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星股份由纺织制造华丽转身军工、卫星导航


伟星股份由纺织制造华丽转身军工、卫星导航

伟星股份在我的印象里,一直是个生产纽扣和拉链的企业,前几年伟星股份尝试生产近视镜片,在2017年财报中,对“镜片”这个关键词搜索,只在公司基本业务介绍找到一处说明,看来公司在光学镜片方面的尝试并没有起色。

很意外的是伟星股份2016年收购了一个北斗 导航企业,一步跨入高科技 ,刮目相看。2016 年 5 月 5 日公司完成发行股份购买中捷时代 51%资产,中捷时代成为公 司的控股子公司。中捷时代产品包括北斗二代卫星导航 系统的导航终端设备 以及核心部件,主要应用于无线通信 导航系统,中捷时代通过直销的方式为军方定向承制卫星导航产品。中捷时代近三年来呈高速增长态势,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140.32%,毛利率平均水平60.11%,净利率平均水平34.65%。凭借高灵敏、高动态等产品技术优势,长期合作的客户基础稳定,民营 企业特具的敏锐市场意识和服务优势,以及公司提供的充足资金支持,中捷时代未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可以预期。

2017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0.72%;利润总额4.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38%。

很漂亮的收入增长,伟星股份目前市值74亿,净利润3.65亿,刚好20倍市盈率,成长性20%,PEG=1,再加上北斗导航 业务本年度收入1.9亿,同比增长273%。低估值 +高科技+高增长 ,这种肤白貌美大眼睛的少女,我想去约一下。

一、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成长性,我们要有点耐心,先剔除收购的军工 业务。

扣除新收购的中捷时代业务之后,纺织 品业务收入24亿,同比增长14.6%。其中纽扣销售74亿粒,同比增长2%,每粒0.13元,拉链销售了3.6亿米,同比增长2%,每米单价3.75元。乍一看,在产品销量增长2%的情况下,收入增长14.6%,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但是毛利率41%比去年下降0.8%,剥下了这种成长的伪装。原来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上升了16%,收入增长是被迫提价,往下游传导,而且传导的过程中丢失了千分之8的毛利率。

员工人数7900人,每人创造的利润是4万多元/年,也说明企业是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面临人工成本升高的困难。

同样的分析,我们可以把利润表的构成分析一遍,因为本文不是布置财务分析作业,所以我就直接公布结果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分析。

经过分析,我发现,伟星股份2017年收入增长主要源于内部的成本提高,成本价格传导到销售收入上,收入增长的第二个因素是购买的中捷时代创造的收入增量。

净利润主要源于所得税减少(公司2017年通过高新企业认定,所得税率从23.6%降低到16.2%),以及收购的中捷时代净利润的增长。

扣除所得税和收购影响,净利润增长2617万,同比增长8%点多。

二、那收购的中捷时代的业务情况应该怎么评估呢?

中捷时代被收购时承诺, 2015 年度、2016 年度、2017 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分别不低于 1,000 万元、3,000 万元、6,000 万元,业绩承诺期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合计不低于 10,000 万元。

2015年,中捷时代完成扣非净利润1003万元,险之又险的完成当年业绩任务。

2016年,中捷时代完成扣非净利润1788万元,没有完成当年业绩任务。

如果中捷时代在2017年要完成业绩承诺,还需要补上去年差额,至少需要完成扣非净利润7209万。

悲催的是,2017年上半年,中捷时代的净利润是223万元,离业绩承诺还差将近7000万元。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中捷时代2017年全年实现扣非净利润 7,543.92 万元,业绩承诺期 2015-2017 年合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10,335.62 万元,超额完成所承诺的业绩。

或许连伟星股份都惊叹于中捷时代拿到军方订单 的超级实力,2018年5月,董事会同意公司以协议方式收购侯又森持有的中捷时代9%的股权,收购价格为9,790万元。中捷时代的估值上升为10.9亿元。

2017年的伟星股份是丰富多彩的,成本上升,所得税减少,收购的中捷时代神奇的完成业绩承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