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吟詠中的運動健身與體育養生

古詩詞吟詠中的運動健身與體育養生

詩詞的吟詠

吟誦,是國學古詩詞的傳統誦讀方式,也是中國祖先一個高效的學習方法,有著兩千年以上的歷史,代代相傳,人人皆能。漢語的詩詞文賦,大部分是使用吟誦的方式創作的,所以也只有通過吟誦的方式,才能深刻體會其精神內涵和審美韻味。因而吟誦也是漢語詩文的活態。吟誦是我國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是公認的中國文化獨特魅力之一。

一、古詩詞的吟誦:

漢語古代詩詞文賦的創作、傳承、學習的語音方式,主要有念、誦、吟、唱四大類。

念--口語化讀(口語化)

誦--藝術化念(藝術化)

(清晰準確和語氣情感,沒音階)

吟—歌唱化念(像唱歌一樣深情誦讀,有音階;

(吟是語言為主,音樂為輔,目的在於表達內容)

唱—依旋律唱(唱是音樂為主,語言為輔,目的在於欣賞曲調)

二、古詩詞的表演:

古詩詞在吟唱時進行樂器伴奏,並可有伴舞、伴唱,表演性很強。

三、古詩詞的健身:

在吟誦古詩詞是通過以下方法,達到健身的目的:

1、運氣發聲。吟誦當使用腹式呼吸,以丹田氣發聲,因而氣度平和,意蘊深廣,有彬彬君子之風。

2、腔音唱法。吟誦的唱法,在原則上是中國式的腔音,即音高、音強、音長不固定,始終以情而定,隨時在飄動。

3、搖頭擺身。吟誦者不可僵立不動,感情到處,自然有體態。搖擺不是勻速的,而是體現著吟誦者對聲音的高低、強弱、疾徐、曲直的控制,如聲音大時向後,聲音小時向前。因為是腔音唱法,所以體態的變化多是柔和的,因而以搖為主。

四、古詩詞的養生:

吟誦者把吟誦作為自娛、學習、健身的手段,成為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時吟誦對於練氣發聲、修心養性都有重要的作用,達到養生的目的。

中華古代詩歌源遠流長,浩如煙海。而體育詩就像是詩海里一朵奇特的浪花,雖為數不多卻生動精彩。內容多以描寫球類、角力、博弈等為主。現抄錄幾首古代的體育詩如下,供大家欣賞。

唐代著名詩人王建曾寫了一首七言詩,形象地描述了當時宮女進行“足球比賽”的情況。詩曰:

宿妝殘粉末明天,總在朝陽花樹邊。

寒食內人長白打,庫中先散與金錢。

唐時的“蹴鞠”,好似現代的足球。除正式比賽外,三兩人也可隨意盤帶,相互傳踢,稱為“白打”。當時把不設球門的單人或幾個人踢的“蹴鞠運動”稱為“白打”。

觀拔河俗戲

李隆基·唐

壯徒恆賈勇,拔拒抵長河。

欲練英雄志,須明勝負多。

噪齊山岌嶪,氣作水騰波。

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

奉和聖制觀拔河俗戲應制 張說·唐

今歲好拖鉤,橫街敞御樓。

長繩繫日住,貫索挽河流。

鬥力頻催鼓,爭都更上籌。

射箭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唐宋時期,射箭活動已融入社會風俗之中,連宮廷女子都熱衷射箭。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哀江頭》一詩可以證明:

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齧黃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雲,一笑正墜雙飛翼。

在古代體育詩中,反映最多的是龍舟競渡,因為賽龍舟最能體現民族精神,最能讓人緬懷和學習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競渡曲》中寫道:

楊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鬣動,飲汀形影聯。

場面寫得氣勢磅礴,豪氣沖天,讓我們看到團結奮進的航船勢不可擋。

水球運動在宋代稱“拋水”,宋徽宗趙佶曾親手為這種水中運動寫過一首七言詩。詩曰:

苑西廊畔碧溝長,修竹森森綠影涼。

擲球戲水爭遠近,流星一點耀波光。

宋朝著名詞人辛棄疾在錢塘江邊記述“拋水”即水球運動的詩:

吳兒不怕蛟龍怒,風波平步。

看紅旗驚飛,跳魚直上,蹴踏浪花舞。

宋代的理學家程顥曾寫過一首以象棋為內容的詩把男人好戰的心理從戰場引向體育遊戲。詩曰:

大都博弈皆戲劇,象戲翻能學用兵。

車馬尚存周戰法,偏裨兼備漢官名。

中軍八面將軍重,河外尖斜步卒輕。

卻憑紋揪聊自笑,雄如劉項亦閒爭。

宋代大詩人陸游曾在他的《晚春感事》(之四)一詩中,寫了他少年時在咸陽觀看足球(蹴鞠)比賽的情景。詩曰:

少年騎馬入咸陽,鶻似身輕蝶似狂。

蹴鞠場邊萬人看,鞦韆旗下一春忙。

風光流轉渾如昨,志氣低摧只自傷。

日永東齋淡無事,閉門掃雪只焚香。

陸游還有一首《野興》詩,也是講運動健身的,詩文如下:

藥與疾相當,何恙不能己?

良醫善用藥,疾去藥亦止。

晨晡節飲食,勞佚時臥起。

藉血來長生,耄期直差易。

這首詩前四句說服藥與用藥要恰如其分,後四句說節制飲食,按時作息,勞動鍛鍊與養生的關係,可以說是陸游的養生總論。

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一次在觀看了朝廷為提高士兵的武藝而舉行的“角抵”(即現在的摔跤運動)比賽後,曾寫了一首題為《角抵詩》的七言詩。詩曰:

廣場妙戲鬥程材,才得天顏一笑開。

角抵罷時還擺宴,卷班出殿戴花回。

明代翰林院修撰(史官)錢福曾寫了一首題為《蹴鞠》的詩,寫的是女子足球比賽的場面。詩曰:

蹴鞠當場二月天,仙風吹下兩嬋娟。

汗沾粉面花含露,塵撲蛾眉柳帶煙。

翠袖低垂籠玉筍,紅裙斜曳露金蓮。

幾回蹴罷嬌無力,恨殺長安美少年。

寫的是早春時節,兩位妙齡女子如仙女下凡般,飄逸瀟灑地踢著球,香汗把脂粉弄溼了就像鮮花帶露般嬌嫩,灰塵把雋秀的眉毛弄髒了卻如霧鎖柳林般神秘朦朧,綠色的衣服映襯著白色的胳膊,紅色的裙子下隱隱閃現著一雙秀足,踢累了懶散的樣子更加嫵媚動人,把旁邊觀看的少年男子都羨慕死了。詩把體育所展現的人體美描繪得惟妙惟肖。

寫女子的運動,詩人極盡婉約,而寫男人的運動則是金戈鐵馬,氣壯如虹。馬球,

又稱馬?,也是古代中國的主要運動項目之一。唐代著名詩人韓愈在《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中,詳細描述了這種活動:

汴泗交流郡城角,築場十步平如削。

分曹決勝約前定,百馬攢蹄近相映。

球驚杖奮合且離,紅牛纓紱黃金羈。

側身轉臂著馬腹,霹靂應手神珠馳。

這些活靈活現的擊球動作,真是令人身心俱狂。

明代的中書舍人王紱,在《端午賜觀騎射擊球侍宴》詩中寫馬球比賽時雲:

馬蹄回合雲霧集,驪珠落地蛟龍爭。

彩色球門不盈尺,巧中由來如破的。 

然一聲電光飛,平地風雲轟霹靂。

自矜得雋意氣粗,萬夫誇羨聲喧呼。

寥寥數語就把馬球比賽的緊張激烈、射門的精彩動作、場上的歡呼聲、運動員進球后的得意神情描繪得淋漓盡致,彷彿把我們領到了精彩比賽的現場。

中國古代的各種體育活動和樂舞雜技項目有

拔河、捶丸、打陀螺、盪鞦韆、倒立、頂竿、抖空竹、放風箏、擊鞠、擊壤、角抵、舉石、扛鼎、馬上技藝、木射、七盤、鞦韆、球戲、人獸相鬥、射箭、手搏、耍大雀、踢毽子、跳繩、跳丸、投壺、投射、拓關、圍棋、象棋、武術、五案、舞巨獸、舞龍、舞獅、相撲、魚龍漫衍、抓子兒、捉迷藏、走索、蹴鞠、車上緣杆等。適逢奧運盛會,特揀出篋中歷代詩人吟詠篇什二十三題如下:

拔河

觀拔河俗戲·李隆基·唐

壯徒恆賈勇,拔拒抵長河。

欲練英雄志,須明勝負多。

噪齊山岌嶪,氣作水騰波。

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

奉和聖制觀拔河俗戲應制 張說

今歲好拖鉤,橫街敞御樓。

長繩繫日住,貫索挽河流。

鬥力頻催鼓,爭都更上籌。

春來百種戲,天意在宜秋。

打陀螺、踢毽子

日下新謳 前因居士

楊柳抽青復隕黃,兒童鎮日聚如狂。

空鐘放罷寒冬近,又見圍喧踢毽場。

清代北京竹枝詞

青泉萬迭雉朝飛,閒蹴鸞靴趁短衣。

忘卻玉弓相笑倦,攢花日夕未曾歸。

(“攢花”,即“數人更翻踢之”的踢毽遊戲)

北京民謠載《帝京景物略》

楊柳兒活,抽陀螺;

楊柳兒青,放空鐘;

楊柳兒死,踢毽子。

盪鞦韆(鞦韆)

春遊曲三首之一 張仲素

煙柳飛輕絮,風榆落小錢。

濛濛百花裡,羅綺競鞦韆。

相撲、倒立、角抵、角力

題牆上畫相撲者

謝建

愚漢勾卻白漢項,白人捉卻愚人骰。

如人莫辨輸贏者,直待牆隤始一交。

看相撲 釋道衝

拳來踢去疾如飛,畢竟輸贏是職誰。

鬧裡有人能著眼,未曾交輥已先知。

相撲兒 趙文

一兒攀肩猿上枝,一兒接臂倒立之。

立者忽作踞地伏,攀者引頭立其足。

飛跳倏忽何輕翾,憐爾骨節柔如綿。

少年屈折支體軟,紅錦纏頭酒論碗。

此兒巧捷未足稱,江南何限無骨人。

角抵 楊萬里

廣場妙戲鬥程材,才得天顏一笑開。

角抵罷時還罷宴,卷班出殿戴花回。

馬上技藝

騙馬行張深

傾杯一曲勤政樓,四百馬舞金鈴秋。

名駒僅充木床玩,壯士亦抱鹽車愁。

我朝練馬馬日編,勇技靈隨馬勢變。

人如鳥隼馬如龍,骨騰肉飛堪百戰。

雲陰漠漠平沙開,健兒三五躤柳來。

短衣窄袖氣精緊,色目迭出矜奇侅。

一人反引如猿狖,一人側起蒼鷹驟。

一人倒立足穿花,倏忽鬃前倏尾後。

倏然馬腹小可藏,筋斗一落千丈強。

全身離鞍腳出鐙,欲起不起歌《伊》《涼》。

陰陽兩手疾於磨,電在飛仙膊下過。

挑抽鑿剃託吊翦,鞍背從容任掀簸。

有時對面兩騎驅,交臂暗度馬不知。

有時連環八蹄騁,左超右踔無停時。

馬乎豈竟解人意,馬亦隨人作遊戲。

伎完人馬兩從容,汗喘俱無神采異。

漫誇曲踴逾三駝,迅捷輕趫未足多。

千秋萬歲奉天子,信是京營曳落河。

舞馬樂府 張說·唐

聖皇至德與天齊,天馬來儀自海西。

腕足徐行拜兩膝,繁驕不進踏千蹄。

髬髵奮鬣時蹲踏,鼓怒驤身忽上躋。

更有銜杯終宴曲,垂頭掉尾醉如泥。

空竹(胡敲、空鐘、空箏、嗡子、風葫蘆、響簧)

凌敲臺 郭祥正

高臺築千尋,勝景供遠目。

雲煙護城郭,吳楚接川陸。

不知歌舞散,雌鳳叫空竹。

鬼火照殘碑,應有精靈讀。

胡敲 宋江

一聲低了一聲高,嘹亮聲音透碧霄。

空有許多雄氣力,無人提處謾徒勞。

玲瓏心地最虛鳴,此是良工巧製成。

若是無人提挈處,到頭終久沒聲名。

放風箏(紙鳶)

詠紙鳶 方芳佩

翦紙為形骨相寒,常依稚子博悲歡。

偶然得藉微風力,卻要旁人仰面看。

十一日招城東小集示觀早春掩關之作次韻 侯雲松

才可衝泥即見尋,山窗清話又更深。

攢眉到處曾逃社,把臂當時已入林。

竹馬騎來誰駿跛,紙鳶飛去各升沈。

惟應頭白仍相對,三十餘年共此心。

紙鳶 華氏

借得東方力,無端生羽翰。

一絲通線索,誰不仰頭看。

擊壤

皇帝合春帖子詞(四首之一) 司馬光

盛德方迎木,柔風漸布和。

省耕將效駕,擊壤已聞歌。

無憂泉 晏璧

檻泉西畔漱清流,酌水能消萬斛愁。

白叟黃童爭擊壤,春來有事向東疇。

扛鼎

送曹器遠試臨安二首陳傅良

大有扛鼎力,小有挈瓶智。

誰當頓八紘,舉以掩眾器。

煌煌一百年,此道最宏被。

雖躋三事尊,亦起一藝試。

或雲科目弊,此語復有味。

七盤(舞蹈)

獨搖手 陳陶

新宮新燕矜蛾眉,春臺豔妝蓮一枝。

迎春侍宴瑤華池,游龍七盤嬌欲飛。

冶袖鶯鸞拂朝曦,摩煙嫋雪金碧遺。

愁鴻連翾蠶曳絲,颯沓明珠掌中移。

仙人龍鳳雲雨吹,朝哀暮愁引啞咿。

鴛鴦翡翠承宴私,南山一笑君無辭。

仙娥泣月清露垂,六宮燒燭愁風欷。

詠舞詩 楊曒

紅顏自燕趙,妙妓邁陽阿,

就行齊逐唱,赴節闇相和,

折腰送餘曲,斂袖待新歌,

嚬容生翠羽,曼睇出橫波,

雖稱趙飛燕,比此詎成多。

蹴鞠

東湖春日 張舜民

湖外紅花閒白花,湖邊遊女駐香車。

鞦韆對起花陰亂,蹴鞠孤高柳帶斜。

無數小魚真得所,一雙新燕宿誰家。

故園風景還如此,極目飛魂逐暮鴉。

晚春感事 陸游

少年騎馬入咸陽,鶻似身輕蝶似狂;

蹴鞠場邊萬人看,鞦韆旗下一春忙。

風光流轉渾如昨,志氣低摧只自傷。

日永東齋淡無事,閉門掃地獨焚香。

球戲

打球篇 蔡孚

德陽宮北苑東頭,雲作高臺月作樓。

金錘玉鎣千金地,寶杖雕文七寶球。

竇融一家三尚主,梁冀頻封萬戶侯。

容色由來荷恩顧,意氣平生事俠遊。

共道用兵如斷蔗,俱能走馬入長楸。

紅鬣錦鬃風騄驥,黃絡青絲電紫騮。

奔星亂下花場裡,初月飛來畫杖頭。

自有長鳴須決勝,能馳迅走滿先籌。

薄暮漢宮愉樂罷,還歸堯室曉垂旒。

幸梨園觀打球應制 武平

令節重遨遊,分鑣應綵球。

驂驔回上苑,蹀躞繞通溝。

影就紅塵沒,光隨赭汗流。

賞闌清景暮,歌舞樂時休。

彥清打球 洪皓

三伏擊球暴氣和,汗馬良勞戛玉珂。

殘形傷目未嘗慮,裸顛垢面服皮鞾。

列騎駸駸有仲下,王孫上駟金盤陀。

矯如跳丸升碧漢,墜若流星落素波。

分明較勝各馳逐,雷奔電掣戶相摩。

天下固自有於樂,但麼此樂無以過。

有時雌雄久不決,載渴載飢日忽蹉。

或勝或敗何所競,屈膝進酒方駢羅。

擊鼓橫笛歌且舞,觀者如堵環青娥。

抑尊禮卑渾不顧,一時快意遑恤它。

景雲貴戚尤好此,貞元方鎮亦同科。

柳澤韓愈猶進諫,況乃高名欲戢戈。

莫言得之自馬上,連朝肄忌恐傷我。

韓柳二書戒馳騁,願寘左右日吟哦。

留心經史修遠業,黑頭侍宴朱顏酡。

射箭

少年行四首 令狐楚

少小邊州慣放狂,驏騎蕃馬射黃羊。

如今年事無筋力,猶倚營門數雁行。

家本清河住五城,須憑弓箭得功名。

等閒飛鞚秋原上,獨向寒雲試射聲。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咸陽。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霜滿中庭月過樓,金尊玉柱對清秋。

當年稱意須為樂,不到天明未肯休。

射虎詞 張祜

高山路傍射虎兒,執弓走箭如星馳。

一夫中虎人所異,萬夫圍虎人不知。

崗頭少年羞弓箭,從此誓心休射虎。

更使山頭白額來,萬金懸賞如泥土。

寄題天台臨海白鶴廟康濟泉為顏魯子少卿作 李流謙

將軍射虎不射石,石作於菟能沒鏑。

翻然再探弓不力,俊鶻豪鷹眼前失。

兩泉後先今抗行,何物使之令人驚。

泉出在山流在地,卻似只從方寸生。

沉沉玉甃碧雙峙,旱為甘霖渴為醴。

白鶴千年歸不歸,半夜空山泣神鬼。

令君為政無近名,天以斯泉印其清。

泉邊有樹仍蔽芾,他日思君於此地。

手搏

贈俞虛江參將三首之一 唐順之

將軍意氣敻無倫,感激寧辭血戰頻。

手搏鬼夷嘗百種,身懸鯨海歷三春。

掃空巢穴多深夜,奪得艅艎數人。

此日渠魁當授首,策勳早見上麒麟。

舞巨獸、舞龍、舞獅、跳丸

和許給事善心戲場轉韻詩 薛道衡

京洛重新年,復屬月輪圓。

雲間璧獨轉,空裡鏡孤懸。

萬方皆集會,百戲盡來前。

臨衢車不絕,夾道閣相連。

驚鴻出洛水,翔鶴下伊信。

豔質迴風雪,笙歌韻管絃。

佳麗儼成行,相攜入戲場。

衣類何平叔,人同張子房。

高高城裡髻,峨峨樓上妝。

羅裙飛孔雀,綺帶垂鴛鴦。

月映班姬扇,風飄韓壽香。

竟夕魚負燈,徹夜龍銜燭。

歡笑無窮已,歌詠還相續。

羗笛隴頭吟,胡舞龜茲曲。

假面飾金銀,盛服搖珠玉。

宵深戲未闌,兢為人所難。

臥驅飛玉勒,立騎轉銀鞍。

縱橫既躍劍,揮霍復跳丸。

抑揚百獸舞,盤跚五禽戲。

狻猊弄斑足,巨象垂長鼻。

青羊跪復跳,白馬迴旋騎。

忽覩羅浮起,俄看鬱昌至。

峰嶺既崔嵬,林叢亦青翠。

麋鹿下騰倚,猴猿或蹲跂。

金徒列舊刻,玉律動新灰。

甲荑垂陌柳,殘花散苑梅。

繁星漸寥落,斜月尚徘徊。

王孫猶勞戲,公子未歸來。

共酌瓊酥酒,同傾鸚鵡杯。

普天逢聖日,兆庶喜康哉。

投壺

夜宴仙 其一 徐積

閶闔宮中夜宴開,手揮明月坐瑤臺。

不教偷藥姮娥到,卻放投壺玉女來。

同朱山長遊江郎 柴元彪

屓贔開天風,三峰互參峙。

一如植躬圭,兩峰拱而侍。

削玉石為筆,書空雲作紙。

嵐光動九天,翠色照千里。

上有碧玉蓮,中有黃金鯉。

壁界一字天,松老千年乳。

鷹旋磨雲根,虎跑流石髓。

禪師久入定,色相如不死。

靈石剖鴻荒,開山自晉始。

威顯三直神,肸蠁百世祀。

劫風俄扇揚,梵宇忽頹圮。

僧來自懷玉,被荊營故址。

笙鶴宴群仙,鍾魚飯德士。

佳客賁而思,空谷跫然喜。

一筇事幽討,萬象歸俯視。

山茗澹以清,村醪薄而旨。

對弈覆危枰,投壺響飛矢。

盤桓蒼翠間,酬酢笑談裡。

欹枕自逍遙,憑闌時徙倚。

泉琴浣我心,松箏清我耳。

廬山樂天翁,敬亭謫仙子。

今昔雖殊時,其樂亦如此。

留為他日觀,歲月端可紀。

圍棋

寄上玉笥先生 朱曾傳

少日圍棋侍謝公,當時忘卻在春風。

絳紗東國三千士,白髮西湖八十翁。

宴遊爛柯山四首之一 歸有光

萬山松柏繞旌旗,少保南征暫駐師。

接得羽書知賊破,爛柯山下正圍棋。

次韻張慵庵觀予奕棋 方回

與牧豬奴可不同,嗟予老矣尚心童。

戲拈玉子鳴飛雹,良喜青裾駐織蔥。

浪設機關何所益,僅存邊角未為雄。

小鬟有著能相恕,冷被傍人笑此翁。

象棋

觀弈象棋 陳允平

陣勢頻分合,機鋒互應酬。

馬飛關塞月,炮落漢天秋。

不問知心友,翻成敵面仇。

誰能勞勝負,獨立大江流。

飲於梅山弟家醉書八首之一 陳著

象棋一局酒三杯,此樂都從靜處來。

明月清風不輕與,青山流水要相陪。

武術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 杜甫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爧如羿射九日落,嬌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餘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

梨國子弟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

玳弦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詠先天羅漢拳

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

若要經上尋佛法,筆尖蘸幹洞庭湖。

峨嵋道人拳歌 唐順之

浮屠善幻多技能,少林拳法世希有。

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深山白猿授。

是日茅堂秋氣高,霜薄風微靜枯柳。

忽然豎發一頓足,崖石迸裂驚砂走。

去來星女擲靈梭,夭矯天魔翻翠袖。

舑{炎舌}含沙鬼戲人,髬{髟思}磨牙贙捕獸。

形人自詫我無形,或將跟絓示之肘。

險中呈巧眾盡驚,拙裡藏機人莫究。

漢京尋撞未趫捷,海市眩人空抖擻。

番身直指日車停,縮首斜鑽針眼溜。

百折連腰盡無骨,一撒通身皆是手。

猶言技癢試賈勇,低蹲更作獅子吼。

興闌顧影卻自惜,肯使天機俱洩漏。

餘奇未竟已收場,鼻息無聲神氣守。

道人變化固不測,跳上蒲團如木偶。

楊教師槍歌 唐順之

老楊自是關東客,短衣長軀棗紅面。

千里隨身丈八矛,到處尋人鬥輕劍。

謂餘儒生頗好武,一揖滾滾發雄辯。

坐驚平地起波濤,蠕蠕龍蛇手中現。

撥開雙龍分海嬉,攢簇兩蛇合穴戰。

爭先儘教使機關,縮退誰知賣破綻。

目上中眉猶自哂,綿中裹鐵那能見。

滿身護著不通風,百步攛來激流電。

飛上落下九點丸,放去收回一條線。

問君何為技至此,使我馮軒神雰眩。

答言少小傳授時,五步七步畫地踐。

邇來操弄三十年,渾身化作枯樹竿。

心卻忘手手忘槍,眼前只見天花旋。

乃知熟處是通神,解牛斫輪安足羨。

因君亦解草書訣,君槍豈讓公孫劍。

陳鑫先生詠太極拳

東方甲乙木,右肱伸莫曲。

似直似不直,敵來不敢入。

右手展向東,左手防西觸。

中氣運於心,一發莫比毒。

何況進如風,疾迅誰能敵。

形骸與人同,用法只我獨。

不是別有法,只為中氣足。

靈明在一心,巧處亦不一。

只要能中形,雞群見鶴立。

我為初學者,竅道皆指出。

捉迷藏

雜憶五首之一 元稹

寒輕夜淺繞回廊,不辨花叢暗辨香。

憶得雙文朧月下,小樓前後捉迷藏。

走索

千秋節有感二首(八月二日為明皇千秋節) 杜甫

御氣雲樓敞,含風彩仗高。

仙人張內樂,王母獻宮桃。

羅襪紅蕖豔,金羈白雪毛。

舞階銜壽酒,走索背秋毫。

聖主他年貴,邊心此日勞。

桂江流向北,滿眼送波濤。

魚龍曼衍

(古代百戲雜耍名。由藝人執持製作的珍異動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節。魚龍即所謂猞猁之獸,曼延亦獸名。)

上雲樂 于慎行 

東廂食舉百戲作,魚龍曼衍中堂落。

華鍾忽駐舞綴停,更進西方《上雲樂》。 

老胡家世是文康,紫髯深目華蓋方。 

白巾裹頭火浣細,綠珠作帶靺鞨長。 

曾從海上栽若木,吹笙更截崑崙竹。 

朝看阿母鬢成霜,夕見安期顏似玉。 

卻候明時日再中,朅來獻贐玉門東。 

流沙暮涉三萬裡,碣石天開百二重。 

辟邪師子陳成列,赴曲聲隨簫鼓節。 

漢苑白麟未足珍,宛城寶馬空稱絕。 

老胡歌舞奏仙倡,為祝黃圖日月長。 

但願百蠻九塞靖烽火,陛下長傾萬歲觴。

緣竿

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號 楊萬里

猛士緣竿亦壯哉,踏空舞闊四徘迴。

一聲白雨催花鼓,十二竿頭總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