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出土一具有1000年历史的木乃伊

秘鲁出土一具有1000年历史的木乃伊

2018年发现于帕查卡马克的木乃伊。

据每日科学网5月29日报道,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考古研究中心的彼得・艾柯浩特(Peter Eeckhout)教授及团队在前哥伦布时期考古遗址——秘鲁的帕查卡马克开展了为时九周的深度考古发掘工作,并取得了喜人成果。他们发掘出一具完好度极高的木乃伊,“死者被包裹在相当于棺木的裹尸布中,层层叠叠,完好无缺”。艾柯浩特说。“如此完整的木乃伊是极其罕见的。部分样本将用于碳14鉴定,但就出土地区和墓葬形式可以推测,下葬时间为公元1000-1200年。”

这次发掘是在“依切玛(Ychsma,依切玛人为当地原住民)”项目下进行的,由艾柯浩特教授主持。科学家探索了三座代表性墓葬群,包括一个供奉当地人先祖的庇护所。它仿佛按照15世纪末叶的印加习俗改造成了水疗式庙宇。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祭祀供品,包括原产厄瓜多尔的海菊蛤壳,它也许与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海水大量涌入有关,寓意为多子多福、物产丰富。

在印加人到当地定居前,这座庇护所已有大型墓穴和无数木乃伊,后来为西班牙殖民者盗掠殆尽。然而,其中一个墓室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里面就安放着这次发现的木乃伊。由于保藏完好,科学家无需打开其包裹材料就能进行研究。科学家将使用最新医学影像技术来确定当事人身份、病理学特征,以及同尸身一起包裹着何种祭品。

其他两座被开掘的古墓葬群也与祭祀有关:第一座为印加陵园,供朝圣者容身和祭祀仪式之用,它建于不同阶段,有一系列标志着各个时期的供品,如贝壳和贵重物品。第三座墓群大约是供外来朝圣者使用的“寺院”, 17世纪西班牙和尚安东尼奥·德拉卡兰查对该地有过描述。在这里发掘出了大量“基础”供品,包括花瓶、犬和其它献祭动物。在这里还有一座中空的平台,似乎用于安放神像。整个墓群仿佛是按照朝圣者的宗教仪式需要、以神像为中心设计的。

研究者认为,这些发现显示出印加人对帕查卡马克遗址做了重要变动,从而建成这座秘鲁太平洋沿岸的大型朝拜圣地。“斋戒和祭祀是哥伦布以前美洲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艾柯浩特教授总结说。“印加人非常熟悉这些习俗,将之融会贯通,用于打造自己的权力。通过在帝国上下宣扬神灵崇拜,他们在不同种族人们中营造出共同信仰,以凝聚整个帝国。帕查卡马克是最突出的例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