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遠海養殖重器問世,一個養殖週期就能創造數千萬元經濟效益

深海遠海養殖重器問世,一個養殖週期就能創造數千萬元經濟效益

“深藍一號”

全潛式“深海漁場”

1、深海遠海養殖重器,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擁有高度的智能化水平。

2、在水溫控制方面,深藍1號作為全潛式網箱,其潛水深度可依據水溫進行調節,幅度在4米到50米之間,能夠很好滿足養殖目標魚群對適宜的溫度層的需求。

3、在能源供給方面,深藍1號因地制宜,採用了中國海洋大學首創的波浪能發電半潛平臺,能夠獲得穩定充足的綠色電力。此外,深藍1號還突破了全潛式養殖裝備總體設計、鯊魚防護、氧氣補充、死魚回收、魚群監控等多項核心技術。

“深藍一號”由中船重工武船集團打造的,上個月剛剛在山東青島建成交付。該網箱規劃作業區域位於山東省日照市以東130海里的黃海冷水團所在海域進行三文魚養殖生產。黃海冷水團存在於夏季的黃海中部窪地,面積13萬平方公里,體積5000億立方米,水質優良,是世界罕見的淺水層冷水團,可以支撐千億元產值的黃海冷水團現代海洋牧場產業集群。

深海遠海養殖重器問世,一個養殖週期就能創造數千萬元經濟效益

在國家和山東省相關部門的支持下,自2015年5月起,中國海洋大學等單位專家組成的科研團隊與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合作,開始在黃海冷水團海域進行了冷水性三文魚養殖試驗。該創新團隊創建了“山(沂蒙山區)海接力”的企業+農戶養殖模式,創建了低溫循環水養殖設施、養殖工船、越層式和可升降式養殖網箱等設施、裝備。2017年,已完成了利用黃海冷水團養殖三文魚的技術路線驗證。

深海遠海養殖重器問世,一個養殖週期就能創造數千萬元經濟效益

“深藍1號”是中國第一個深遠海漁業養殖裝備,也是全球第一座全潛式深海漁業養殖裝備。“深藍1號”的啟用,將養殖戰線向外推進了130海里,打破了傳統養殖業“望洋興嘆”的局面。如果養殖達到預期效果,那麼更多的養殖公司可以使用,從而擴大中國海域利用,擴大養殖量,提供更多健康安全的魚類產品。

湖北海洋工程裝備研究院院長王宇介紹:“深藍1號”一個養殖週期可育成三文魚30萬條,產量1500噸,產生經濟效益數千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