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口縣:“5+3”金融扶貧模式開闢貧困戶脫貧新路徑

在脫貧攻堅戰中,交口縣以暢通信貸途徑為突破,以服務產業發展為根本,堅持貧困戶自願和參與原則,創新推進念融扶貧模式,探索了“金融+5種扶貧帶動模式”和“金融+3種運管保障模式”,進一步拓寬了精準扶貧之路,激發出企業、市場活力和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金融+5種扶貧帶動模式即:“金融+勞動就業”模式,變資金為崗位。由工業企業擔保,由與其有合作關係的上下游單位承貸,並給貧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承貸企業每帶動1戶貧困戶可按4.35%利率申請扶貧再貸款10萬元,保證貧困戶每年至少就業增收3萬元。2016年以來,該縣農信社兩批次向交口旺莊公司10戶上下游單位發放扶貧再貸款4940萬元,旺莊公司累計安排613名貧困勞力就業,帶動貧困戶613戶1716人實現人均增收1萬元以上。

“金融+財政資金”模式,變資金為產業。該縣政府圍繞香菇、核桃、生豬、肉驢等特色扶貧產業,制定產業發展扶持政策,金融機構以政府產業扶持政策為保障,給從事扶貧主導產業的貧困戶或有帶動能力的龍頭企業發放貸款,實現產業發展和貧困戶發展能力的雙促進、雙提升。

“金融+訂單農業”模式,變資金為市場。金融機構向農產品收購企業發放貸款,企業發展龍頭項目並與貧困群眾簽訂農產品收購訂單,兜底市場風險。交口縣南山百世食安公司就是一個例子。該公司使用扶貧再貸款2000萬元,發展“呂糧山豬”標準化養殖項目,同1100戶貧困戶簽訂每公斤高於市場價0.1元的玉米收購合同,實現戶均增收1000多元。貧困戶利用貸款向企業購買豬仔、飼料等自行養殖,企業提供技術並兜底收購,降低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入行門檻,破除農產品入市壁壘。

“金融+產業項目”模式,變資金為資產。由農業龍頭企業擔保,貧困戶貸款並委託專業合作社從企業購買農資、服務、統一組織生產,農產品由企業回收,合作社向貧困戶按比例分配收益。通過與大象集團合作,共向貧困戶投放扶貧小額貸款1210萬元,帶動242戶貧困戶實現戶均增收7500元。

“金融+深度貧困”模式,變資金為政策。在破解深度貧困增收問題上,由工業企業擔保並將部分業務外包給關聯企業,銀行以基準利率向關聯企業發放貸款,由關聯企業向深度貧困戶發放固定收益,變金融扶貧政策為社保兜底政策。去年,在交口縣天馬公司的擔保下,該縣農行以4.35%的基準利率向關聯企業發放貸款3000萬元,帶動303戶深度貧困戶戶均增收3250元。在破解深度貧困支出問題上,該縣財政籌措580餘萬元,為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慢性病門診補充醫療保險,人均保費200元;將病種保障範圍由省定35種增加到110種;將藥品補償範圍由新農合合規基藥目錄增加到中華藥典目錄;全縣實現貧困戶慢性病患者省定35種慢性病病種中華藥典目錄內100%報銷,35種以外病種中華藥典目錄內80%報銷。

“金融+”3種運營保障模式即:“金融+集體資產”模式,讓資金更充足。利用該縣後備耕地、環境容量等資源優勢,與山西綜改示範區合作,以土地整治及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流轉為突破,設立鄉村振興、生態綜合治理等專項基金,對全縣各領域建設進行綜合投資。通過該模式的運作,可有效盤活貧困村集體資產,破解融資難題,推動農村基礎設施的整體建設和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且不增加財政負債。目前,與山西綜改示範區和大地土開公司的合作已全面啟動,基金建設正在推進。“金融+保證保險”模式,讓資金更安全。實行風險補償制度,由政府注入風險補償金,金融機構按1:8發放小額貸款,政府給予貸款貼息。2017年,該縣政府累計注入風險金1905萬元,撬動完成扶貧小額信貸1.1億元。實行保證保險制度,由縣政府對貸款保證保險予以保費補貼,在出現風險後,政府、銀行、保險三方按照20%、10%、70%的比例分擔風險。實行“三農保險”制度,2017年全縣購買4大類13項“三農保險”,實現農業產業保險全覆蓋。其中,通過將豬、牛、驢等活體動物入保後抵押進行貸款,向60戶貧困戶發放活體抵押貸款300萬元,實現養殖戶滾動發展。今年,該縣還將重點探索建立香菇兜底售價保險,變產業初始的菌棒補貼為產業終端的售價保險;建立林權抵押貸款+森林保險,著力穩定產業發展,保障資金安全。“金融+項目管理”模式,讓資金更高效。實行項目庫管理制度,所有金融扶貧涉及項目全部納入全縣扶貧項目庫進行統一管理,嚴格項目申報、可行性論證、資金使用效益分析、項目建設管理、考核驗收、資金撥付等各環節的監管,確保項目的順利推進和資金的高效使用。

呂梁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