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相向而行的最好夥伴”—寶馬集團紮根瀋陽15年譜寫佳話

15年前,一匹“寶馬”被一座城市的盛情打動,來此安家落戶,開枝散葉。

15年後,這座城市的風景旖旎——東風夜放花千樹,寶馬雕車香滿路。

“這裡有相向而行的最好夥伴”—寶馬集團紮根瀋陽15年譜寫佳話

這匹“馬”是從德國跑過來的寶馬車,這座城是在中國迎上來的瀋陽市。他們“相戀”的結晶——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今年15歲了。如今,中國奔跑的每3輛寶馬新車就有2輛從瀋陽駛出。

自2003年合資簽約始,寶馬集團對瀋陽這座城市的營商環境信心日增:投資一再加碼至520億元,大手筆佈局新工廠乃至研發中心,建設了全球最先進、規模最大的寶馬生產基地,並主動提出將雙方的合約期由2018年延長至2028年。

堅定開放誠意滿滿

從硬件看,瀋陽這座城市的條件並不優越。“可我們有滿滿的誠意!”瀋陽市委常委、鐵西區委書記李松林回應寶馬新工廠為何相中鐵西。

“這裡有相向而行的最好夥伴”—寶馬集團紮根瀋陽15年譜寫佳話

寶馬落地不尋常,200萬平方米的地塊勘測要嚴謹到每一寸。當年任項目辦負責人的張大志和同事們每天從早8時徒步測量到晚20時,“臉上、身上被一人多高的野草剮得橫一道、豎一道,膠鞋磨破十幾雙……”德方預計4個月的地勘,鐵西僅用40天就完成了。

因地勘發現了更好的地塊,徵地、動遷計劃臨時變陣,再費周章。好不容易敲定地塊,地基土質卻要重新更換。既要防止生產振動帶來細微誤差,又能防洪水、抗地震……前期工程之浩大對當地而言,可謂前所未見。

華晨寶馬鐵西工廠預計至少3年建成,事實上一年半就竣工了,比產能相似的德國寶馬萊比錫工廠建設快一倍。寶馬總部不禁讚歎:“從未見過這麼短時間就能建起這麼高標準的工廠。”

不是沒有交鋒和碰撞,瀋陽構築營商環境靠的是換位思考。在彼此尊重和理解中化解分歧、達成共識。“在服務寶馬中,政府也增強了規則意識、誠信意識和效率意識。”瀋陽市政府與寶馬打交道中,從不“拍腦門”“差不多”,履約踐諾必須分毫不差。

換我心為你心,原本不在寶馬新廠合作視野裡的鐵西區,就這樣以真以誠,以“釘釘子”的實幹精神讓寶馬怦然心動。華晨寶馬接續建成動力總成工廠以及德國本土外唯一的研發中心。華晨寶馬總裁魏嵐德感慨:“我們在遼寧、在瀋陽遇到了相向而行的最好夥伴。中國堅定開放的誠意感動了我們。”

“這裡有相向而行的最好夥伴”—寶馬集團紮根瀋陽15年譜寫佳話

牽手實現互利共贏

其實,面對中國汽車需求飆漲的市場紅利,寶馬集團並未捷足先登。2003年,寶馬仍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瀋陽與華晨汽車牽手合作。

“當時華晨與寶馬共用生產線。”華晨集團董事長祁玉民說,寶馬起初小心地採取租用生產線的輕資產投資策略,胃口也不大——年銷量達到3萬臺就好。

這個最初的小目標很快被中國市場的巨大回報徹底顛覆。寶馬車年銷量增速幾度超過50%。租線生產已經不能滿足市場,寶馬開始快馬加鞭投建新廠。魏嵐德坦言,中國市場的變化較其他市場更快,必須把研發和最新技術紮根到中國來,才有望後來居上。

比起數百億元的稅收和上萬人的就業,瀋陽更為看重雙方合作可持續發展的一路相知相攜。在中德裝備園這個國家級的戰略平臺之上,德國製造與中國製造擦出火花,並於瀋陽華晨寶馬新工廠傾情綻放:智能化工廠自動化率達到95%,整體節能超過30%,採用了諸多全球首創的單元技術等。而這些看家本事,寶馬手把手地教給了一路同行的兄弟——華晨集團。

“這裡有相向而行的最好夥伴”—寶馬集團紮根瀋陽15年譜寫佳話

合則兩利。2017年寶馬集團銷量、收入和利潤連續8年創新高,成為全球利潤率最高的車企。而瀋陽則收穫了裝備製造和汽車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其中,年銷量近40萬臺的華晨寶馬帶動作用功不可沒。

在中國為中國

“IN CHINA FOR CHINA”(在中國為中國)多次寫在華晨寶馬新聞發佈會的顯著位置。華晨寶馬的德籍員工悄然間已有濃厚的中國認同。

今年1月份,華晨寶馬第200萬輛寶馬車下線。企業社會責任副總裁楊美虹對此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她說,產銷勁升固然可喜,駕駛者是否有安全意識、路權意識也應在企業“操心範圍之內”。華晨寶馬在中國各地推出兒童交通安全訓練營,安全意識從娃娃抓起。華晨寶馬成立了15年,這項活動堅持了14年。還有致力於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國文化之旅,出資把中國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子女送往清華大學“非遺班”深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