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練太極拳中對稱協調的五個方面是關鍵

習練太極拳中對稱協調的五個方面是關鍵

正雷太極書院劉家瑞老師拳照

對稱協調的五個方面

太極拳的一招一式,節節貫串,連貫圓活,綿綿不斷。外形的動勢,內勁的潛力,都是對稱協調的。它們的規律是:

1.開合收發

意欲向上,必先寓下。如雙手向後收回,必須先將重心逐漸後移,吸氣將盡時為合、為虛,是蓄勁;雙手轉向前掤、擠、按時,左右胸肌帶動兩肋,先以弧形松沉,繼而沉肩垂肘,動作過半時略有上升,當力點集中到一點時,開襠下沉,雙手隨著腰腿撐力向前發出,此時,為開為實是發勁。

2.左右運動

意欲向左,必先右引。如邁左腳,必先將右腰胯下旋落到右胯根處,重心移於右腳,然後邁出左腳。如邁右腳時則反之。每逢左右轉動時。在不失重心前提下要儘可能做到有鼓盪的S型前進,做到既靈活舒展,又沉著穩健。

習練太極拳中對稱協調的五個方面是關鍵

正雷太極書院劉家瑞老師拳照

3. 進退中定

凡前進時,必有後撐。如手、腳、身軀前進時,必須開襠,足底吸地,內勁由腰襠部位向上翻滾、經過脊背透達掌、指,腰胯要儘量做到再次後撐,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意遠勁長。這就像彈簧式有伸有縮。後退時,主要做到後坐穩定,落地生根。

4. 動靜相系

如右腳向前邁出,右手臂則向右面展開,左手指尖與左足尖成垂直線,而左手臂要緊隨右手挾出。兩足尖與手指之間,必須保持上下左右相呼應,動靜相系,使動作舒展而不散亂。又如左腳邁出則右腳為實。動靜作業,得姿得勢,輕靈進退,胸腿相系。此外,必須做到左開右合,右開左合,內開外合,外開內合,開中有合,閤中有開,這樣就能達到對稱協調,動靜相合的目的。

習練太極拳中對稱協調的五個方面是關鍵

正雷太極書院劉家瑞老師拳照

5. 對拉撥長,曲中求直:

頭頂百會、頸椎、胸椎、腰椎、骶椎等四大椎,要對準,要松沉垂直,要開襠圓活,足底生根,上下左右、陰陽和合,以脊椎松沉為主,肘關節、膝關節做到時伸時縮,伸伸縮縮,時曲時直,曲中求直,總之,太極拳要圍繞著粘連沾隨,將全身“六弓” 做到處處有對拉,意遠勁長。

綜上所述,練習太極拳,一舉一動,始終要以意運氣,以氣運身,做到“意、氣、形” 的統一。習練時,意想人的下丹田有個太極球,此球隨意識的活動而變化,它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可集中壓縮,也可分散輻射,通過經絡,上達心、肺,到達指尖、頭頂(百會),並與上中兩丹田溝通;下可通達會陰,直至足趾。太極球彙集和散射的過程,也就是拳架出手和收回的過程,無處不走螺旋線,無處不按對稱協調和對拉撥長,從起勢到收勢,貫徹全過程。例如預備起勢時,先用意、氣將四梢(尾端)許多球沿經絡彙集到下丹田,此即為合、縮、升之姿勢;經過濃縮後,再用意、氣將這些球散射,壓運到全身四梢(尾端),此即為“開、伸、降” 之姿勢。長此練習,可達內勁充實,強心健體之美妙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