是給人家打工,是人家的馬仔、小弟。


大獅

我說太陽月亮金山銀山羊是我的人歸我管,你信嗎。你們都說不信,你把世界上解不開的全部解釋明白,說出它的原理,也不信,天上還有什麼用什麼正明,最喜歡刨根問底的人,這不是每個人的思想,叫你當官幹了嗎,我說幹不了,什麼都是你的怎麼幹不了,當官都是把一開始二三四五6789拾經驗加加加加加一部一步走上樓的最上,丁峰。大家擁護人民擁護,他為人人著想,他很望他的國人歡天喜地幸福安康,這是大官中心思想。我說如來佛和玉皇大帝一樣大,你管一方,一方大,他全管著他最大。各國有各國的叫法主統王,當大官和小官一樣大,沒有一個統一那有來的幸福生活。一個家男的為大,一個國第—領導人為大,各國都同意叫這人當這人最大,全球只有天最大,天下一家人是吧,天天空天空i宇宙最大。


煥芹5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簡單,但是很多人包括教徒都搞錯。

如來佛只是西天主宰。玉皇大帝管理萬天,當然也包含西天。如來是臣,玉皇是君。

還有,一些佛教徒總是把玉皇貶低為欲界第二層天的帝釋,真是大錯特錯了了!帝釋在三界之內,玉皇在三界之外。相差十萬八千里呢!

太上老君在大赤天宮,不在玉皇的管轄範圍。也就是說老君大於玉皇。但是,宇宙的行政主宰權利在玉皇。無論是哪個宗教,哪層天,都歸玉皇管轄!


北京宏名堂智空子

這三位,沒有一個是當官的,讓人怎麼回答?

我幫你捋一捋。

如來佛這個說法只是在《西遊記》中才有。真實的佛教中,每尊佛都有自己的佛號。而沒有一尊佛稱為如來佛。

佛的意思是覺悟者,同意的詞同有十種:

1 .如來  「如來」的梵文是「多陀阿伽陀」Tathāgata,其義為:乘「真如」之道而「來」。  

2 .應供  「應供」之梵文為「阿羅訶」Arhat,其義為一切天與人皆應供養;

3 、正遍知  「正遍知」之梵文為「三藐三佛陀」Samyaksam˙ buddha。「正」即不偏不倚,「遍」即普遍,「知」即知覺• 覺悟。正遍知亦稱「正遍知覺」,又名「等正覺」。

4 、明行足  「明行足」之梵文為「鞍侈遮羅那三般那」Vidyācarana-sam˙ pa-nna  「明」是三明,「足」是具足;此指佛於三明六通悉皆具足。順便提及,三皈依文中的「皈依佛,兩足尊」,其中「兩足」並非指兩隻腳。這個「足」字也是具足之意,「兩足」即是兩種功德!「福」與「慧」― 悉皆具足。「皈依佛,兩足尊」之義為:以佛之福與慧都具足圓滿,所以我們歸投依止他。「三明」是: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另外,與三明類似還有所謂的三通,即天眼通、宿命通、 漏盡通(這是六通中的三項,六通為除此三通外,再加:天耳通、他心通、 神足通)。

5 、善逝  「善逝」之梵文為「修伽陀」Sugata其義為好去。「逝」為逝去之意;善逝義指如來離去此世問時,為入於涅盤法性,故其離去為善境界。大智度論雲:「好去者,於種種諸深三摩提、無量諸大智慧中去。」反之,眾生報盡命終離去之後,多半還是回到六道之中,盲盲目目、糊裡胡塗地輪轉不息,受苦無盡,故稱不善逝。又,佛如來所證的境界是「乘真如法性而逝」,因為真如法性為至善之境,故稱為「善逝」。「善逝」這個名號,恰與佛的第一個尊號「如來」成為一對。

6 、世間解  「世間解」之梵文為「路迦憊」Lokavid。「世間」有有情世問」及「無情世問」兩種,「解」之義為知解;「世問解」指一切世問之事理、因緣果報等,佛皆了知,以如來已證得一切智智,故所有世問一切凡聖、染淨、事、理、因緣果報、本末、究竟,佛悉知悉解,故得號為世問解。  

7 、無上士  無上士之梵文為阿耨多羅Anuttara。「士」有四種,即:下士、中士、上士、無上士。下士為聲聞,中士為緣覺,「上士」(或「大士」)為菩薩,「無上士」即佛,以佛於一切眾中為無上故。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等一切大菩薩皆稱為大士;然一切世問唯佛最尊、最貴、 最上,世間無有如佛者,故佛稱無上士。「無上士」或單譯為「無上」。  

8 、調御丈夫  「調御丈夫」,又譯為「調御師」,其梵文為:“富樓沙‧曇藐婆羅提”Purūs˙a-damya-sārath。一切眾生之煩惱,佛皆能調伏之。經中贊佛雲,調御乃調伏、曇藐婆羅提」降伏之義;指「調御大調御,能調無不調」,故稱佛為調御丈夫。又,「調」者調解也,「御」者駕御也。調御亦有開化、教化之義,謂一切眾生佛皆能調伏、教化,令至於善道。  

9 、天人師  天人師之梵文為「舍多提婆、 魔㝹舍喃」。Śasta -deva-manus  「天人師」之義,依文字表面,即「佛乃天人之師」。關於這一點,有些人有這樣的疑問:眾生界共有六道,為何說佛只是天與人二道之師?難道佛非其它四道之師?須知這稱號只是舉其要者,而概括其餘,在佛法的名相中稱為「以簡攝繁」或「以上攝下」。因為六道之中,天與人二道之眾生業障較輕,善根較具足,相對於其它四道而言,比較容易修行佛法,故舉天人二道而攝其餘,因而稱佛為「天人師」。再者,事實上,毫無疑問地,佛之大慈大悲,普及一切眾生界,因此佛實為一切眾生、一切世問之導師,這是無庸置疑的。  

10 、佛世尊  「佛世尊」此三字在這裹雖是合在一起說,但實在是兩個尊號:「佛」與「世尊」。「佛」之梵語為Buddha,義為覺者、開悟之人。「世尊」之梵語是「薄伽梵Bhagavam˙」。邑,其義為有德,以有德故為一切世間之所尊奉。因為古時在印度有些外道亦有妄稱「世尊」者,為別於彼,故加上一佛」字,故「佛世尊」合稱之義即:此世尊為得無上正等正覺之薄伽梵也,而非其餘。

在此順便提一下,有人曾有此疑:佛既已了斷煩惱,出離世間名利,為什麼佛還有十號,這不是說佛還貪著虛名嗎?答:須知,佛之十號並非「虛名」因為十號中的每一尊號,都是代表實實在在的修行與功德,並非「虛妄」的,而是名實相符、表裡一致的。譬如世間的「博士」學位,是代表許許多多在各專業上的訓練研讀、研究之總成績,不是虛妄的;若未得此等訓練、研究而達相當成就的人,是不能妄自冠上「博士」的稱號的;於修行上也是一樣,未達正等正覺地步的人,是不能妄自稱得十號,乃至其中任何一號,故知佛之十號並非虛名,而是名實相符,以如來功德真實不虛故。以上為介紹佛之十號,此十號即是代表佛之法身功德。

西遊記中,所述佛祖,現實世界中也並沒有一尊佛是祖,佛的數量是無量無邊的,只是一個世界一尊佛為教主;如、釋迦摩尼佛,娑婆教主;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教主,西方三聖之一;燃燈佛,過去佛之一;藥師佛,東方琉璃世界教主;等等...


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三清尊神是道教神仙世界中三位地位最高的天神,是中國民間信仰之一。

三清:

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相傳老子李耳得道後,化身太上老君。

玉帝是道教中四御之一、或六御之一。

六御為:

統御萬天的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玉皇大帝〕、

統御萬神的西方太極天皇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

統御萬星的中天紫微北極大帝、

統御萬類的東極青華大帝(又稱太乙救苦天尊)、

統御萬靈的南極長生大帝、

統御萬地的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其中有說,統御萬類的東極青華大帝(又稱太乙救苦天尊)就是太上老君,再去掉統御萬天的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玉皇大帝〕,剩下就是四御。


由上解釋可知,三位的所謂官位,都不是一個系統內的。不過都與宗教有關。宗教是教人行善積德、脫塵出世的,和塵世間的當官說、以及官職大小的概念,是不相關的。

所以我們凡人不宜用世俗上的功名利祿來衡量神佛。


瓏心格物

按執政氛圍那當然玉皇官最大,若論道法,太上老君居首無凝,三清觀玉帝還沒明世呢?資職老君最大。如耒佛是佛教之首,官職只能說在法制上如老君有相比擬。說了這麼多,論官職大理所當然是玉皇大帝,他管天管地。


水木年華70761988

首先,想要清楚準確地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從太上老君、玉帝和如來這三者同時出現的地方來尋找依據,也就是得從《西遊記》中尋找答案。


在《西遊記》中,太上老君是天地第一仙,既是道祖又是三清之一,修為和地位極高。三清是誰?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在《西遊記》第七回中提到:“玉帝傳旨,即著雷部眾神,分頭請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千真萬聖,來此赴會。”可以看到,在西遊世界,三清的地位居於最頂端。而作為道教祖師爺的太上老君,天地群仙多出於道教門下,老君的尊貴地位可想而知。在第五回中:“又有四個大天師來奏上:‘太上道祖來了。’玉帝即同王母出迎。”老君到來,玉帝都要親自出迎。因為玉帝也是道教出身,這是對老君的尊重。老君不僅地位極高,而且修為也極高,準確來說,是西遊世界最高的,也就是說老君才是最厲害的。在第六回中:“(老君)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個圈子,說道:‘這件兵器,乃錕鋼摶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一名金剛琢,又名金剛套。當年過函關,化胡為佛,甚是虧他,早晚最可防身。”這裡出現了一個極為關鍵的信息,老君曾經“化胡為佛”!何為“化胡為佛”——在《西遊記》中,佛教是太上老君對西方施行教化所開創的!這話是老君當著玉帝、觀音的面說的,觀音並無反駁之辭,可以說這是準確無疑的。這還不止,在《西遊記》中,煉石補天的也是太上老君!請看第三十五回:銀角大王曾說道“我這葫蘆是混沌初分,天開地闢,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媧之名,煉石補天,普救閻浮世界;補到乾宮夬地,見一座崑崙山腳下,有一縷仙藤,上結著這個紫金紅葫蘆,卻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在第三十六回中,有一個細節暴露了老君天地第一仙的實力,當金角和銀角被孫悟空裝進紫金紅葫蘆和玉淨瓶後,身體已經被化掉了,而“那老君收得五件寶貝,揭開葫蘆與淨瓶蓋口,倒出兩股仙氣,用手一指,仍化為金、銀二童子,相隨左右。”起死回生對於老君來說簡直是不費吹灰之力!老君不僅會煉丹,金丹具有和玉帝王母所掌管的蟠桃一樣延年益壽、增強體能的作用,而且還是一個煉器大師,孫悟空的金箍棒和豬八戒的九齒釘耙皆出於老君之手,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金剛琢更不用說了。在八十六回中“行者罵道:‘這個大膽的毛團!你能有多少的年紀,敢稱南山二字?李老君乃開天闢地之祖,尚坐於太清之右;佛如來是治世之尊,還坐於大鵬之下;孔聖人是儒教之尊,亦僅呼為夫子。”經歷了一系列的事情後,孫悟空不得不承認,太上老君在他心目中地位才是第一的,已然超過如來。可見老君的綜合實力確實最高。


接下來說說玉帝。很多人受86版《西遊記》電視劇的影響,認為玉帝只是個昏庸無能的傀儡皇帝,被孫悟空嚇得躲在桌子底下大喊“快去西天請如來佛祖!”看過原著的人都知道,這簡直是荒天下之大謬!請看到《西遊記》第七回:“孫悟空從八卦爐逃出來後,打到通明殿裡,靈霄殿外……當時眾神把大聖攢在一處,卻不能近身,亂嚷亂鬥,早驚動玉帝。”孫悟空大鬧天宮的真相就是靈霄殿的門都打進不去,被王靈官和三十六員雷將圍了起來,後來被如來給降伏了,玉帝他老人家淡定自若,分毫無損。玉帝的全稱是“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縱觀整個西遊世界,沒有誰的名號比玉帝更高級了吧!玉帝是三界之主,統御萬仙,是僅居於三清之下的大天尊級別的人物,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則可毀天滅地。第七回中“佛祖聽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此無極大道?”從這裡可以得知,玉帝不僅活的久,而且歷經多劫,其修為之高可想而知。很多人認為玉帝沒有法力,試想一個沒有法力的神仙如何能在強者林立的神魔世界裡統領三界?其實玉帝出過手,這也是西遊記裡唯一一次正面寫到玉帝出手的,就是鳳仙郡那一回,第八十七回:“天師道:‘那廝觸犯了天條,玉帝立此三事,直等到雞嗛了米盡,狗銛得面盡,燈焰燎斷鎖梃,那方才該下雨哩。’行者聞言,大驚失色,再不敢啟奏,走出殿,滿面含羞。”孫悟空知道他根本奈何不了玉帝所作之法,哪裡有像電視劇裡那麼威風?大家別受電視劇的影響,孫悟空從來沒有叫過玉帝為“玉帝老兒”,而是口稱“陛下,天尊”等,越是到取經後期,孫悟空越是發現了玉帝的厲害,愈發畢恭畢敬。


最後說到如來佛。在很多人的錯誤印象中,如來佛才是西遊世界最厲害的人物,理由是他降伏了孫悟空。那為什麼玉帝法力那麼高卻不出手呢?因為到了玉帝這個位置,已經不需要他親自出手了,只需要調動手下的人來解決就好,而且他出手對付這麼一個猴精,難免會降低身價。西遊世界裡最高的是三清四御,下來就是五老。收服一隻猴子還用不到三清四御級別的這些大佬出手,否則可以秒殺孫悟空(太上老君不算,他的行為屬於嚴重放水)。在西遊記中,玉帝和如來是明確的君臣關係!請看第七回:當孫悟空打到靈霄殿外,被王靈官和三十六員雷將圍困時,玉帝“遂傳旨著遊奕靈官同翊聖真君上西方請佛老降伏。”接著就是“如來聞詔,即對眾菩薩道:‘汝等在此穩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在如來降伏孫悟空後,玉帝留他設宴感謝他,“如來不敢違悖,即合掌謝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來此,有何法力?還是天尊與眾神洪福,敢勞致謝?”。“傳旨”、“聞詔”、“救駕”、“宣命”這些詞充分說明了玉帝和如來是君臣關係,如來是玉帝的下屬。如來在佛教中是領袖,在天庭中又另有職位。第五回中七仙女提到蟠桃大會宴請名單:“上會自有舊規,請的是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聖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這個是五方五老。”所以,如來在天庭的職位便是五方五老之一,管轄的是四大部洲之一的西牛賀洲,而玉帝則是三界主宰,統領三界。注意,在佛教內部,如來是領袖,觀音的上級,而在天庭方面,如來和觀音則同屬於五方五老,處於同級。

所以現在答案已經明確下來了,太上老君、玉帝和如來的修為高低關係由高到低便是:太上老君——玉帝——如來。至於他們誰的官職最大,從官職上來講,玉帝為三界之主,自然是最大的,老君和如來都是玉帝的臣子。從政治上來說,玉帝是君主,太上老君在玉帝面前也要自稱“老臣”;從宗教上來說,老君是道祖,在道教裡是至尊,出身道教的玉帝也以老君為尊。這可以理解為皇權和教權的關係,皇權上玉帝最大,老君是三清之一,元老級人物,次之,如來居後,是五老之一的西方佛老。在教權上,道教內老君大於玉帝,加上老君有“化胡為佛”之功,如來所領導的佛教按理也在老君之下。

還有一個“老君和佛祖誰更大”的問題,在《西遊記》裡,有很多被稱為佛祖的,如燃燈佛祖,彌勒佛祖,接引佛祖等等,而從古至今只有一位道祖,那便是太上老君,你說誰更大更尊貴?當然是太上老君!如果說這樣沒有說服力,那就來看看老君和如來間接交手的章回:金兜山獨角兕大王(老君坐騎青牛精)大戰滿天神佛這一章節,群仙都打不過手持金剛琢的青牛精,孫悟空無奈只得去向如來求救,但如來的反應卻是“如來聽說,將慧眼遙觀,早已知識,對行者道:‘那怪物我雖知之,但不可與你說。你這猴兒口敞,一傳道是我說他,他就不與你鬥,定要嚷上靈山,反遺禍於我也。”連如來也忌憚害怕的不是這個青牛精,而是青牛精背後的主人——太上老君!所以如來不敢和老君正面交鋒,不得不派出弱弱的十八羅漢,把十八粒金丹砂——即十八座金山,讓青牛精收去,當作取經團隊的買路錢,向老君示好,這才使得唐僧師徒過關。在這一回中,老君又再次提到:“我那金剛琢,乃是我過函關化胡之器,自幼煉成之寶。憑你甚麼兵器、水火,俱莫能近他。”依我看,若是如來親自出手,也未必能打贏手持金剛琢的青牛精。說到這裡,你還覺得如來是西遊記裡最厲害的嗎?在老君和玉帝面前,小如還不是得乖乖認慫?

當然,這只是從《西遊記》原著中推出來的結論,如果從現實宗教或者其他書籍和影視劇來講,那就另當別論了。作為一個西遊愛好者,我支持《西遊記》原著,經典永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