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比努力重要,但不努力,你連選擇的資本都沒有

選擇比努力重要,但不努力,你連選擇的資本都沒有

販賣焦慮成了現在很多商家常用的手段,利用人們的焦慮心理,將那些假象安放在人們的未來當中,給他們塑造了一種“你再不……就完蛋”的錯覺,然後再強調選擇比努力重要,似乎只需要作出一次正確的選擇,就可以得到滿意的人生。

今天是“90後逼死80後”,明天是“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彷彿你當初的選擇是一個天大的錯誤,假如當年選擇正確,你早就身家萬億,人生美滿。

但“選擇大於努力”這種說法真的就一點問題都沒有麼?

鼓吹這個觀點的人,往往舉出那些依靠正確選擇而逆襲人生的故事,同時對比那些不聞窗外事,埋頭苦幹的人。最後得出結論,你的選擇錯了,所有努力都是打水漂。但這裡有一個大多數人都會忽略的問題:

為什麼別人就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或者說:憑什麼我的選擇就是錯的?

要去理清選擇和努力的關係,我們得回到原點:你首先得“有選擇”。

假如在一件事情上,你不具備兩種或以上的選擇,那麼也就談不上“有選擇”,只有當你在做出決定前擁有多個選項的時候,如選項1、選項2、選項3等,才有資格去根據自己的判斷決定。

但是,絕大多數的人很多時候都不具備選擇的權利,因為選擇的多少取決於你擁有的資源多少,而資源的多少取決於你的出身、能力、運氣、努力程度等等。假如你出身不好,能力一般,運氣很差,那麼想擁有選擇的權利,你首先得付出大量的努力。

換言之,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選擇的前提是,你有足夠的努力。而不是一上來就說,選擇大於努力,這是斷章取義。

“沒有好與壞,沒有對與錯,只有適合與不適合。”人生是一段一段的,不同的階段你擁有的資源也不一樣,所以適合你的東西也不一樣。在你一無所有的時候,不該去談什麼選擇,而應該踏踏實實地去努力賺取選擇的資本,當你擁有了選擇的資本,才有資格去考慮選擇的對錯。

選擇比努力重要,但不努力,你連選擇的資本都沒有

相信“選擇大於努力”的人,其實只把話聽了一半。成功並不是“只要做對選擇,然後躺贏就好”的一勞永逸,而是“選擇,努力,再選擇,再努力”的螺旋式上升。

沒有人天生就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成功的人一定是不斷用努力來調整自己的選擇,最終在正確選擇的基礎上收穫成功。

愛因斯坦的第一份工作是做瑞士專利局的審查員。如果放在今天“選擇大於努力”的論調下,他大概會被嘲笑“只圖安穩,不求上進”。然而,他用業餘時間研究自己熱愛的物理知識,每年都能發表一篇學術論文。後來他的才能被蘇黎世大學注意到,才被聘請為教授,最終離開了工作7年的專利局。

選擇比努力重要,但不努力,你連選擇的資本都沒有

是“選擇”成就了他?不,是因為“努力”,他才能有所“選擇”。

倘若愛因斯坦在專利局每天過著早上喝茶看報紙,下午睡覺侃大山的日子,突然有一天他選擇做一名物理學家,這有可能嗎?

“你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哪裡,就決定你是什麼!”因為努力,讓他從一個只能靠朋友託關係才得到工作機會的公務員,變成被知名大學爭搶的教授;在努力的過程中,讓他意識到一輩子待在專利局並不是他想要的事業,他對物理的熱情應該揮灑在更需要他的地方。

沒有努力,就不能讓自己的知識,技能和經驗進行沉澱,隨之而來的是喪失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最後只能聽風就是雨。所以,努力除了是為了擁有選擇的資本,還為了擁有判斷選擇的能力。

選擇比努力重要,但不努力,你連選擇的資本都沒有

沒努力過的人,連談選擇的資格都沒有。根本不存在什麼“選擇不對,努力白費”的說法。就算真選錯了,你至少知道為什麼這個選擇是錯的,那些花費的努力都是經驗和教訓,會變成一段經歷,成為你下一次選擇的資本之一。

選擇很重要,但不要誇大“選擇”,更不要小看“努力”。“人生就是把知道變成做到,再到做好的過程。”世界上不存在只要選得好,就能躺贏這種事情。沒有努力,選擇再好也是白費心機,要把一個好的選擇變成好的結果,還要有與之匹配的努力。

“成功取決於你所站的高度和所朝的方向。”選擇方向很重要,但如果你的人生不具備那樣的高度,你依然無法判斷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真正想獲得成功,不是像賭徒一樣憑運氣選擇,而是像智者那樣用智慧找到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