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为富不仁,他爹死后没人抬棺

故事年代不详。张家庄有一户姓张得财主,父亲叫张大财,儿子叫张小财,这父子俩的为人却截然相反。父亲张大财为人和善,经常接济穷人,儿子张小财是个守财奴,剥削穷人,一毛不拔。

这年,村里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庄稼都枯死了,村里的几口水井也干涸了,只有王小财家里的井水很充足。张小财家的井一是打得深,二是正好打在水脉上,因此水量充沛。张大财几次劝儿子让百姓来家里取水,用家里剩余的粮食接济穷人。但是儿子张小财无动于衷,甚至还呵骂父亲:“你少管闲事,这个家现在是我当家,有你吃的喝得就行了!”张大财只能无奈摇头。不仅如此他还在水井旁栓了两条大狼狗,不让任何人来取水。

地主为富不仁,他爹死后没人抬棺

这天,村里有个孤寡老太,按辈分还是张小财的本家奶奶,实在渴坏了。她想看在本家的面上,张小财总不至于连碗水都不让喝吧,结果水没打着,还给狗咬了。村里人去找张小财评理,张小财还振振有词:老太太偷他家的井水,活该被狗咬。大家恨得直咬牙,纷纷说:“这个张小财咋不早死,阎王爷没长眼睛呀!”还有人说:“这个张小财,等他死了谁也别给他抬棺材,让他的尸体烂在家里。”

地主为富不仁,他爹死后没人抬棺

这话不知道怎么传到张小财的家里,他听后不以为耻,反以为乐,嘿嘿一笑说:“我张小财福大命大,长命百岁,我家财万贯,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我肯出钱,只怕都争着给我披麻戴孝,到时候我还不要呢!”可没想到,这话说出去没两天,他家真出事了,不过死得不是张小财,而是他爹张大财。村里人都感叹老天不长眼,死的不是张小财。

家里死了人,丧事还得要办。张家是大财主,丧事总不能太寒酸,张小财买来最好的棺材,还请了和尚来念经超度。可是,除了戴孝的亲人,村里没一人来吊孝,也没一个人来帮忙。灵堂里冷冷清清的。

原来,乡亲们商量好了,张家的丧事谁也不要去帮忙,看他张小财有啥本事。张家的丧事没有了乡亲们的帮衬,果然玩不转,最让人犯愁的是请不到人来抬棺。张小财终于沉不住气了。他放出话,谁给他爹抬棺,每人一两银子,但是还是无人来,张小财一狠心,涨到了二两银子,后来一直长到四两银子,乡亲们还是不来,张小财彻底没辙了,只好请乡亲们亲自开价。乡亲们开出了一个价,要一步一文钱,抬到坟地,有多少步算多少钱。张小财一听,偷偷乐了:一步才一文钱。于是很爽快的答应了。价钱讲定,乡亲们呼啦啦都来了,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毕竟张大财为人还是不错的,吊孝的吊孝,帮忙的帮忙,抬棺的抬棺,丧事终于能进行下去了。

出殡这天,几个壮汉把张大财的棺材抬了起来,棺材刚抬起来,往外走了一步,便有人喊:“一文钱!”张小财心里那个气呀,棺材还没出灵堂呢,就开始算了。但是他也只好忍着。就这么往前走,棺材慢吞吞地抬出他家院子,已经数到了八百文钱,张小财暗暗心疼,知道自己上当了,这要是到了祖坟说不定要多少钱呢?就这样,出了村子整整八千步,八千步就是每人八两银子,张小财那个心疼呀。乡亲们抬着棺材继续向张家祖坟走去,一路上张小财心疼地都没心思哭了,跟着他们的步子算钱,走了半个时辰,来到一片乱坟岗,距离他家祖坟还有几里地,张小财突然高喊了一声:“停!”

地主为富不仁,他爹死后没人抬棺

棺材停住了,张小财说:“棺材就放在这里,挖个坑埋了吧。”乡亲们都惊呆了,还没到张家祖坟呢!只见张小财一屁股坐在地上,说:“我实在撑不住了,现在已经两万八千步,就是二十八两银子呀!真要是抬到祖坟,还不把我家家底都得搭进去呀!”

既然张小财决定了,乡亲们便就地挖坑。刚挖没两下,棺材里却有了响动。好像有人在拍打,大伙吓了一跳,不是闹鬼吧?张小财也吓坏了,跪在棺材前哭道:“爹呀,儿不孝,实在是没钱把你送到祖坟上了,你老见谅吧。”这时,棺材里隐隐约约传出声音:“我儿快开棺,放我出去。”几个胆大的乡亲,撬开了棺材盖,只见张大财哆哆嗦嗦从里面坐了起来,大家都吓坏了,分不清张大财是人是鬼。只见张大财说话了:“我其实没死,只是一时背过气去,经你们这么一折腾,我又缓过气来。”大家这才恍然大悟,急忙把张大财从棺材里扶出来。

经过此事,张小财好像明白了什么,回家后便把自家的井敞开,乡亲们可以随便打水,之前承诺的一步一文钱,也全部兑现,还把家里的粮食周济给百姓吃。

从此张小财还像变了人似的,处处与人方便,乐善好施。张小财活到七十四岁,无疾而终。他去世那天,全村的乡亲们都来抢着给他抬棺材,你抬一路,我抬一路,场面很是壮观。(故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