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倫的“狗尾續貂”

司馬倫的“狗尾續貂”

金聖嘆在評施耐庵《水滸傳》的時候,撫掌擊節,高呼“真乃奇書也”,及至看到羅貫中續寫的七十回之後的故事,又不禁搖頭“此乃狗尾續貂也”。

狗尾續貂:,貂尾不夠用了拿狗尾巴來頂替,拿狗尾續貂尾,可見接續的東西造成的影響該有多麼糟糕。

“狗尾續貂”語出《晉書·趙王倫傳》," 奴卒廝役亦加以爵位。每朝會,貂蟬盈坐,時人為之諺曰: ‘貂不足,狗尾續’。"

西晉咸寧三年(公元277 年)八月,司馬懿的第九子琅琊王司馬倫被晉武帝司馬炎封為趙王,掌管臨漳軍事。司馬倫是一個庸瑣之人,到任後,為了籠絡人心,濫封官爵。只要是他信任的王親宦戚、跟隨部屬,即便是奴卒廝役,亦封以爵位。所以說,每次上朝,殿上擠得滿滿的都是"大官"。

當時官帽上,用蟬形圖案的金鐺做裝飾,並插上一根貂尾,因此又叫 "貂蟬冠"。 貂尾是珍貴的皮毛,因為司馬倫濫封官職,大官太多,貂尾不夠用,沒辦法,只好用狗尾巴代替。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西晉王朝的腐敗。

司馬倫的“狗尾續貂”

後來,司馬倫又將這種做法推向了朝廷。

晉武帝司馬炎死後,他的兒子司馬衷繼位。司馬衷是個不學無術的人,他對朝政一竅不通,大權落到賈后手裡。賈后生性兇狠狡詐,亂殺無辜異己,趙王司馬倫在大臣張林的密謀策劃下,以此為藉口帶兵衝入宮廷,殺死了賈后。這樣司馬倫就把握了朝政,他自封為相國。

由於是靠這種手段當上的相國,司馬倫心裡也不踏實,他害怕眾人不服。為了籠絡朝臣,也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他又大肆分封文武百官,甚至連聽差的奴役也給以爵位。像皇帝身邊的侍中、散騎、常侍等高管,在當時的宮廷編制中一般只有四人,然而司馬倫竟封了近百人,真是氾濫到了極致。

等到部署一切完畢後,司馬倫就廢掉晉惠帝,自稱皇帝。按照規定,官員的官服,都是統一式樣,帽子上插著貂尾做裝飾。不同官職,貂尾插的位置也不一樣。侍中插在左邊,常侍插在右邊等等。司馬倫封官又太多了,一時貂尾又不夠用了,沒辦法又只好叫人去殺狗用狗尾來代替。當時人們就據此編了兩句民謠:"貂不足,狗尾續。"用來諷刺朝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