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的排名是誰定的?

悟空實驗室

十二生肖最早記載出現於戰國晚期,1975年在湖北省孝感市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描述了十二生肖,而十二個生肖的排名到底是誰定的,怎麼定的,迄今已無法查找與證實,倒是古人寫過幾篇文章和流下幾個傳說,都是古人的推測,不過有一本古籍記錄的倒很有道理的。

圖為遼代十二生肖彩琉璃。

宋朝洪巽在著作《暘谷漫錄》中試圖解釋十二生肖的排名,他將生肖分別陰陽兩類,陰4腳趾陽5腳趾,但是因為老鼠前足四趾蛇無趾,所以此推測有很大漏洞;還有鼠年為首有兩個神話傳說,一個是賽跑先後順序,老鼠爬上了牛的角爭得第一名;還有一個是開天地時老鼠溜出來立下了打開天地的功勞所以排第一,但是這些要麼有漏洞,要麼神話傳說。

圖為睡虎地竹簡記錄十二生肖。

不過,在明朝郎瑛寫的《七修類稿》裡對十二生肖排序有一套理論。古代有12個時辰,然後古人根據動物出沒的活動時間規律,選出了上述十二個動物配十二個時辰,比如子時(23-1),老鼠活動最活躍,子不同鼠搭配;丑時(1-3),牛吃足了草,還在“倒嚼”,準備清晨出來耕地,所以醜就同牛搭配;寅時(3-5),老虎最兇猛,所以寅同虎相配;

圖為保利藝術博物館藏的圓明園十二生肖之一的猴首,目前為止7件在大陸,1件在臺灣,4件至今下落不明。

清晨五時後,月亮還在照耀大地,所以卯時(5-7)就跟神話月宮中的玉兔搭配;辰時(7-9),正是群龍行雨的時候,辰時就屬龍了;巳時(9-11),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動,不會傷人,這樣巳時就屬蛇了;午時(11-13),陰氣即將產生,由於馬是陰類動物,午時就屬於馬了;

圖為唐代十二生肖陶俑。

未時(13-15),羊吃了這時候的草,據說並不影響草的再生,未時就屬羊了;申時(15-17)猴子喜歡啼叫,所以猴就同申搭配;酉時(17-19),雞開始歸窩,酉時就同雞聯繫在一起,戌時(19-21),狗開始看家,所以戌時屬狗,亥時(21-23),萬籟俱寂,豬憩睡得最熟,所以亥時同豬相配。


圖文繪歷史

今年是戊戌狗年

關於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有各種各樣的傳說,有故事,有寓言,但無論怎麼說,我們都必須知道生肖的排定,決非是一朝一夕間完成的,當然也就不存在是誰規定的了。

也許最初未必就是十二種,也許只有五六個,也許超過了十二個,後來優勝劣汰,刪定至十二個,於是一直流傳至今。

十二生肖的排列,大多是根據動物每天的活動時間確定的。

至少從漢代開始,人們便已經根據太陽昇起的時間,將一晝夜區分為十二個時辰並採用十二地支計時法來記錄十二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兩個小時,這樣一晝夜便是現在的二十四小時。

夜晚十一時到凌晨一時是子時,此時的老鼠最為活躍。

凌晨一時到三時,是丑時,牛正在反芻。據說這也是牛開始耕田的時刻。

三時到五時,是寅時,此時老虎在到處遊蕩覓食。

五時到七時,為卯時,這時太陽尚未升起,月亮還在天上,此時玉兔搗藥正忙。人間的兔子也開始出來覓食。

上午七時到九時,為辰時,這正是神龍行雨的好時刻。

九時到十一時,為巳時,蛇開始活躍起來。

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一時,陽氣正盛,為午時,正是天馬行空的時候。

下午一時到三時,是未時,羊在這時吃草會長得更壯。

下午三時到五時,為申時,這時猴子活躍。

五時到七時,為酉時,夜幕降臨,雞開始歸窩。

晚上七時到九時,為戌時,狗開始守夜。

晚上九時到十一時,為亥時,此時萬籟俱寂,豬正在鼾睡。


十二生肖的排列與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的行沖剋害是根據十二地支來的,所以十二生肖只相當於一種符號,並沒有什麼實質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