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唱不衰的蘋果,國產手機到底有何壓力?

大家都知道,蘋果日前發佈了2018年第一季財季的財報,在這營收和利潤方面,都創下了較好成績,也一舉打破華爾街的悲觀言論。

不止是iPhone X銷量不俗,App Store、iCloud、Apple Pay、Apple Music等互聯網服務也有讓投資者驚喜的表現。目前,蘋果付費用戶已經超過2.7億,較去年同比增長了1億,環比增長了3000萬。

並且,庫克還特意在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強調了:“其中大中華區和日本增幅超過20%。”

面對唱不衰的蘋果,國產手機到底有何壓力?

雖然之前科技君就說過,蘋果本次的盈利很大程度上是依靠iPhone X的高價格。不過,雖說利潤層面被拉高,但也為此丟失了部分中端市場份額,因此,這對於蘋果來說雖不如外界說得那麼失敗,但也絕對難稱成功。

然而,相對於打破悲觀預測的蘋果,國產手機就顯得沒那麼幸運了。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智能手機行業今年繼續負增長趨勢,在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8137萬部,同比下降26.1%。其中,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7586.4萬部,同比下降27.9%。可以說,當前的智能手機市場迎來了真正的低潮期。

面對唱不衰的蘋果,國產手機到底有何壓力?

目前,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可以說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來的激烈,於是各大廠商也比以往任何時間都更謹慎。

對他們來說,一點小小的動作都可能關乎整個市場格局的變動,特別是若要踏入未知領域進行創新開發無疑是一種冒險,那麼互相模仿或盯著蘋果的外觀設計與功能創新成為了最為穩妥的選擇。

但如此一來,市場上千篇一律的齊劉海全面屏、豎排雙攝像頭讓消費者們不得不將它們與蘋果聯繫起來。本來備受大家詬病的齊劉海反而成為蘋果最具辨識度和品牌創新力的一個象徵。

換句話說就是,當業內都在爭相模仿蘋果的時候,反而讓那些曾經不看好蘋果的消費者逐漸變得接受、認可並支持蘋果的產品。

面對唱不衰的蘋果,國產手機到底有何壓力?

事實上,在智能手機遭遇最大寒潮的今天,以iPhone X高昂的價格還能保持銷量逐步增長,對於國產手機而言無疑是一種壓迫與危機。這意味著國產手機在高端市場上正在遭遇強大的危機。

不得不說,國產手機市場的需求趨於飽和,消費者對手機的意願不再像以前那麼需求強烈,最終選擇理性消費。

並且,現在的消費者大多看重產品的新理念新功能和新體驗,如果手機沒有帶來大的升級或者跨越,消費者是不會只因一個外觀設計而去買單的。

去年11月,“雷布斯”就曾表示,“中國手機市場這兩年基本已經成熟,我們4家(華為、小米、OPPO、vivo)加蘋果,沒別人了。”幾個月過去了,雷軍的話似乎正在應驗。

面對唱不衰的蘋果,國產手機到底有何壓力?

曾名列“中華酷聯”國產手機第一梯隊的酷派集團,目前在國內市場份額已跌出前10。金立據悉面臨資金鍊斷裂,樂視手機早已名存實亡,聯想手機產品繁多複雜分不清東南西北,魅族因內訌裁員等因素困擾……

面對如此國內市場,不管各路分析師如何唱衰蘋果,不得不說,蘋果在高端手機市場的需求是永遠存在的。這也側面說明,不管任何時候,在市場上只有不斷地創新和研發才能最終有資格有自信地屹立於資本市場的腥風血雨之中。

或許,只有國產手機廠商們有一天真正做到自主創新,不再胡亂跟風的時候,才是國產手機真正成功和崛起的時候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