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被列入機動車範圍之內後,還會有人購買嗎?

yangyiyi3466

電動車被列入機動車範圍之內後,還會有人購買嗎?

買照樣買,因為性價比高!但是肯定會有怨言!因為自由散漫這麼多年了,這樣升級管理會添不少麻煩!

在我看來按不按照機動車管理其實無所謂,畢竟非機動車也有標準,不管什麼車上路違反交通規則需要加強管理那是必須的!另外我有一個建議,電動車目前的保有量是很大的,之所以出現那麼多的交通亂局,除了這些政策制定沒有與時俱進及執行不到位的原因之外,還有我們道路設計不合理的因素,是不是該考慮設置電動車專用道了?

關於電動車列入機動車進行管理已經是個老得不能再老的話題,討論了十幾年了,但一直沒有大面積推行!關於將超標電動車納入機動車範疇進行管理的呼籲年年都有,但是總有人變著法子打擦邊球,所以如今馬路上大部分在跑的都是超標電動車!因為這些超標電動車大部分時間跑的是機動車道,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因此要將電動車納入機動車進行管理的呼聲一直都沒有停過。

如果真的一刀切全部按照機動車進行管理,無非也就參照摩托車了,從性價比上來說電動車肯定是優於摩托車的,該買的一樣買!肯定邊買邊罵,因為這樣一來要多花錢而且日常使用限制會多起來,誰都不可能心甘情願,但是這是遲早的事,不管起來問題也很多!


為何不想電動車被納入機動車進行管理?

【其實絕大多數人真正在乎的不是納不納入機動車進行管理,而是認為就不應該管,現在非機動車也有管理辦法的,但是嚴格執行了嗎?並沒有,為啥?一方面執法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就是很多人不配合!誰都喜歡自由散漫!自己想咋開就咋開多爽!】

第一煩:要機動車駕駛證

雖然現在電動車也有駕駛證要求,但是基本沒有執行,升級為機動車進行管理之後這個要求會更高,至少要同摩托車看齊了,需要持證上路。

第二煩:要上牌

雖然現在電動車也有牌照要求,但是基本沒有執行,升級之後如果加強管理至少要同摩托車看齊,需要持牌上路。

第三煩:路上限制多!

其實現在電動車上路也有管理辦法的只是沒有嚴格執行罷了,如果參考機動車進行管理,執行力度肯定會加大,因為違法上路、違章駕駛受處理的風險會高得多,剛開始不適應的時候肯定會出現大面積的違章,但是如果養成好習慣這個就不存在了!


該管管了!但電動車要不要納入機動車管理我無所謂,對於部分電動車駕駛員不文明的駕駛行為必須管管了!

駕照、牌照什麼的可以從簡,沒必要弄得像汽車那麼複雜,最最重要的是查交通違章,因為這個安全風險太大了!現在電動車交通陋習很多,無視交通規則導致事故時有發生!

任何事宜疏不宜堵,電動車車主為何違章,除了一些確實是素質原因之外,也有一部分客觀原因,因為我們的道路就沒有考慮電動車的需求。

我們除了嚴查違章也有必要在這方面做點工作,電動車即有別於自行車,但又有別於四個輪子的汽車,我們的道路配套考慮得少啊,其實如此巨量的電動車存在,真的有必要設計專用通道,電動車與行人、自行車搶道不安全因為它速度太快!但電動車如果真趕到機動車道上與汽車一起也不安全因為它太慢了!【雖然這已經是實際情況,但是真不是所有人願意這麼做的,是因為沒地方走】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個政策出臺也有積極意義,畢竟現在電動車管理不到位帶來的問題很多,有點無序!


心安理得君

看到電動車題目,一般是不回答的,但看到內容,還是進來聊聊。


近來,關於電動車的新國標新聞鋪天蓋天而來,可能,最驚慌的莫過於電動車生產企業,一是對於新國標驚慌,二是國家對新國標執行力度驚慌。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在很多城市裡,電瓶車大行其道的原因不外乎幾點。首先是相關部門對電動車管理較松,幾乎沒有管理,在上路權上好過摩托車。二是電動車即使上牌,花費也較少。三是電動車上路目前是不需要駕駛證的,這個最關鍵。最後一點,相較於摩托車,電動車要便宜一些。



以上幾點來看,最大的可能是在二個問題上,一是上路權,二是駕駛證問題上。如果一旦新國標執行,幾乎路上行駛的電動車都屬於摩托車範疇了,讓用戶和執法部門怎麼辦?


個人看法,如果嚴格執行新法規,對電動車行業絕對是一個毀滅性打擊。為什麼?

1.對於用戶來講,騎電動車和摩托車一樣需要駕駛證和行駛證的話,不如直接一步到位買摩托車,畢竟燒油的續航沒問題。

2.如果電動車公司嚴格執行國家標準生產,銷售。估計市場自行車將會大賣,騎標準電動車和自行車速度差距不大了,在時效性上電動車大打折扣。



3.對於禁摩城市,不達標電摩屬於摩托車,那交警部門全當摩托車給你禁掉,不準上路行駛。

最後來個總結:新的電動車國標來臨,摩托車企業心裡估計小驚喜,終於輪到你們了!從某種程度來講,可能摩企會有小量銷量上升。對於電動車行業來講,要麼轉行(比如造電動摩托車),要麼按照標準生產。而對於用戶,心裡最糾結,我是買電動摩托車呢還是買摩托車?不過,這一切都要看相關部門對政策的執行力度!


中國西部的西部

上海市自2017年3月1日所有上海現行的電動助力車都不能上路行駛,因為自2014年臨時號牌三年已滿,違者就是無證駕駛將受到50/200不等的罰款,自2017年3月1日起規定所有在滬的電動車必須少於電池48v且提供車輛合格證及上海居住證到車輛管理所才給上牌大於48v的不給予上牌,是為超標車。


錦帶姜荷

其實,電動車(電單車),我是挺喜歡的,早幾年就購買一臺,是綠源電動車,使用有四五年了,感覺駕駛挺不錯的,常駕駛電動車上班、購物等,並帶來了在生活上、工作上很方便,是人們生活、工作中離不開的交通工具,還認為電動車又經濟、環保、節約能源等優點。現在電動車被列入機動車範圍之內,我認為是一件好事,是深受大家喜歡而購買的,它主要優勢在於:

1、經濟實惠,維修方便;

2、方便人們在城市上行駛;

3、環保,使城市不受到汙染,尤其是空氣汙染;

4、能源節約,尤其是石油,國內較缺,提倡使用電動車,以及電動汽車等。

總之,上述都說了。認為電動車是不錯的,還列入機動車範圍之內,主要問題是怎樣管理使用電動車,建議有關管理部門,應儘快出臺電動車行駛的方案,好告知人們大眾。如果是這樣,賣了電動車的人,就趕快去買,不然就會失業了。


平安125299166

電動車本來就是機動車!最早的叫電動自行車,由於用自行車的概念混淆視聽,卻出於種種考慮——寫了過不了審,你們自行領會——電動自行車被定義為非機動車。

於是電動自行車大賣,馬路殺手組織開始盛行,隨著時代發展,電動車變得越來越向摩托車汽車靠攏,而電動汽車的出現,終於電動車被劃為機動車。

迴歸機動車懷抱之後,電動車生產廠商肯定會收到很大打擊,市場重新洗牌,不知誰會笑到最後,但電動車肯定不會消亡。雖然騎電動車也得學駕駛牌照了,會有一個混亂期,但最終還是會想以前無數的政策一樣會被大眾接受。

另外,這個政策非常有利於公共單車的發展,對眾多單車企業絕對是利好消息。不過受衝擊最大的不是電動車用戶,而是絕對是老年代步車,


小頑主侃大山

電動車本來是帶來便捷,環保的!出問題不是電瓶車的錯,而是騎電瓶車的人,橫衝直撞,我行我素,好像騎上電瓶車整個馬路就是自己一個人的了!不否認有好多遵守交通規則的,但不遵守的更多!如果欺電瓶車人人都做到遵守交通規則,文明出行,安全出行,也不會把電瓶車推到風口浪尖上!不管以後政策怎麼出臺,文明出行,安全出行,遵守交通規則出行是當務之急,也是電瓶車的唯一正確出路!


逝去的青春165110242

電動車成為底層老百姓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應該從生產,銷售,使用等各個環節進行規範,從技術層面進行限速很有必要,但不能簡單地一紙禁令了事,既然你允許生產,允許銷售,但不讓上路,這是什麼道理?還有,本人反對把電動車納入機動車範圍,如果那樣,城市的機動車道是不是更加無序了?


茂林旺水

電動車屬於清潔能源車,每天1塊把錢的電費,可騎行幾十公路,效費比高,環保衛生。電動車佔地不多,容易放置。對於普通家庭來說,上班,接送小孩上學,配置一臺,買得起,用得著!但真正得到大家青睞的主要原因是:使用方便,不用辦證!

電動車的好處很多。以成都為例,感覺每天在路上的電動車至少百萬,如果全部換成小車,成都的馬路一定會更擁堵,寬敞的非機動車道就成了擺設。所以,電動車為交通的通暢貢獻很大,這是第一。

其次,電動車行駛在路上,基本上不會揚塵,不會排汙,名牌產品基本上聽不到躁聲,對城市的環境保護貢獻也很大,這是第二。

再者,電動車便宜,充電耗能小,不要辦證,省卻很多麻煩,老百姓都喜愛,這是第三。

電動車出事故容易,速度越快越危險。這就需要加強管理。這種管理不應該是限制,打擊,取消!比如說,成都市街道上馬路旁,劃出不少非機動車道,現在有不少變成了停車位,電動車就只好佔用機動車道行駛。

所以,如何保持非機動車道的暢通,嚴禁非機動車逆行,機動車佔用非機動車道停車,查處非機動車違章,教育非機動車遵守交通規則,才是交通管理的重點。

總而言之,電動車不應該是打擊的對象,而是應該大力扶持的產業。


宋思考

如果電動車跟機動車需要辦駕駛證的話,我第一個選擇機動車,因為不怕沒有電,速度又快,電動車雖然環保,但是速度慢,電池也不行,一年就換一組了一年以後也還可以跑10來公里,10來公里對於出去買菜還可以,想去釣魚就不行了跑去就沒有回家的路。算起來電動車比摩托車節約不了多少錢,還怕沒有電,一不注意又要你推車,大家都去賣電動車主要是因為不需要駕駛證,如果電動車也要駕駛證還不如賣摩托車,環保不環保只是個屁話,怎麼政府只對摩托車提倡環保,汽車怎麼不都用電啊,還一年生產那麼多汽車。這邊在提倡環保,那邊在大量生產燒油的汽車,那不是個廢話嗎。


李仲豪2

這個問題把我帶回到深圳禁電單車的歲月。

一低配置的電動車有高危風險,地方法規一切視為懶豬施政

二汽油車柴油車一樣有高危風險,此舉視為什麼素質人開車就有什麼節奏。

三電車,視為新能源領域的車的發展方向,何來禁之?

四在一線城市被禁,在二三線城市大行其道,在市區被禁,側在郊區大行其道,何來失業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