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味精不能吃?那麼味精和雞精哪個危害大,真的致癌嗎?

到今日,味精和雞精已經是再常見不過的調味品,隨著現代人的健康自我防範的意識加上,也開始對這兩種調料產生了是否有危害,哪個危害更大,哪個作用大?真的致癌嗎等疑惑?其實這方面傳言很多,各種說法都有。首先我們來看看它們的成分。

都說味精不能吃?那麼味精和雞精哪個危害大,真的致癌嗎?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是以糧食為原料,以微生物發酵、提取、精製而成的產品。精是一種複合調味料,它是以味精、食用鹽為主要原料,添加雞肉/雞骨的粉末或其濃縮抽提物、呈味核苷酸二鈉及其它輔料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香辛料和/或食用香料等增香劑經混合、乾燥加工而成,具有雞的鮮味和香味的複合調味料。所以說,味精同雞精比,我還是來點味精吧!畢竟味精裡面成份比較純,幾乎只有穀氨酸鈉(穀氨酸鈉含量在99%以上),而雞精就不一樣了,添加了好多東東。

都說味精不能吃?那麼味精和雞精哪個危害大,真的致癌嗎?

比如含核苷酸,它的代謝產物就是尿酸,所以患痛風者應適量減少對其的攝入,再比如,雞精中含有鹽,且吸溼性強,用後要注意密封,否則富含營養的雞精會生長大量微生物而汙染食物。

好了,迴歸正題,味精、雞精吃多了,容易引起高血壓是有可能的。畢竟吃多味精、雞精就意味著吃多了鈉。鈉是升高血壓的,是引發高血壓的主要風險因素。另外,在是否致癌問題上,雖然穀氨酸鈉在超過烹飪溫度1 2 0 ℃的時候,可以轉化成一種可以致癌的物質—焦穀氨酸鈉。但在普通情況下,只要注意烹飪的溫度不超過120℃,就不會出現以上的問題。只要生活中注意以下2點,就可以避免味精、雞精緻癌的可能性:

都說味精不能吃?那麼味精和雞精哪個危害大,真的致癌嗎?

 1.注意烹調方式

  我們知道水沸騰的溫度是一百攝氏度,所以儘量增加以水為媒介的烹調方式,比如汆、蒸、煮、燉。降低烹調溫度,就可以降低雞精味精中的穀氨酸鈉轉變為焦穀氨酸鈉的比例,由此降低致癌風險。

都說味精不能吃?那麼味精和雞精哪個危害大,真的致癌嗎?

  2.延緩放味精的時間

  一般情況下,我們使用味精都是在菜出鍋之前,而因為炒菜時油的使用,一般菜出鍋前的溫度都是很高的,建議炒青菜時,關火十秒鐘以後放味精,做葷菜時候,關火兩分鐘以後放味精。這樣鍋中的溫度降低,也降低了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